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红地球葡萄(Red Globe)作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以其大粒、晚熟、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得到迅猛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巨峰的第2大鲜食葡萄品种。该  相似文献   

2.
正红艳无核(图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近年选育的中熟、优质、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具有果穗美观,果肉甜脆,清香味,抗病强,耐贮运等特点。该品种能够克服云南干热河谷区红色葡萄品种高温着色障碍,满足了云南干热河谷区葡萄产业发展对优质、大粒、无核、有香味、耐贮运的鲜食葡萄品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葡萄贮藏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我国主栽的六大果树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总产量已超过160万吨, 其中70%用于鲜食。鲜食葡萄是难以贮运的果品,采后常温下(20—30℃),只能存放几天,便大量失水、脱粒、果梗萎缩、腐烂变质。常温下长途运输会导致大量脱粒, 腐烂,而失去商品价值。因此葡萄的保鲜技术对于解决鲜食葡萄采后的长期贮藏和长途运输,就十分重要。 一、鲜食葡萄的贮运基本条件 1、葡萄自身的生物特性对贮运保鲜的影响 (1)、品种的差异 鲜食葡萄的品种很多,耐贮性差异较大。影响鲜食葡萄贮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A、脱粒性。一般而言,凡是易脱…  相似文献   

4.
'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湛 《北方果树》2008,(5):51-53
前言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稳定,我国的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有了很大发展,种植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其中果品生产表现尤为突出.在过去的年代里,苹果、梨、桃曾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又出现了仁用杏、山楂等果品.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的消费观念和食品结构的变化,更加促使了果品市场的调整和变革.鲜食葡萄在果品生产和消费中占有一定位置,消费者要求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葡萄.但我们的现有葡萄品种货架期短,不耐贮运,又易掉粒,秋季采收期果品云集,春夏又供应短缺.纵观世界鲜食葡萄品种,只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培育的'红地球'葡萄能满足这一市场要求.若只靠进口,需要耗费很大一笔资金,只有引进新品种对国内葡萄进行更新换代,才能解决市场的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红地球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以其粒大、晚熟、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在各葡萄产区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巨峰的第二大鲜食葡萄品种。但该品种存在枝条成熟度差、果实和叶片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尤其在我国中东部产区存在果实着色不良问题,已成为困扰当地葡萄  相似文献   

6.
红地球葡萄在豫西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地球葡萄,又称红提,原产美国,是一个晚熟鲜食名优品种,以其果粒大、肉质硬脆、色泽艳丽、风味适口、耐贮运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7.
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葡萄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优质晚熟耐贮品种则比较单一,多以龙眼为主。美国新育成的红地球品种,果粒特大、色泽艳丽、晚熟、耐贮运,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有利于该品种的健康发展,现将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栽培特点介绍给...  相似文献   

8.
优质大粒耐贮鲜食葡萄新优系-峰后近年来,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巨峰群品种的发展面积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生产季节多雨高温地区,巨峰群品种已发展成为主栽品种。该类品种抗性较强,果粒巨大,颇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但这类品种同时也存在风味较差、果实不耐贮运...  相似文献   

9.
套袋对鲜食葡萄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葡萄产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半湿润、湿润区,是我国南方鲜食葡萄的主要栽培区之一.近年来鲜食葡萄生产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欧美杂交种推广面积较大.欧美杂交种黑奥林是日本育种者以巨峰×巨鲸育成的四倍体品种,果粒较大,1978年引入我国[1],现已在贵州较大面积推广.超藤是浙江省婺江葡萄研究所1993年从藤稔芽变中选育出,果粒特大,极耐贮运,属于欧美杂交种,20世纪末开始推广[2],黔中地区正处于引种示范阶段.目前贵州鲜食葡萄产区仍以露地栽培为主,配套栽培技术尤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落后.为了充分显示超藤和黑奥林的优良品种特性,为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笔者进行了套袋试验.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经济效益高的树种,在我国适栽面积较广。山东省栽植存在以下问题,影响葡萄生产健康发展。 (一)品种比较单一、成熟集中 目前鲜食葡萄品种主要是巨峰。该品种成熟期集中在8月中下旬。正处雨季,食用品质较差,不耐贮运,销价偏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济南市鲜食葡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栽培管理技术相对落后,标准化程度低,造成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为满足济南市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的需求,文章从园地选择和规划、品种选择,栽植技术,当年和常年关键管理技术,采收、包装及贮运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济南市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藤稔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藤稔葡萄是我国从日本引种的、粒大、色泽美观、抗病、耐贮运、病害少、风味佳的鲜食兼加工早中熟品种,深受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葡萄生产是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要求葡萄生产在控制污染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栽培管理,使产品食用安全,并逐步过渡到绿色果品生产、有机果品生产。红地球葡萄是我国目前主栽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之一,具有粒大、色艳、味甜、耐贮运等优点,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研究制定无公害红地球葡萄生产标准,能够指导葡萄种植者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升红地球葡萄综合管理水平,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鲜食葡萄消费趋向于大粒、无核品种,大粒、无核鲜食葡萄品质好、食用方便、市场售价高,其收益是有核葡萄的2~3倍,发展前景广阔.甘肃省河西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且有灌溉条件,十分有利于葡萄的生长,敦煌地区具有生产优质葡萄的生态条件,被国内专家公认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区之一.引进品质优良的大粒、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有利于发挥甘肃省的自然优势与区域优势,将对甘肃省鲜食葡萄品种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2000年从国内外引进了30多个无核葡萄品种,开展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筛选试验,现将从中筛选出的8个表现较好的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无核葡萄是鲜食葡萄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核葡萄在鲜食和制干上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销售量最大、最受人们欢迎的鲜食和制干品种主要是无核葡萄品种。我国无核葡萄干销量远大于有核葡萄干销量。但目前无核葡萄品种少,现有的品种大多粒小、结实率低、无香味或香味不浓,有的成熟晚,抗病差,着色不良。因此需要培育出优质无核葡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育种课题组  相似文献   

16.
葡萄模拟CA及MA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葡萄,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逐渐提高,延长其供应期,提高其经济效益,是葡萄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搞好鲜食葡萄的贮运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葡萄贮藏主要是采用CA和MA贮藏,通过选用耐贮品种、控制温度和湿度、采用SO2熏蒸处理,可使葡萄...  相似文献   

17.
无核葡萄新品种,以其诱人的品味和良好的保健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吃无籽葡萄、吃葡萄不吐皮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鲜食葡萄从小粒型发展到大粒型,现又从大粒型向无核型发展。这些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了果业的发展,无核葡萄品种的开发,调整了产业结构,市场繁荣了,无疑会给葡萄种植户带来丰厚的回报;会给葡萄贮运、加工、营销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多品味的选择和口福。现介绍目前推广的更新换代新品种:一、早熟无核品种美国无核黄提(又称优无核、金女皇)此品种可鲜食、制干、制罐。极早熟品种,粒大、丰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精准把握我国葡萄产业的生产发展状况,对近年来尤其是2014—2018年我国鲜食葡萄生产、消费、加工流通、进出口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优质葡萄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葡萄价格因品种、地区、时间差异明显。鲜食葡萄出口量和出口额明显增加,保持贸易顺差态势。基于生产状况的综合分析,对葡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我国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栽品种结构单一、精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后流通环节薄弱等,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舟山市葡萄种植以巨峰、藤稔为主栽品种,品种相对单一,上市集中,耐贮运性能差,货架期短,品质不及欧亚种葡萄。2000年6月,舟山市林科所从法国引进9个鲜食葡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鲜食葡萄较快发展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种植面积1980年约2.5万公顷,至2003年发展到约42.1万公顷。根据市场需求品种也不断更新。粗略分析目前全国在生产上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不到100个;栽培面积较大,在市场上形成商品的不到50个,多数品种在发展过程中陆续被淘汰。葡萄品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