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V字形开发模式,开发了满足整车热管理需求的非热泵型整车热管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改善效果。在此系统中采用了低温下的电机余热利用等改善措施,与目前电动汽车普遍采用的PTC电加热方式(不带电机余热)相比,能够显著地增加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理系统的研究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开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国家"863"项目中燃料电池汽车几种不同的整车热管理方案进行了研究,计算出不同设计方案下FCE、PCU散热器和空调冷凝器的散热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优的热管理系统散热方案,同时介绍了热管理控制策略.研究结果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依据热管理系统原理设计和控制方案实现要求,梳理出对整车控制器的硬件需求,为企业进行新能源整车控制器硬件平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套完整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基于多款纯电动汽车试验验证,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理论分析、高低温环境舱试验匹配等手段,完成了对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的正向开发,并结合纯电动车型热泵空调系统完成了整车能耗贡献量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表明,新开发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策略在常温、低温环境下均有较好的节能收益,高温环境下可及时响应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需求,同时具备平台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完整的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文章主要针对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研究空调风冷电池包系统,对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控制,使整车热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工况和环境温度的整车热管理要求。文章基于AMESim软件对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温度适应性研究及设计的方法为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某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热管理系统模型,计算了该乘用车在匀速、加速、爬坡和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特性。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低、热负荷大,热管理系统无法在全工况满足燃料电池系统散热的需求。在现有的热管理技术条件下,可通过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增加迎风空气流量等方法来增加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特性及动力电池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创新有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驾驶室空调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了集成化设计,利用发动机余热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同时采用同一套空调系统对驾驶室和电池进行制冷。然后,根据动力电池所需制冷功率以及加热功率,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及零部件匹配选型。最后开展实车测试验证,证明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满足要求,本文提出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电池包和电池热管理系统开发和试验需求,设计和搭建了基于CAN总线通讯交互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通过高温US06工况和低温NEDC工况电池热管理试验研究表明,该试验台架功能运行正常,电池包设计符合热管理要求。并初步验证了电池热管理基本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后续整车级电池热管理标定试验和策略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冷却液作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电驱热管理系统、空调制热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能量传递介质,在整车热管理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冷却液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与工作原理,阐述了冷却液的关键性能指标及选型原则,并对冷却液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上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在电动汽车中动力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列出了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热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整车安装与调试,适用于电动汽车三种回路的切换。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快速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李幼德  赵健  宋大凤 《汽车工程》2005,27(4):471-475
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提供控制算法离线仿真平台,车辆模型、传感器、快速开发系统、零部件和控制系统硬件构成硬件和环试验平行,动力传动系和制动系、测功机及其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硬件组成测功机硬件在环试验台,而车载开发平台包括样车、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硬件。在完成控制原型快速开发的基础上,完成基于目标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快速开发。实例表明:上述开发流程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有些现行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管理体制制约着行业管理向前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对道路运输市场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及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环境、任务现状、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交通四要素“人-车-路-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系统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现代交通的安全、通畅、节能和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联网已经成为目前车厂主要发展的技术和方向.车联网系统整体规划需要不断的完善.车联网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平台,终端设备,车载娱乐应用,手机应用等,文章通过对各个系统的介绍和规划,提供车联网系统概要描述.车联网行业可以多参考其他相关行业,不断丰富车联网行业功能和相关技术,能够更好地为汽车行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可  蔡先华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5):85-88,92
介绍了WebGIS的特点和ArcIMS体系结构,分析了出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和系统功能,阐述了出行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系统数据库模型,对基于ArcIMS的出行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说明,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说明出行信息系统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主要通过电子技术在制动系统上的应用过程,阐述了该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对国内外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比较,揭示了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节能减排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论述了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类型和基本要求,分析了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阐述了我国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同时指出了我国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赵志文  程昌圻 《汽车工程》1996,18(4):237-241
本文基于并行工程的思想,把循环仿真,CAD建模,快速原型制造和计算机辅助实验等各种先进的设计计算,分析,先进制造技术和实验方法用于内燃机进排气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向个环节,使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以“软原型”为核心的快速开发环境,并对某内燃机的电子控制喷油谐振进气系统的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黄锁成 《天津汽车》2012,(7):13-16,19
结合汽车开发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文章详细探讨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如何控制与管理工程研发成本,提出以预算为主,以过程控制和闭环控制为辅,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培养全员全时的成本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既要宏观掌握工程研发成本的总投入,又要化整为零抓细节进行优化与监控,让每位项目团队成员都能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管理和控制各自的工程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首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关键零部件产业及基础配套设施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对标国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及驱动系统的技术前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基于现状分析,从战略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产业体系、示范推广、产品销售6个方面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基础支撑、产业生态、配套体系以及商业模式6个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突破方向提供对策建议。最后,对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布局方面,应合理布局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加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合动力总成与专用发动机,以及动态协调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应以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为重点,同时兼顾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