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0引言尿酸是人体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umol/L,女性高于357umol/L。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指患者仅有血尿酸升高而无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及某些慢性表现。如痛风结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尿路结石及高尿酸血症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重要特征。尿酸形成是外源性和内生嘌呤氧化的代谢产物,故采用低嘌呤饮食以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有利于体内尿酸盐的排泄。我院2001~2004年对30例痛风病人。在临床症状、临床治疗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用低嘌呤饮食和自由选食进行对照观察,研究不同嘌呤含量的饮食对患者血尿酸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等。采用抗痛风药治疗是缓解痛风症状的主要手段,也是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药物的应用越早越好。抗痛风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适用于急性期控制关节痛,代表药物是秋水仙碱,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一类用于缓解期控制高尿酸血症,代表药物是别嘌呤碱和丙磺舒,能够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有效减少痛风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嘌呤含量饮食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及肾脏尿酸排出的影响。方法:老年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0例,年龄60~84(74.4±7.84)岁。给予3 d低嘌呤饮食和3 d高嘌呤饮食,低嘌呤饮食中嘌呤含量<250 mg/d,高嘌呤饮食中嘌呤含量>800 mg/d。分别于低嘌呤饮食前、后及高嘌呤饮食后3次抽血监测相关生化指标,并分别留取3次24 h尿监测尿酸(Uur)、尿肌酐(Ucr),计算肾脏排尿酸能力的指标。结果:低嘌呤饮食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而高嘌呤饮食后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24 h尿尿酸(Uur)、尿尿酸/尿肌酐比值(Uur/Ucr)、尿酸排泄分数(Feur)、尿酸肾小球滤过(EurGF)在低嘌呤饮食后和高嘌呤饮食后都明显增加。低嘌呤饮食后尿Uur、Feur明显大于高嘌呤饮食后。结论:限制饮食中嘌呤在250 mg/d以下可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同时还使尿酸的排出量和尿酸排泄分数增加。高尿酸血症患者限制饮食中的嘌呤、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有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而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疼、痛风石形成。其诱因为三高饮食(高蛋白、高血脂、高糖),特别是含嘌呤高的食物,高胆固醇、酒精、冬季寒冷也是直接诱因。痛风的根本原因是体内高尿酸血症,而尿酸是由于食物中的嘌呤(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代谢和自身代谢产物产生,故合理饮食也是治疗痛风的重要内容。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1绝对禁止吃高嘌呤、高胆固醇食物,如各种动物内脏(肝、肾、脑等)、大多数海鱼和淡水鱼(草鱼、鲤鱼、黄鳝、鲍鱼、鲳鱼、沙丁鱼)以及蟹、虾和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高尿酸血症不仅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尿石症、尿酸性肾病,而且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脂质代谢异常、肥胖等疾病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痛风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尿酸排泄减少和/或生成增加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病因。尿酸合成增加的分子机制目前已基本清楚,  相似文献   

7.
祁程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3):381-381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原发性痛风目前尚不能根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逐步上升,对于痛风病人采取饮食控制及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所引起的疾病。它的元凶是高尿酸血症,而嘌呤是合成尿酸的重要原料,长期吃高嘌呤的食物,会造成体内尿酸合或抑制酶紊乱,致使血尿酸升高,进而使尿酸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肾和肾结石等疾病。  相似文献   

9.
彭仙娥  赖智双 《中外医疗》2009,28(32):29-30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过肾脏排泄。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长期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痛风,还容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本文就高尿酸血症与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等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炎性反应。故称痛风。痛风发病时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11.
痛风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由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尿酸性肾结石所导致的痛风性肾病。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痛风的急性关节炎发作与血尿酸增高有关,而血尿酸浓度往往与进食嘌呤高的饮食有直接关系。营养治疗是通过限制嘌呤食物,采用适当能量,限制脂肪和蛋白质饮食,供应充足水分及禁酒,减少外源性的核蛋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减少药物用量。高嘌呤食物是具有痛风高危发病者的促发因素。所以,本文对痛风患者的营养饮食治疗和护理简介如下:1营养治疗营养治疗在痛风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做好营养治疗,不仅可预防急性发作,减少并发症,而且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3.
人体内每天都会有尿酸产生,同时也有等量尿酸排出体外,以保持平衡状态,尿酸浓度高就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尿酸高很可能引起痛风病,痛风肯定会尿酸高。  相似文献   

14.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选择对于阐明痛风发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药物至关重要。通过不同方法诱导而成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有直接补充尿酸或尿酸前体法诱导模型、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真菌产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和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文章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借助代谢组学Pathway分析方法,比较动物模型组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代谢通路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相关代谢通路及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将痛风分为两大类:一、原发性痛风摄取低嘌呤的食物5天后,24小时尿内尿酸排泄超过600毫克,提示嘌呤生物合成加速。这是由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约占痛风患者的10%。人体细胞内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增高时,尿酸合成就会增多。尿酸生成过多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已确定有两种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症,即次黄嘌呤尿  相似文献   

16.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嘌呤物质,它分解代谢后形成一种产物———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能通过肾及大肠排出体外,如果人体摄入含嘌呤物质过多,或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或者尿酸排泄减少,血清及体液中的尿酸都会异常增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若不及时排出,进一步积聚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肾脏组织等,从而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可见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它的前奏曲,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痛风可分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20%左右的人有先天性酶缺陷家庭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膳食护理。方法饮食上要计算每日能量需要,包括各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结果认真细致的饮食护理减少患者痛风的发病率。结论合理的饮食护理可减少食物性的尿酸来源并促进尿酸排出体外,以防止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急性痛风。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致中老年男性为主的常见病。此病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日渐上升。本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症状多是关节突发性反复发作,疼痛难忍,痛处不移,肿、痛风石形成等。目前西药主要选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消炎痛抑制尿酸合成,缓解高尿酸血症,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嘌呤饮食诱发大鼠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河北医学》2007,13(9):1060-1062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高嘌呤饮食诱发高尿酸血症的过程,明确饮食治疗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方法:腺嘌呤每公斤体重100mg/d,测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改变,以了解外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致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结果:高嘌呤灌胃3周大鼠血尿酸开始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高尿酸血症与高嘌呤饮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血尿酸测定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的关系。方法对115例痛风患者血中尿酸进行检测并与98例高尿酸血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痛风患者血中尿酸浓度较高尿酸血症的尿酸浓度明显增高。结论血尿酸浓度大量增高是痛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