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2003-2012年围场县的经济、水环境、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等相关数据,运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构建围场县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并结合预警指数和警度标准对2003-2012年围场县生态安全警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围场县生态安全预警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态势,预警指数由2003年的5.278 1上升到2012年的6.809 1,处于"轻警"状态,趋于预警状态。就压力、状态、响应各子系统而言,2003-2012年围场县生态安全的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的预警指数呈上升趋势,发展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垫江县生态安全状况,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模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基于可拓云模型建立了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模型。评价垫江县2005-2015年的生态安全,并对其2020年的生态安全进行预警。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垫江县总体生态安全水平较高,2008-2010年、2012-2015年皆处于蓝色预警状态,但发展趋势呈下滑状态;(2)在影响垫江县生态安全的指标中,人均GDP、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投入强度、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的变化最为剧烈;(3)预测2020年垫江县的生态安全处于为黄色预警状态,人口和环保投入强度将成为影响垫江县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可见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能为垫江县的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对垫江县生态安全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受人类活动干扰,滨海湿地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已经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明确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至关重要。笔者对杭州湾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为湿地的有效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趋势的准确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PSIR概念模型, 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等5个层面选取46个相关指标构建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基于遥感数据、湿地监测数据、地理辅助数据、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获取各指标数据。分别对正负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加权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正负理想解。根据各指标与理想解之间的距离,计算贴近度,即生态安全值,并划分为安全、比较安全、预警、脆弱、极度脆弱等5个等级。分别计算2000、2005、2010及2015年的生态安全值,使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20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值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根据熵值法改进的TOPSIS模型计算得到杭州湾滨海湿地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413、0.382、0.287和0.582,安全等级由预警等级恶化到脆弱等级,又恢复到预警等级,呈下降后上升趋势。熵值法计算的指标权重表明,湿地保护率、景观多样性指数、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气调节、长效机制构建、固碳、文教科研、人口增长率、旅游休闲、人均GDP、工业废气排放量和水源涵养是影响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杭州湾滨海湿地的DPSIR模型中,“驱动力”一直处于预警状况,但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安全状态恶化到极度脆弱状态,“状态”不容乐观,从比较安全恶化到极度脆弱后好转,处于脆弱状态,“影响”基本处于预警状态,当地对湿地生态安全的“响应”从无到有,并稳步提高,有效地改善了滨海湿地整体生态安全状况。通过灰色预测模型 GM(1, 1)预测得到 2020 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值为 0.697,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结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快和污染负荷加剧,导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恶化; 随着政府及民众对湿地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环保投入资金增加,构建了湿地保护长效机制,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改善,但仍处于安全预警状态。随着湿地保护力度增加,预计2020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状况将进一步好转,提升到比较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一直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热点.本文针对重庆直辖以来的土地资源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土地资源的“P-S-R”模型,由“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系统”构建的24个正负向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重庆市2003-2011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经历了急速恶化后缓慢改善的过程,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趋势.总体来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要改善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状况,本文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加强保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态安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徐州市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然后运用相关数学方法得到安全指数,并运用多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徐州市的各个县市进行了分区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新沂市生态处于较安全状态,丰县生态处于危险状态,其他县市处于预警状态.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是预测和预警生态安全状况的基础。这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有效途径。基于"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PSR)概念模型,建立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模糊数学引入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赋予指标权重。最后对江西省"海绵城市"试点萍乡市2007-2016年的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萍乡市生态安全状况良好,有逐步改善的趋势。本研究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云兰 《广西科学》2023,30(5):961-971
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预警研究,可为系统安全调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资源利用效率指数、生态盈亏、生态压力指数评价系统安全状况,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分析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灰色GM(1,1)模型开展系统安全预警,并将预警结果与云南、贵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增长90.30%,其中林地增长最快,耕地占比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0.67%;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72.97%,但2011年以来增幅较小;系统生态赤字从-0.395 hm2/人不断加剧到-1.292 hm2/人,生态压力指数从1.66升高到3.18,系统从中度不安全状态逐渐转变为重度不安全状态,并开始进入极度不安全状态;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垦指数对系统安全具有正向影响;2022-2033年系统安全由重警转为巨警,警情等级高于贵州和云南。因此,要提高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8.
甘南牧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黄河、长江的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本文在生态安全评价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的指导下,利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甘南牧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南牧区整体生态安全状况较盖,纯牧业县生态安全状况好于半牧业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响应力度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
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大量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矿区普遍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了适合矿区行业特色的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和有效维护矿区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1990—2018年玉溪市社会、经济和环境数据以及“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对抚仙湖流域1990—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合1990—2018年抚仙湖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流域内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对改善流域内土地生态安全的质量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结果表明:1)抚仙湖流域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在内的系统状态层是影响系统评价的重要因素,权重最高为0.552 3;2)1990—2018年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为较小幅度的波动后持续增长,在2018年生态状况达到最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90 7;3)2010—2015年是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最大、生态安全等级跨度最大的时期,由较不安全等级过渡到临界安全等级再到较安全等级;4)城镇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农耕生产活动是影响流域生态安全处于较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压力,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则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郁平  和兵  晁红霞  何颖 《河南科学》2004,22(2):270-272
以"八五"—"九五"期间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为依据,分析了郑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的状况、特征及原因。并用模糊综合评判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进行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技术预见是一种新型科技治理工具。本文在阐述技术预见内涵、国内外开展技术预见现状及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应把技术预见工作作为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举措,并将技术预见工作纳入到区域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构建"小核心、大网络"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全面开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前沿关键技术预见研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经验法选取24个指标,从系统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3个方面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模糊物元分析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对河南省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纵向看2004—2008年河南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4年的0.501,提高到2008年的0.573,逐渐向较安全状况好转,但增加幅度不大,这说明河南省整体的生态安全态势还比较严峻,还存在着森林覆盖率不高、环保投入比重不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等问题;从横向来看,2008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生态安全指数在0.452~0.587之间,均处于临界安全,这说明河南省各地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郑州市为例,从分析郑州市对外开放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着手,重点研究"一带一路"对未来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影响,推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如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政府管理和监管体制创新,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地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要求,使投资更加便利、贸易更加自由、经济更加开放。因此,从创新定位理念、创新发展路径、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郑州市"十三五"期间创新开放发展模式、加快对外开放工作的政策措施建议,为当前正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的相关同类地市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为契机,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科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的资料,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比较,分析教育科学立项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教育学学科发展多元化,各年度立项螺旋式递增,立项主旨体现社会发展动态,立项类型以教育部与国家级课题为主。立项单位集中于中东部地区的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及独立科研院所相对较少,且各单位立项数不均。立项课题主持人更新较快,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中西部地区获准立项比例较低,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教育科学各分支学科立项比例失衡,应进一步提升该学科的地位,探究教育科学学科群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十三五"时期农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分析商丘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的同时解决农产品在总量、质量和品种经营上的结构性失衡。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基于商丘市情,合理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农业科技,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农业政策体系,加强社会服务,促进城镇化农业发展,实现商丘农业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阳县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云阳县的实际,在分析影响生态安全承载力因素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该县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拟定了三种方案,通过模拟仿真结果判断云阳县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为该县的国民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希睿  吴群 《河南科学》2014,(4):650-654
首先界定了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的内涵,结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主要控制指标,分析"十二五"全国建设用地供需的态势,在保护耕地、保障合理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测算"十二五"期间建设用地的保障能力,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最后得出几点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玲  于莉  刘洋  赵勇  杨耀东 《河南科学》2010,28(12):1609-1612
应用压力(Pressure)一状态(State)一响应(Response)模型,构建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3—2009年郑州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的结果作了状态分析与趋势分析,结论表明:2003,2006年为临界安全,2004,2005,2007,2008,2009年较安全,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正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状态,将郑州与其他一些城市做了比对,并对郑州城市生态安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揭示了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变化的原因,提出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改善郑州生态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五年制《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必须作出改革。在确保学生掌握有效技能的方法中,项目实践法很受大家关注。笔者结合自己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商务秘书模块》为例,介绍了什么是项目实践法,以及它在商务英语专业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