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NBT法检测果糖胺的干扰效应.方法 遵循CLSI EP7-A2文件,将临床常用1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制成最高浓度为20倍血药峰浓度的系列溶液,按照5%体积加入到新鲜混合血清中,检测新鲜混合血清果糖胺的结果,分析干扰效应.结果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头孢硫脒对果糖胺检测存在正干扰,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75%血药峰浓度、头孢硫脒50%血药峰浓度开始干扰造成果糖胺检测结果超出x+1.96s范围,且干扰值与干扰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它1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果糖胺检测没有干扰.结论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头孢硫脒对NBT法检测果糖胺存在正干扰,临床应在用药前或静脉滴注1~2个半衰期后采样检测果糖胺以避免干扰.  相似文献   

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10种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嗯唑)对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对来自北京3所医院的20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值,用WHONET5.3软件进行药敏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株菌对药物的敏感率排序为莫西沙星(84.5%)、加替沙星(79.5%)、左氧氟沙星(76%)、复方磺胺甲嗯唑(72.5%)、头孢哌酮-舒巴坦(41.5%)、替卡西林-克拉维酸(34%)、头孢他啶(23%)、环丙沙星(15%)、头孢吡肟(7%)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结论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是临床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半合成及合成青霉素有: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钠、氟氯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钠、替卡西林、美洛西林钠、阿洛西林钠、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阿莫丙林钠-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按《新编药物学》(2007年1月第16版)要求: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青霉素类药物在应用前可用青霉素G钠皮试液进行皮试,  相似文献   

4.
E试验检测4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探讨体外试验如何更准确检测该菌耐药性。方法:用E试验检测42株临床分离菌株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分别于培养24h和48h记录结果。结果:无论培养24h还是48h。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敏试验延长至48h判读结果,部分在24h敏感的菌株抑菌区内可见小的耐药菌生长。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所试5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性,治疗时应采用联合用药。延长药敏培养时间可检出更多生长缓慢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分布科室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以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感染分布前三位的科室依次为ICU、呼吸内科和肿瘤科;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低外,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应加强监测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两时段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69株SMA,用APl和VITEK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以纸片琼脂扩散(K—B)法检测SMA 24h和48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69株SMA 24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为:左氧氟沙星87.0%,复方新诺明84.1%,替卡西林/棒酸84.1%,头孢哌酮/舒巴坦78.3%,奈替米星56.5%,头孢他啶55.1%,阿米卡星43.5%,头孢吡肟29.0%,哌拉西林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1%,亚胺培南0.0%;48h依次为:左氧氟沙星79.7%,替卡西林/棒酸78.3%,头孢哌酮/舒巴坦65.2%,奈替米星47.8%,头孢他啶40.6%,阿米卡星31.9%,头孢吡肟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0%,哌拉西林5.8%,复方新诺明5.8%、亚胺培南0.0%。结论对SMA感染患者应重视48h药敏测定,并选择左氧氟沙星或替卡西林/棒酸进行治疗。复方新诺明治疗SMA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WHO-NET5.6回顾分析我院呼吸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病患者126例,使用珠海迪尔系统对其痰液标本培养分离株进行鉴定,用MIC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共分离菌株7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4株,占81.1%;革兰阳性球菌9株,占11.7%;真菌4株,占5.2%。铜绿假单胞茵、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位列前三位。药敏结果:3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75%。但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较敏感。10株大肠埃希菌对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拉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较敏感。9株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四环素全部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为88.9%。未出现三代头孢、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株。8株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75%,对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病原菌种类多样,但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严重,耐药机制复杂,临床应定期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和耐药率变化,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214株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及耐药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和威尔斯亲王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14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2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以头孢哌酮一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达49.5%-73.4%。上海菌株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替卡西林一克拉维酸、氨苄西林一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嚼唑的耐药率均高于香港菌株。其他抗生素耐药率相似。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需提醒临床医生慎用抗生素,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Micro Scanauto SCAN4检测系统进行细菌学鉴定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标准判定结果。[结果]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4.1%、14.3%、34.8%、49.1%。[结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是一种高度耐药的细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是抗感染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或定植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102例标本培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阳性病历临床和检验资料。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阳性病例下呼吸道标本占94.1%,其中定植菌占70.5%;ICU病例占80.3%;有侵袭性操作史占96.0%;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占100%,其中碳青霉烯类药物病例占59.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钠、头胞吡肟、头胞他啶、头胞曲松、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氧哌嗪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1.2%、88.0%、79.4%、79.5%、54.5%、92.2%、99.0%、96.1%、73.0%;敏感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率分别为83.3%、68.6%。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阳性病例以存在于下呼吸道的定植菌为多。有效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替卡西林联用克拉维酸钾。  相似文献   

1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6株的分布与耐药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调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布及其对2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旨在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ATB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检测8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并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对下列药物的敏感性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96.5%、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3.0%、哌拉西林75.6%、头孢他啶73.3%。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磺啶、磷霉素、多粘菌素E安全耐药。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可选择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等抗菌耐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创伤外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12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WHONET软件对62株创伤外科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96.77%),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87.10%、72.58%、70.97%、70.60%、69.35%、66.13%。敏感率小于60%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痰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小于分泌物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创伤外科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自病人血液、骨髓穿刺液中分离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株,采用ATB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测定此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测定该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氯霉素、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100%;敏感率在90%以上者为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一克拉维酸、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等。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体外药敏试验对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方法收集130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对抗菌药物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没有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23%,抗菌药物总使用例次为466例,使用例次占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33.47%)、三代头孢(15.02%)和青霉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14.3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吡肟、头孢呋辛、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使用不合理;头孢唑肟、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帕珠沙星和头孢替安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使用较为合理。结论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因素,但仍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实现抗菌药物有效、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0例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方法:对160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定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结果:160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以痰为主占65%,对亚胺培南100%耐药,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等严重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该菌的耐药性检测,减少耐药菌在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MIC分布,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集到的103株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10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但对复方磺胺甲嘌唑、替卡西林一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4.0%、16.5%、26.2%、5.8%和4.9%。结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在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近5年来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离鉴定该院RICU患者及呼吸科普通病房患者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送检的痰标本病原菌,分析PA感染及耐药情况,并将2病区PA感染及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8~2013年RICU送检的痰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17株,其中PA为141株,占27.3%;分析其对该院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耐药率最高的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1.0%),最低的为多黏菌素B(9.2%)。普通病房同期送检痰标本检出病原菌378株,其中PA为125株,占33.1%,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8.0%),最低的药物为多黏菌素B(4.0%)。结论 PA仍然是近5年该院R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且抗菌药物耐药情况逐年上升;RICU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普遍高于呼吸内科普通病房。临床尤其是RICU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2012年分离自本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大肠埃希菌136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药物敏感率分析。结果136株大肠埃希菌中,分离自尿液64株(47.06%)、伤口分泌物27株(19.85%)、脓液22株(16.18%)、痰液13株(9.56%)、血液8株(5.88%)、留置针2株(1.47%)。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7.79%、97.06%和88.24%,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0.59%和75.74%,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和奈替米星的敏感率为50.00%~6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不超过50.00%。在不同标本来源菌株中,尿液标本来源菌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89.06%,非尿液标本来源菌株敏感率为63.89%,前者的敏感率高于后者(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有所差异,临床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对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对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效应,寻找有效的组合方案.方法 收集2008 -2009年分离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宁波李惠利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三医院、绍兴市第二医院、杭州市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8家医院确证产KPC-2酶的24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MLST技术分型,琼脂稀释法测定阿米卡星、米诺环素、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利福平、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对24株菌株的MIC值,Etest测定替加环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MIC值.采用棋盘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吡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联合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联合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联合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联合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联合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联合利福平、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 24株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分为5个ST型,其中ST11型是最主要的克隆群(15株).菌株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均敏感,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4.2%.最佳组合方案为头孢吡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出现协同作用有19株;其次为亚胺培南联合阿米卡星、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出现协同作用均为13株.结论 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较敏感,头孢吡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联合阿米卡星、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体外以协同作用为主,其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施瑜  张汉园  王震  李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328-133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该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并对标本来源、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6株鲍曼不动杆菌来源科室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和内分泌科,标本以痰液和中段尿为主,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03%、24.76%、22.86%、18.70%、18.70%、18.20%和16.60%。51株洛菲不动杆菌来源科室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和康复医学科,标本以痰液和中段尿为主,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4.00%、22.00%、18.00%、18.00%、15.62%、14.00%和10.00%。结论两种不动杆菌都主要分离于老年男性的呼吸道标本,二者的耐药率均不高,洛菲不动杆菌的总体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但是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洛菲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