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和纤维连结蛋白(FN)在113例浸润性乳腺癌和其中37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这3种蛋白均可在原位癌结构的基底膜处呈连续状表达。其中ColⅣ和LN平均积分光密度均高于它们在正常小叶基底膜的表达(P<0.05)。3种蛋白在浸润性癌巢周均可表达(表达率为LN38.6%,ColⅣ23.9%,FN84.1%),ColⅣ和LN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FN在浸润癌间质中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1)。它们在癌细胞内亦可表达(ColⅣ19.47%、LN27.4%、FN27.4%),其中FN与浸润性导管癌和肿瘤体积大小有关。淋巴结转移癌巢旁和细胞内(LN13.5%,ColⅣ8.5%,FN33.3%)也可见到它们表达,FN在转移癌细胞内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2种蛋白(P<0.01),且与原位癌灶细胞内的表达有关(P<0.02)。表明:癌细胞本身有合成基底膜物质的能力;FN在乳腺癌间质中的表达与预后较好有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 C E A 及 P53 蛋白在162 例卵巢粘液性肿瘤中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 例良性肿瘤,58 例临界性腺瘤,42 例恶性肿瘤中 C E A 及 P53 蛋白的表达。结果:62 例良性肿瘤中, C E A 阳性者6 例(9 .68 % ) , P53 全部阴性;58 例临界性腺瘤中, C E A 阳性者54 例(93 .1 % ) , P53 阳性者10 例(17 .24 % ) ;42 例恶性肿瘤中, C E A 阳性者40 例(95 .23 % ) , P53 阳性者23例(54 .76 % ) 。分别与良性肿瘤间经χ2 检验,除临界性肿瘤 P53 阳性标记 P< 0 .025 外,余均 P< 0 .01 ,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部分临界性肿瘤应属恶性,且 C E A 阳性标记者易发生种植及转移。在卵巢粘液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过程中, P53 蛋白的表达,提示了 P53 基因突变参与了这一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47例人肺癌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显示,NSCLC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率24.24%(8/33),SCLC突变率为0(0/14),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点突变与肺癌分期、组织分化、吸烟无关(P>0.05),与NSCLC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提示: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突变是NSCLC突变热点,是评估NSCLC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用Northern印迹杂交对15份人肝细胞癌(HCC)、5例癌旁肝硬变和3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整合素α5、β1亚基和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作杂交分析。结果:低分化HCC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亚基和FN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HCC及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1);HCC伴肝内浸润和(或)转移组癌组织内3种mRNA水平较无浸润转移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例伴肝内转移的HCC癌组织FNmRNA呈异质性表达(5.0kb位置)。提示:FN及其受体整合素α5、β1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与HCC细胞分化、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异质性FNmRNA及其编码的FN蛋白可能在HCC转移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海和上海是胃癌高发区。青海局限型胃癌41.0%,其中高分化癌占44.3%,上海局限型胃癌92.8%,高分化癌占45.1%;浸润型生长的胃癌青海为58.9%,其中低分化癌占54.6%;上海浸润型胃癌7.1%,其中低分化癌占43.6%,青海和上海胃癌的大体类型有显著差异(P<0.005)。胃癌侵犯胃壁深度与全国资料比较,青海胃癌在浅深肌层者51.9%,显著高于全国资料8.5%(P<0.005),浆膜/进浆膜层癌全国资料为90.8%,青海为48.1%,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青海370例进展期胃癌第一站淋巴结转移卒72.1%,器官扩散大网膜为28.6%,肝25.1%,结肠15.4%,胰腺14.1%,十二指肠7.5%。全国资料第一站淋巴结转移74.4%,大网膜转移27.5%,肝38.1%,胰腺18.1%,十二指肠10.8%,淋巴转移和器官扩散均高于青海。  相似文献   

6.
用Northern印迹杂交对15份人肝细胞癌(HCC)、5例癌旁肝硬变和3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整合α5、β1亚基和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作杂交分析。结果:低分化HCC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亚基和F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HCC及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1);HCC伴肝内浸润和(或)转移组癌组织内3种mRNA水平较无浸润转移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例伴肝内转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脑损伤后脑皮质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鼠脑损伤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伤后6、24、72及168小时脑皮质及血浆儿茶酚胺(CA)含量。结果表明,脑皮质CA含量在伤后6小时显著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多巴胺(DA)分别为对照组的200%(P<0.01)、295%(P<0.001)和126%(P<0.05),其后迅速下降,于伤后72小时3种CA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值(P<0.05)。血浆CA含量也于伤后6小时达峰值,NE、E及DA分别达对照组的331%(P<0.01),740%(P<0.001)和180%(P<0.05),以后缓慢回降,至伤后168小时NE、E含量仍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对脑损伤后CA变化的机理及其对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应用银染PCR-SSC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0例横纹肌肉瘤(RMS)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30例RMS中,7例SSCP阳性(23.3%)。表明这些病例相应DNA片段中发生了点突变,其中第5、6、7、8外显子SSCP阳性出现的例次分别为0、0、5、4次。p53蛋白表达率66.7%(二者符合率56.7%)。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无关。而与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观察运动锻炼对弹性蛋白酶诱导肺气肿的影响。 方法 44 只SD 大鼠,雌雄各半,先随机分为2 组肺气肿组和对照组,肺气肿组一次性经气管内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800 Eu/kg(200En/m l0.9% NaCl),对照组滴注等体积0. 9% NaCl液。注酶后4 周再将2 组随机分为运动组和非运动组,即: 正常对照组(NC),正常运动组(NE),肺气肿对照组(EC) 和肺气肿运动组(EE),然后进行为期12 周的运动平板锻炼。 结果 与NC组比较,EC 和EE组肺灌注体积与体重比增大(P< 0.001,P<0.05),排除与灌注体积比变小(P< 0.001),单位面积的肺泡个数减少(P< 0.001),平均肺泡面积增加(P< 0.005), 但上述检测参数在NC与NE 组和EC与EE 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在我们所选定的运动强度下,运动锻炼对正常及肺气肿大鼠肺弹性和病理形态变化无明显影响,可能不会加重肺气肿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几何形状与排列的影响。方法采用enface小皮贴片技术观察了尾部悬吊4周(SUS-4)、悬吊4周后恢复1周(REC-1)及对照(CON)大鼠后肢和头颈部动脉血管内皮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股动脉:与CON比较,SUS-4组内皮细胞的平均长度(L)降低10%(P<0.01),平均宽度(W)增大45%(P<0.01),平均宽/长之比(W/L)增大65%(P<0.01),细胞更趋于圆形,内皮细胞的数目(N)无明显改变(P>0.05);REC-1组L、W、W/L已基本恢复。颈总动脉:其变化趋势与股动脉相反。与CON比较,SUS-4组内皮细胞的L增加10%(P<0.05),W降低24%(P<0.01),平均宽/长之比减小31%(P<0.01),细胞更趋于梭形,N变化不明显(P>0.05);REC-1组L、W、W/L已基本恢复。结论上述内皮细胞这些变化进一步表明,模拟失重大鼠头颈部的血流量增大,而后肢的血流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胃癌中生长抑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140例组织学类型胃癌中生长抑素的表达,并随其中127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5例 ,术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再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用免疫组化SP染色对 35例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定量检测 ,观察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结果 :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组织 (P <0 0 1) ,PCNA指数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 (P <0 .0 1) ,在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2 9例 ,分析癌肿周围粘膜破坏情况 ,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癌肿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 2 .86 % ,而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癌肿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P=0 .0 6 ,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分界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PCNA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胃癌X线形态学与PCNA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TRF)1、TRF2在口腔黏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6年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口腔黏膜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以及32例正常人口腔软组织表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口腔软组织标本中TRF1与TRF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口腔黏膜癌组织中TRF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并且高分化与中分化癌组织中TRF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组织(P<0.05)。癌组织中TRF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P<0.01),在高分化与中分化癌组织中TRF2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癌组织(P<0.05)。结论 TRF1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明显降低,而TRF2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显著升高,表明TRF1与TRF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口腔黏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胃癌的多层面螺旋CT增强表现及局部侵犯范围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在多层螺旋CT增强早期的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增强早期对判断肿瘤局部侵犯范围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9例胃癌病人术前1周内行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胃癌表现为局限(26例)或广泛(3例)的胃壁增厚,大多数胃癌在螺旋CT增强早期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印戒细胞癌CT强化均值为43.8 HU,低分化腺癌为36.2 HU,中分化腺癌为17.9 HU,高分化腺癌为19 HU。多层螺旋CT对胃癌浆膜侵犯、胃周脂肪间隙侵犯及脏器侵犯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9.6%、81.8%、93.1%。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早期胃癌的强化程度与其病理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对判断胃癌局部侵犯范围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TNM分期。方法65例进展期胃癌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高/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的CT强化特点具有显著差异(χ2=33.336,P=0.000)。T分期和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6.9%(50/65)和73.8%(48/65)。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螺旋CT三期强化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6.
17.
CA242和PTEN蛋白在胃癌和癌前期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242和PTEN蛋白在胃腺癌组织(G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0例GC、30例非典型增生组织(DPGM)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NGM)中CA24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分析。结果:在GC组织中,CA242和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2%(95/120)和48.3%(58/120)。GC中CA24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DPGM(P〈0.05),PTEN表达阳性率则明显低于DPGM和NGM(P〈0.05)。CA242高表达和PTEN低表达与GC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相关(P〈0.05)。CA242表达与PTE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242和PTEN表达与GC发生、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CA242和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G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食道鳞状细胞癌根治标本154例,其中高分化鳞癌39例、中分化鳞癌56例、低分化鳞癌59例,经常规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选取癌组织行免疫组化( S-P法)检测p53。结果154例病例中,高分化鳞癌p53阳性率41%,中分化鳞癌p53阳性率54.2%,低分化鳞癌p53阳性率67.8%;p53阳性而有淋巴结转移者58例、p53阴性而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各组间经χ2检验,高分化与中分化及中分化与低分化比较,χ2值分别为2.4及1.38、P>0.1,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分化与低分化比较,χ2值6.89、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53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p53阴性病例,经检验,χ2值为7.44,P<0.01,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可作为食道鳞状细胞癌重要的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9例胃癌、10例癌旁和11例胃溃疡旁粘膜组织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发现:①癌旁和溃疡旁粘膜上皮均为ER阴性,胃癌组织ER阳性率达33.7%,其ER颗粒在细胞内分布呈核型、浆型和核浆型;②胃癌Borrmann Ⅳ型、低分化癌和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ER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P<0.05或P<0.01)。研究表明,ER阳性表达的胃癌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细胞周期蛋白D1在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和免疫组化SP法观察Cyclin D1在肺癌前病变和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结果显示,正常肺组织和鳞状化生的支气管上皮未见Cyclin D1,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Cyclin D1表达的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癌(P〈0.05),癌还是腺癌,Cyclin D1阳性组的增殖活性高于阴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