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甲历档案是唐朝专门人事档案,是在唐代官吏选试考核勋封中所形成的官吏档案,是官员封爵、迁授、改转、受官的重要依据。文章对唐代甲历档案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对甲历档案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唐朝专门保管官员甲历档案的机构和现代人事档案工作两者异同的比较,分析得出,现代人事档案室是对唐代甲库的继承、完善、发展和扬弃。  相似文献   

3.
甲库是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机关中分别设置的专门保管官员甲历档案的机构,是国家机关中现行档案的专职管理机构。唐代甲库的产生是唐代封建官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铨选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唐代甲历档案的管理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疆域辽阔、文化昌盛、经济繁荣,出现了长期统一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人事档案,也发展到了我国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事档案——甲历档案。  相似文献   

5.
署理或委署原本运用于两任官员交替和一任官员任内的出缺代理,然而由于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复杂性,署理在选拔优秀人才、新设州县官、督抚调动州县官、世袭职位接替和忠烈死后奉赠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任官方式。但是署理没有实授那样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与运作程序,在实践中存在着署任官任期短、威望不够、委署失当、投机钻营盛行以及督抚侵蚀、变相利用委署权等弊端,这些弊端也加剧了清代的吏治腐败和任官制度的紊乱。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疆域辽阔、文化昌盛、经济繁荣,出现了长期统一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人事档案,也发展到了我国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事档案--甲历档案.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甲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相对完整的人事档案,唐代中央政府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甲历库至少有10个,最重要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是南曹.  相似文献   

8.
从官员档案的视角出发,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雍正执政时期的政治制度,而且看到雍正时期各类官员丰富的履历,这些官员的形象也更加立体饱满。通过详细对比和认真分析,结合古代人事档案的具体特点和现代档案管理的分类原则,将官员档案分为履历档案、自荐档案和考核档案三种类型。接下来,具体讲解奏折中体现的引荐制度和密折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庶吉士制度是明代在科举制度基础上创设的一种选拔和培养高级文官的制度。其创设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入选者称庶吉士,于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观政,永乐二年(1404年)开始专于翰林院进学。之后庶吉士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官员,并对整个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举考试的殿试结束后,从二甲、三甲进士中再考选优秀者入翰林院进学,即为"馆选"。  相似文献   

10.
石瑛 《黑龙江档案》2014,(2):154-154
正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等情况的人事材料。人事档案管理既是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信息源。一份规范的人事档案能充分反映出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奖惩情况、行为轨迹、历史背景及其经历的重大事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搞好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用现代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考状亦称考牒,是以人为单位按年度记录官员功过行能及考绩等第的文书。考状除了上报尚书省保存在吏部考功甲历库作为人事档案备查之外,也发给官员个人,作为考绩的证明材料。考课范围包括内外文武职事官、流外官、卫官,考课结果作为官员叙阶、升迁、奖惩和依法治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职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单位的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及奖惩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它是以个人为单位按规定收集、整理后集中保存起来,以备组织人事部门查考利用的文字材料.人事档案做为人事管理部门的一种很有效的工具,在人事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兰台世界》2017,(Z2):182-183
<正>人才是医院最为宝贵的资源。人事档案是医院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医务工作人员经历和德才表现等情况的原始记录,历史全面地反映个人的成长经历、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人事档案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本依据,关系到人事安排、工资福利待遇等。本文就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一粗浅的研究探讨,请档案界同行斧正。一、目的与意义1.人事档案工作是医院人事管理的重中之中。医院人事档案是以个人为单位集  相似文献   

14.
张辉 《黑龙江档案》2014,(3):138-138
正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主要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个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一直以来执行的是随人走制度,它比较真实地客观记录和反映了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材料。一、人事档案的作用(一)人事档案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要做到选贤举能、知人善任,就必须对干部进行历史而  相似文献   

15.
<正>PDCA是一个质量管理工具,它广泛运用于质量、精细管理,我院将PDCA持续改进运用到职工人事档案的"三龄两历"清查工作中,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检查,并进行持续改进,使职工"三龄两历"正确、清楚。人事档案中"三龄两历"是指职工个人的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习工作简历,它关系到职工个人晋升职称、工龄计算、工资晋级、办理退休等切身利益。一、查找原因:在科室内召集所有工作人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职工人事档案  相似文献   

16.
雍正在位期间广泛使用奏折,使之逐渐成为清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雍正奏折中隐含着一套较为独特的官员人事档案管理思想,其中的一批朱笔引见单、官员履历折等材料更是具有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因素.论文改变了以往文书档案研究思路,从官员人事档案角度对其进行发掘.初步分析出,雍正通过对官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在客观上使得...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企业职工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的经历、德才能绩及奖惩等方面的原始记载,是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以备查考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中央政府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甲历库和南曹加起来至少有10个。其管理人员大致可分三类:主管官员、专知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官员选任特点如:基本沿用清朝的职官设置和级别,严格遵守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优先考虑选调曾在福建任职过的非福建籍官员赴台任职,台湾官员升迁较快并不受"三年一换"约束,注意在台湾当地提拔官员,对于不称职官员坚决革职,以能力为官员调配升级的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信用经济建设时期我国人事档案制度的尴尬、我国人事档案制度尴尬境遇的成因、我国人事档案制度的改革路径等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