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城旅游商务区的空间特征:以梨泰院专项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许多城市指定了专项旅游区,通过提供若干激励政策来促进城市旅游。汉城的梨泰院1997年被指定为专项旅游区并成为CBD的一部分。本研究追溯了它作为旅游购物区的变化过程,并通过调查其土地使用找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最后,作者提出了对发展城市旅游的政策性建议,包括减少指定性区域和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2.
主题文章旅游规划借鉴与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周建明1.1地中海国家旅游规划政策的新趋势……………………P.J.Loukissa1.3汉城旅游商务区的空间特征:以梨泰院专项旅游区为例…………………………………………………Kyong-IlMoon等1.7澳大利亚西北部旅游战略规划多方参与的得失………DavidWood1.11印尼棉兰旅游城市目的地规划………………BasauliUmarLubis1.19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周建明1.25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几个主要问题……………张京祥…  相似文献   

3.
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中城中村环境整治既要考虑对风景旅游区环境的保护,又要照顾到原住民就业的需求,不能够延续城市中城中村环境整治的老路。风景旅游区中城中村整治可结合风景旅游区主题定位及城中村的资源禀赋,通过产业策划指导空间品质的营造,打造具有浓郁风景旅游区旅游主题特色的旅游小镇。文章以西安市曲江新区三兆村为例,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4.
邓舒  吴越 《中外建筑》2012,(4):70-72
摘 要: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是旅游专项规划中的重点,在浏西新区旅游空间布局的规划中,通过对区域自然地理以及旅游现状的分析,根据需求导向、因地制宜等多个原则,选择了“四区一轴一中心”发展模式,并在该模式基础上,划分出田园休闲旅游区、浏阳河生态旅游区、乡村风情体验旅游区、珍稀植物保护旅游区四个旅游功能区,浏阳河东西向旅游发展轴以及浏西新区旅游核心区的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5.
旅游意象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君 《中国园林》2004,20(6):40-42
对旅游区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意象和人类心理的研究,分析意象规划与旅游区开发的关系,从而探讨意象规划对旅游开发的作用,最后对旅游意象规划的方法及原则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保育对策研究--以三洲田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敏 《中国园林》2004,20(7):45-47
分析了深圳市三洲田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特征,探讨了旅游区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育的原则、方法,提出了三洲田旅游区生态环境整治措施.并指出旅游是一种高度依赖生态环境的活动,保育好环境,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长效价值.  相似文献   

7.
城市风景旅游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道  侯学渊 《地下空间》1999,19(2):131-135
本文结合城市风景旅游区的特点,提出了景观,商业和游客之间的制约关系,并阐明了投资者,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旅游者对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所产生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其地下空间开发的一般形态与布局。在结合上海市豫园旅游商场地下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城市风景旅游区地下空间规划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6)
当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部分,旅游营销也成为旅游区城市发展工作的着力点。本文章通过重庆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营销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重庆旅游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与西南省市旅游发展进行优劣对比,为重庆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营销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城市风景旅游区的特点,提出了景现,商业和游客之间的制约关系,并阐明了投资者、当地居民(或政府)以及外来旅游者对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所产生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其地下空间开发的一般形态与布局。在结合上海市豫园旅游商场地下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城市风景旅游区地下空间规划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建设生态、宜居的旅游城市的政策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针对煤炭工业生产加工难以为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从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的目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保护目前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双赢的战略目标。但是小城市居住区跟旅游区与过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带动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建设、美化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大连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新机遇面前,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打破行政界线的框定,将1.3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发展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建立起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强制定"全域旅游"统筹的保障策略,保证下一层次区域旅游规划对整体发展理念、方向的贯彻落实,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形象进行推广,全面保障了规划的实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旅游业历经10年的辉煌之后.出现了“规模增长.地位下降”的尴尬态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1世纪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传统的旅游要素,而是更倚重于现代旅游要素。昆明与新兴旅游城市的差距就在于现代旅游要素的相对稀缺。昆明已经进入到“项目驱动发展”、“竞合激烈”、“危机并存”的旅游发展时代.为防止目的地继续老化和衰退,昆明应该借东南亚作为昆明旅游和加快旅游增长要素的转变,深度改革和发展旅游产业.建设和创新旅游品牌、产品和项目.改革和创新旅游管理服务机制和体制,方能重塑旅游辉煌.再续旅游神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旅游环境容量测评的现状出发,在总结国内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旅游规划中运用环境容量测算模型指导和优化规划方案的步骤和方法,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赋予了设计重要的意义,它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成为杭州新的地标建筑。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旅游高级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请各位专家来一起探讨小城镇旅游发展当中的问题。最近几年来,旅游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刺激点以后,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旅游产业的开发。据调查表明,在西部十三个省市当中有八个省市把旅游列为支柱产业,小城镇中有旅游资源的占20—30%,然而,有许多城镇并不具备资源与开发条件,也把旅游作为产业来抓,一哄而上。这样势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重复性建设和浪费,我们杂志社觉得有必要在这方面对全国的小城镇从舆论上给予引导。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3)
项目组对黑龙江省依兰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提出依托依兰县现有旅游资源,利用黑龙江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海伦剪纸艺术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海伦剪纸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黑龙江省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整合依兰县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剪纸纪念品,延长产业链,扩大市场,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宣传和推进依兰县的旅游产业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6)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智慧旅游时代,而科普旅游业正经受着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制约,这一时代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提出了智慧旅游时代科普旅游发展的思维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5)
Under the macro-background of "all-for-one" tourism,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tourism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develop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tourism in China.With Binzhou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tourism product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idea, level, framework and marketing,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implement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tourism activities in other regions.  相似文献   

19.
重建乐山大旅游规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富政 《规划师》2003,19(5):23-25,39
乐山旅游市场如果仅局限于围绕以大佛为中心的格局,其发展是有限的,但离开了大佛这个产业支柱、灵魂来谈乐山旅游规划,也是一番空谈。因此,挖掘以乐山大佛为中心的周边旅游资源,有力地实施多层次的资源开发,当为新世纪乐山旅游规划的根本要着。在净化大佛核心区域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构想在大佛正对岸轴线上1:1原尺度复制一个以罗城为中心的聚散空间,既了却大佛选址的初衷,调动资源潜力,也可有效地保护大批古镇和民居。  相似文献   

20.
万敏  刘丽丽  赵军 《华中建筑》2011,29(7):124-128
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在全国城市中至少占51.3%。通过分析旅游活动中城市所具有的游客集散与信息中心、旅游接待与服务基地、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中心、旅游形象传播重要窗口等4方面功能作用,提出城市旅游集聚区对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所具有的强化城市在旅游中的核心地位、利于产业密切交互、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利于行业管理、体现空间创新等5方面的优势。最后结合西峡城市旅游集聚区案例,探讨了其解决城市旅游资源缺失的规划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