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图像再建技术对20例冠心病患者与年龄、性别相配对的15例正常人进行了左心功能研究,并与二维(2DE)、M型超声心动图(MME)及核素心血池造影(RNA)进行对照。结果发现:①3DE对其中12例冠心病患者所测左室射血分数(EF)与RNA的相关系数(r=0.94)明显高于2DE(r=0.71)(P<0.01);②3DE、2DE、MME三种超声方法所测左室容量(LVV)与EF,在正常组三者差别无显著性(P>0.05),在冠心病组三者均有差别(P<0.01);③MME对正常组与冠心病组的LVV测值与EF,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3DE、2DE对正常组与冠心病组的LVV测值与EF,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3DE所测得差别大于2DE;④正常组低心肌节段收缩率(<10%)占总面积的7.87%,而冠心病组占24.45%(P<0.01)。作者认为,在左室形状有变化的病理心脏,3DE对LVV及EF等心功能参数的测定具有相当好的准确性,明显优于2DE及MME。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对二维(2DE)和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左室功能测量结果的影响,应用多平面经食管3DE技术测量了9例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患者(A组)及11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心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并与2DE及左室造影(LVA)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①在A、B两组患者中2DE测量的EDV、ESV、SV及EF与LVA相应测值仅呈中度相关,3DE则均呈高度相关,且3DE所测EDV、ESV对左室造影结果的低估程度仅为2DE方法的一半;②在A、B两组患者中,2DE所测EF均高于左室造影结果(P<0.01),3DE所测EF则与左室造影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B组患者的EF用2DE、3DE及LVA三种方法测量均较A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而EDV则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3.
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心肌重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索准确评价左室肥厚的超声心动图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系统(3-DE),测量了18只实验犬冠状动脉结扎前后的在体左室心肌重量(LVM),并以左室心肌重量的解剖学测值为标准对照,与二维超声心动图面积-长度法(2-DE)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结扎前,3-DE及2-DE测量的LVM均与其解剖学测值高度相关(r分别为0.95,0.90,SEE分别为2.1g,5.3g);冠状动脉结扎后,3-DE的测量结果仍与LVM的解剖学测值保持高度相关(r=0.96,SEE=2.2g),而2-DE测值与实际重量的相关性则显著下降(r=0.78,SEE=10.7g)。认为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准确地测量左室心肌重量,尤其在节段性室壁运动不良造成左室严重变形的情况下优越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3DE)对30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容量、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与两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心血管左室造影(LVA)所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2DE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收缩末期容量、心搏量及射血分数与左室造影相应指标呈中度相关,而3DE则与左室造影相应测值呈高度相关(P值<0.01);2DE所测左室射血分数(EF)高于左室造影结果(P值<0.05),3DE所测EF与左室造影结果无显著差异(P值>0.05)。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经食管3DE仍可较准确地定量评价左室功能,其准确性优于2DE方法,为左室收缩功能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Echo)对15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心脏三维重建仪平行切割二尖瓣结构衍生出8个从二尖瓣环至瓣尖的等距离短轴平面,能够发现并测量代表最小MVA的平面。结果显示3D-Echo测量的MVA与多普勒压力半降时间(PHT)导出的MVA高度相关(r=0.98,P值<0.001),经胸两维超声心动图(2D-Echo)的测量的MVA与3D-Echo测量的MVA仅中度相关(r=0.81P值<0.01),2D-Echo测量的MVA平均大于3D-Echo测量的MVA0.45cm2,这可能与从胸骨旁短轴切面上难以切扫到最小的瓣口平面有关。本研究表明3D-Echo为定量评价MS患者的MVA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3D-Echo)对15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心脏三维重建仪平行切割二尖瓣结构衍生出8个从二尖瓣环至瓣尖的等距离短轴平面,从中能够确定并测量代表最小MVA的平面。结果显示3D-Echo测量的MVA与多普勒压力半降时间(PHT)导出的MVA高度相关(r=0.97,P<0.001),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测量的MVA与3D-Echo测量的MVA仅中度关连(r=0.83,P<0.01),2D-Echo测量的MVA平均大于3D-Echo测量的MVA为0.38cm2,这可能与从胸骨旁短轴切面上难以切扫到最小的瓣口平面有关。本研究表明3D-Echo为定量评价MS患者的MVA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全新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价19例超声心动图于乳头肌水平切面获得的左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与电影左室造影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并测量100例健康人FAC的正常值。结果表明FAC与LVEF总体相关系数r=0.82(P<0.001),左室壁节段活动无明显异常者两者相关系数,r=0.85(p<0.001),100例健康人的FAC正常值是56.7±7.41%。因此,我们认为FAC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应用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ERNA)对120例各期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左室收缩功能(LVSF)参数测定,并通过位相分析得到心室活动同步性(VSS)参数心室相角程(PS)和半高竞(FWHM)。结果表明:高血压病Ⅰ期组LVSF参数在正常或超常水平;Ⅱ期患者与Ⅰ期患者比较,其LVEF和1/3EF降低(P<0.05)且PS和FWHM增宽(PM<0.05),提示存在VSS损伤;Ⅲ期LVSF各参数均较Ⅰ、Ⅱ期明显降低(P<0.01),PS和FWHM更增宽(P<0.01)。LVEF与PS和FWHM呈负相关(r=-0.54,-0.50,P<0.05)。PS和FWHM增竟是VSS损伤表现.计算机-ERNA在高血压病分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超声心动图房室平面位移法评估冠心病左室功能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房室平面位移法 (Atrioventricular plane displacem ent AVPD) 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记录46 名冠心病患者 AVPD 值及其房室瓣环运动速率 (AVPDV) 值,AVPD 值与门控扫描所测整体射血分数 (EF) 及各侧壁射血分数 (REF) 相对照, 房室平均运动速率比值 (k2/k1)与脉冲多普勒所测二尖瓣瓣下血流频谱A/E 比值相对比。结果:CAD 患者AV-m ean 与门控所测EF 及各位点AVPD值与其门控所测REF 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公式为LVEF= 17.75+ 3.27×AVPD-m ean; 房室平面速率 (k2/k1) 值与脉冲多普勒二尖瓣瓣下血流频谱A/E 相对照, 二者呈高度正相关 (r= 0.95, p< 0.001)。结论: AVPD 法可以在非依赖内膜显示和多普勒技术的情况下无创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 尤其适用于基层检查。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技术,对27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了手术前检查,测量二尖瓣口的面积MVA3DE(cm^2),与外科手术实测的二尖瓣口面积MVADP比较,两者相关良好,r=0.83。手术前与三维超声心动图同时所做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二尖瓣口面积MVA2DE,彩色血流显像及压差半降时间法测得的二尖瓣口面积MVACD与MVAPHT,与MVA3DE之间都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但若以MVAOP为金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的肺动脉/ 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新方法。方法 在47 例入院行心导管检查的患儿中,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主、肺动脉血流F 值[F= (PEP×PV)/( AT×ET) ,F1 = PEP/ AT,F2 = PEP/ET,F3 = PEP/( AT ×ET) ,F4 = ( PEP×PV)/ AT,F5 = (PEP×PV)/ET] ,按Morera 等提出的FPA/FAO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心导管值对比。结果 根据F3PA/F3AO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与心导管实测值相关性最好( r = 0 .93 、0 .89) ;FPA/FAO次之( r = 0 .83 、0 .80) ,F1PA/F1AO、F2PA/F2AO、F4PA/F4AO、F5PA/F5AO较差( r = 0 .61 ~0 .79) 。结论 改良的肺动脉/ 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例系数F3PA/F3AO为无创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2.
双平面经食管超声观察肺静脉血流估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平面经食管超声观察肺静脉血流(PVF)估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共研究了20例风湿性心脏病人的肺静脉血流特征,并与心导管检查测得的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嵌压(MPCWP)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风心病以二尖瓣狭窄为主要病变患者的PVF参数中,收缩分数(SF)与MPCWP相关性最好(MPCWP=34.08-0.40×SF,SEE=2.89mmHg,r=-0.88,P值<0.01),且多元逐步回归表明:二尖瓣环下降(DOB)、左房舒张率(EI)、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血压(SBP、DBP)、心率(HR)、年龄(Age)等因素均不明显影响之。结论:SF是估测风心病二窄为主要病变患者MPCWP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对二维(2DE)和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左室功能测量的影,应用多平面经食管3DE技术测量了9例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患者(A组)及11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心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并与2DE及左室造影(LVA)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在A、B两组患者中2DE测量的EDV、ESV、SV及EF与LV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参附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绞痛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3例AMI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硝酸异山梨酯西药组和生脉饮加参附汤中药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舒张末期容量(EDV)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3%,西药组总有效率92.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4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EF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ESV明显缩小,EDV下降不明显,2组EF与ESV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AMI后心绞痛加用生脉饮和参附汤治疗可使患者左室EF增加,心功能改善,病死率降低,与硝酸异山梨酯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经静脉溶栓治疗的96 例患者AMI后1 个月进行锝99 心肌扫描,计算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59 例再通者的EF% 、PER和PFR均明显优于37 例未通者(P均< 0.01)。左室扩张者的各类指标与LVEDd 呈负相关(r= - 0.41~- 0.80, P< 0.01)。结论: AMI的溶栓治疗能明显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及双抗夹心法对24例高血压病(EH)患者的淋巴细胞内膜苷脱氨酶(LADA)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EH患者LADA活性,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EH患者IL-2与血压呈负相关(r=-0.825,P〈0.05);EH患者LADA活性与IL-2呈正相关(r=7.991,P〈0.05)结果说明:EH患者存在免疫改变,  相似文献   

17.
能量多普勒组织成像和心肌超声造影定量心肌缺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能量多普勒组织成像(DPTI)定量室壁异常运动区面积和超声造影(MCE)显示的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的关系。方法:对8条急性缺血和心肌梗塞犬模型行DPTI和MCE研究。仪器使用ATLHDI300超声诊断仪和3.5MHz超声探头。测量冠脉结扎后6小时左室壁异常运动区面积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结果:冠脉结扎后6小时,8条犬均获满意的DPTI显示,24个区域心肌活动消失,呈现紫黑色,和正常心肌间(金黄色)有明显的分界。DPTI显示的平均左室缺血区面积为1.81±0.17cm2,MCE显示的平均左室缺血区面积为1.91±0.18cm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高度相关(r=0.99,P<0.001)。但该结果均大于病理切片上NBT染色所显示的心肌梗塞面积(1.53±0.16cm2)(P均<0.01)。DPTI和MCE测得的平均左室缺血区面积与病理实测值均高度相关(DPTI为r=0.96,MCE为r=0.94,P<0.01)。结论:动物实验研究表明DPTI反映的室壁异常运动区面积和MCE反映的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分析范可尼贫血互补群 D2(fanconi anemia complementation group D2,FANCD2)突变与卵巢上皮癌(epithelial ovar ian cancer,EOC)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4 月至 2019 年 4 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 184 例 EOC 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穿刺活检组织并提取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患者 FANCD2 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 FANCD2 突变 与 NACT 治疗4 周后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FANCD2 基因突变率为42.39%。FANCD2 突 变型与野生型 EOC 患者的肿瘤病灶直径、ECOG 评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型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 0.024, 0.037,<0.001,0.00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 EOC 患者 (66.67% vs 83.96%,χ2 = 7.506,P= 0.006)。184 例 EOC 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 65.2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 2 年生存 率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32.07% vs 42.31%,log rank χ2 = 4.152,P= 0.042)。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显示,分化程度和病 理分型是 FANCD2 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运用 Kaplan Meier 法对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 = 0.031)、肿瘤病理分型(P<0.001)、分化程度(P<0.001)、突变型 FANCD2 的表达(P= 0.042)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和 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值分别为0.014, 0.035,0.036)。结论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 NACT 疗效相关,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 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及40例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结果表明:ASD患者左室射血分值(LVEF)、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速度时间积分(AVI)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1~0.05),左室射血前期(LPEP)延长(P<0.01)、射血时间(LVET)缩短(P<0.05)、LPEP/LVET增大(P<0.01),且LVEF、LVFS、SV、CO、AV、AVI与肺/体循环量比值(Qp/Qs)呈中度负相关(r=-0.39~-0.78,P<0.05)。结论认为:ASD患者LVSF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ASD患者因右室容量超荷所致的左室扩张性降低、舒张末容积减小、室间隔运动异常及左室几何形态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六种超声参数估测主动脉瓣返流程度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4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返流程度用六种超声参数进行综合评估。这六种超声参数为:(1)主动脉瓣返流面积(ARA);(2)左室面积(LVA);(3)返流面积与左室面积比值(ARA/LVA);(4)返流束长度(ARL);(5)返流速度(ARV);(6)左室内径(LVD)。结果表明:ARA与LVA相关最好,r=0.839,其次为LVD与ARA,LVD与ARA/LVA,ARA/LVD与ARL,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755,0.713,而ARV除与ARL相关(r=0.631)外,与其他参数均不相关。提示我们用ARA,LVA,ARA/LVA,ARL和LVD综合分析,才能更合理估测主动脉瓣返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