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7·21"暴雨后房山区小流域主沟道沿线的灾情调查数据,统计得到各小流域沟道内及两岸主要受灾类型和受灾数量。系统分析降雨、沟道侵占、束窄工程、横向工程以及水文形态等级5方面因素对灾情的影响关系,探讨造成本次暴雨洪灾的主要致灾因素,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杜静 《中国水利》2012,(17):74-74
据日前召开的北京市2012年小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座谈会消息,今冬明春北京市将投入l亿元,完成“721”暴雨中受灾较重的房山、门头沟和平谷3个区15条小流域恢复重建T作。会议要求从三方面做好小流域恢复重建T作:一是在区县防洪规划基础上,分析小流域沟道与下游河道及防护对象的关系,根据“721”降雨灾情,确定小流域防洪标准;二是以沟道为重点,以防洪为主,加强清障、清淤和险村防护工作,减少横向拦水建筑物建设,过河工程不做管涵;三是综合管理小流域防洪工作,协蒯沟道、路、桥等关系,做好小流域沟道日常管理与管护。  相似文献   

3.
“7·21”特大暴雨对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山区经历2012年“7·21”特大暴雨,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总体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应有的效益.针对局部区域存在工程损坏较严重的情况,对流域的沟道、坡面、村庄三大区域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各区成灾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改进措施,强调防洪安全、改进设计和施工、加强部门联动,为控制和减轻未来极端天气下的小流域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岷县"20120510"暴雨洪水的特性,指出短历时强降水是形成本次灾害的动力因素,特殊的地表地质特征是形成本次灾害的物质基础;沟道防洪标准低、人水争地等因素加大了灾情;气象预警能力低,未能有效延长暴雨的预见期。  相似文献   

5.
根据“7·21”特大暴雨后实测数据,统计到北车营小流域受灾情况,分析降雨、地形、防洪空间不足、横向工程及束窄工程等5个方面因素对灾情的影响.根据水毁情况及受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北车营小流域进行恢复重建设计,为其他受灾小流域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贺伟 《北京水务》1998,(5):49-51
黄峪口小流域自1981年起,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路水田林山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规划,从坡上,坡中,坡脚到支沟,主沟层层拦截,形成了完整的减灾防护体系,“91.6.10”暴雨后,具有代表性的10条沟道小流域工程丰坏情况,经分析计算,综合治理中,坡面治理显示了较好效益,使沟道工程的破坏率下降94.25%,减灾防灾防护体系削减洪峰69.55%,侵蚀模数下降86.11%,减沙数益  相似文献   

7.
陕西略阳县生物砂堤沟道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静涛 《人民长江》2010,41(13):112-113
陕西省略阳县在20 a的"长治"工程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小流域沟道治理的生物砂堤沟道治理技术。介绍了实施生物砂堤技术的方法、步骤及其技术要点。根据水土流失规律,指出了生物砂堤在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中的作用。通过与浆砌河堤在工程量及投劳耗费方面的比较,得出生物砂堤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值得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查清房山区小流域主沟道现状,掌握小流域主沟道水文形态特征,开展了第一次小流域主沟道水文形态调查。主要针对房山区境内因坡面径流冲刷土体、切割地表而形成的侵蚀沟道展开调查,查清侵蚀沟道的分布位置、数量以及沟道的形态特征和发展状况,把握现有沟道内的自然植被以及人为破坏情况,为后期小流域主沟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纸坊沟流域山洪沟道治理工程设计要点、工程布置、工程效益、实施和运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将山洪沟道治理工程与已建成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山洪灾害治理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构建纸坊沟流域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对保障纸坊沟流域和平凉市东城区20多万人口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申雷 《陕西水利》2016,(3):119-120
本文通过分析无定河陈石畔小流域的情况和沟道工程运行现状,对坝系的防洪能力、保收能力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陈石畔小流域沟道工程建设应以骨干工程为中心,配套中小型淤地坝的布设方案,可供情况相近流域治理时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鲁山县根据当地自然特点,确定以干砌石坝、土坝和蓄水塘坝为主要工程研究对象进行的试验研究,山丘区沟道治理工程设计,供省内类似地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谷坊工程的实施对于小流域的沟道治理与环境保护有积极促进作用,被广泛的应用在沟道水土流失治理中。在实施小流域治理时,要着重关注水土抵御洪水侵犯问题。文章以某流域综合治理作为研究案例,对谷坊工程防止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意在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农用耕地,为广大农民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耕地环境。  相似文献   

13.
沟道是径流泥沙输送的通道,是土壤侵蚀的主源地。为治理沟道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海林市水务局对石河乡石东小流域境内的29条冲刷沟进行了调查,并根据侵蚀强度、侵蚀特点、侵蚀类型及地质地形等条件,选择了侵蚀较严重、具有代表性的柳树沟等3条典型冲刷沟进行了"平沟造田"工程技术研究与实践,其目的在于积极探索丘陵区的沟道治理与开发模式,寻求合理的沟道土地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北京市密云区"7·16"特大暴雨引发山洪,多条小流域受灾严重。以西白莲峪小流域为例,从北京市水文总站收集降雨资料,通过实地调查和公式计算,得出小流域主沟道洪峰流量,并分析小流域损毁情况及成因,从而提出小流域水毁修复思路,为北京市山区小流域规划设计、综合治理及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北坤兑小流域全面实地调查,选用水平梯田和沟道防护工程措施,配套林草措施,并且辅以封育治理,对其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以在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中受山洪灾害最为严重的房山区红螺谷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21HD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大、中小型桥梁、漫水桥等跨河工程进行防洪影响研究。考虑建筑物设计标准、桥梁尺寸、结构、斜交角度、漫水桥高度等影响因素,分析跨河工程对河道水位、流速及淹没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跨河工程阻水作用明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型跨河桥梁,其次是漫水桥,中小型桥梁影响较小;跨河工程造成壅水、流速重分布,导致沟道淤积、冲刷,河水漫溢等。红螺谷小流域过流能力不满足山区河道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需重新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7.
谷坊是水土保持沟道治理中不可少的工程措施 ,选择合理的谷坊形式是治沟关键。目前 ,编织袋谷坊以其施工简单、造价低、工程效果好等特点 ,在山前丘陵漫岗地区带尤其是小流域治理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泰安市大陡山小流域通过实施整修水平梯田、发展经济林果、种植水土保持林草、封禁治理、沟道拦蓄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及人居环境改造等工程的建设,有效地减少了流域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小流域内实现了自然和谐、景观优美、卫生清洁、人居舒适、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地治理小流域沟道、川道的水土流失,减少洪灾损失,确保可持续发展,是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丹凤县蔡川示范区9条小流域的治理方法和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沟道综合治理是土石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青龙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土保持工作,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县实际的水土保持治理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水保生态建设。1.山区沟道治理工程技术1.1工程背景沟道工程是水土保持的最后一道防线,谷坊是重要的沟道工程之一。1984年青龙县发生暴雨洪水,总损失达143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