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丹红注射液合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绞痛48例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剑臻  郑方算 《中国药师》2010,13(2):267-26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肠溶阿司匹林、美托洛尔、培哚普利等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iu,ih,qd;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再加用丹红注射液30删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ivd,qd,7d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0%(76.0%)和81.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肝、肾功能等亦无明显改变。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低分子肝素钙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脐周皮下注射,每12h1次,疗程1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6.3%、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均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凝血四项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素平 《中国药事》2010,24(1):94-9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丹参粉针剂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治疗前后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UA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血栓通注射液(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血栓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 Holter缺血总时间变化等。结果丹参组总有效率为94%,血栓通组总有效率为90%,均优于对照组的86%(P〈0.05),且两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24h Hotter缺血总时间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毛昌方  蓝利东 《中国药业》2008,17(17):55-5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口服加常规抗心绞痛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k/d,连用7~14do结果7~14d后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为治疗组82.61%,对照组60.87%(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治疗组95.65%,对照组73.9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更有效、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对照组40例应用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治疗14天,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复方 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7.6%,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率28.6%,总有效率64.3%。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1ml/10kg(851U/kg),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76例(93.8%),高于对照组的60例(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结果及血液流变学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近期预后,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低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共10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70%(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刘侃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49-5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本院心绞痛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诊断标准的UA。把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奥扎格雷160mg/d,1次/d,共14d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d,每次12h,共7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30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3.21%;对照组30例中,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20%。两组心电图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有效改善26例,总有效率为87.21%;对照组心电图有效改善20例,总有效率为66.7%。结论: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奥扎格雷钠的出血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1%和94.9%,对照组为41.0%和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下降的数值总和(ΣST)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予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李伟 《中国医药科学》2012,(16):52-53,5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或)钙离子拮抗剂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0.6mL,1次/12h,皮下注射,连用7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静点,1次/d,连用10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评定两组疗效,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液粘度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8例UAP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14 d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87%)大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低分子肝素钠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LT、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PT、APTT,探讨护理要点。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以参麦注射5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91.1%,均高于对照组的20.0%和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