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已有研究证实C—erbB家族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erbB2在食管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食管癌的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erbB3在食管癌组织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C—erbB3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和病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还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该院2003年4月~2005年5月胃镜检查及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食管癌组织及17例癌旁组织中COXL2、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OX-2、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2%,显著高于非癌组织;COX-2、VEGF—C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侵润部位、淋巴结转移(P〈0.05或P〈0.01)有关;COX-2、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3,P〈0.01)。结论:COX-2、VEGF—C表达与食管癌的发展和淋巴转移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3.
C-erbB-2、nm23 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C erbB 2和nm2 3mRNA的表达水平 ,分析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检测了 6 3例胃癌患者C erbB 2和nm2 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 erbB 2RNA的表达量在胃癌浸润程度较深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以及在胃癌Ⅲ、Ⅳ期组中显著增高 ,而nm2 3则呈相反的趋势。结论 C erbB 2对胃癌的生物学特性有促进作用 ,nm2 3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与C erbB 2基因、多药耐药基因MDR1(P gp)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EnVision法 )对 10 9例术前未行化疗的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进行ER、PR、C erbB 2、MDR1(P gp)检测 ,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5 .0 %和 43.1%;②C erbB 2、MDR1(P gp)的阳性表达率各为5 4.1%和15 .6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C erbB 2阳性表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 (P <0 .0 5 ) ;③ER、PR均阳性患者的C erbB 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PR均阴性患者 (P <0 .0 5 ) ,ER阳性组的C erbB 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阴性组 (P <0 .0 5 )。结论ER、PR与C erbB 2基因在乳腺癌中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C erbB 2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 ;多药耐药基因MDR1(P gp)的表达与ER、PR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nm2 3蛋白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HE染色 ,对C erbB 2、nm2 3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5 7例原发性乳腺癌中淋巴结转移 32例 ,转移率为 5 6 .1% ,其中C erbB 2阳性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为93.8% ,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 6 8.0 % (P <0 .0 5 ) ,呈正相关 ;而nm2 3则以阴性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 72 .0 % ,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 4 6 .9% (P <0 .0 5 ) ,呈负相关。结论 C erbB 2、nm2 3检测不仅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且对乳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及预后的估计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上皮性卵巢癌中C-erbB2、ER及PR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C—erbB2基因产物、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及病理类型构成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病例115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erbB2基因产物、ER及PR蛋白。结果:在11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ER及PR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2.17%、44.30%及39.13%。不同的卵巢癌-临床期别中,晚期病例C—erbt32蛋白的阳性率高于早期病例(分别为33.73%、66.13%),差异有显著性(P:0.002);而ER、PR不同期别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3种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中的阳性率各不相同,但其构成比无明显差异。在肿瘤分化方面,低分化癌的ER、PR表达的阳性率低于高分化癌组,但其仅表现为一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C-erbB2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的肿瘤中差异不明显。结论:C—erbB2基因产物、ER及PR的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都比较常见,C—erbB2蛋白过表达比例越高,疾病的临床期别越晚,则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就比较差。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术前未行化疗的食管癌组织切片中的LRP表达进行分析。结果58例食管癌患者中43例LRP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4.13%,LRP蛋白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食管癌LRP表达水平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食管癌原发性多药耐药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C erbB 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分析与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用C erbB 2和EGF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共 74例。结果74份标本中 ,C erbB 2和EGFR表达率分别为 6 3.5 % (47/ 74)和 6 6 .2 % (49/ 74) ;C erbB 2反应强度在高和中分化子宫内膜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若按高、中、低分化分组 ,则反应强度与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 erbB 2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与EGFR蛋白共同表达的阳性率随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增高 (P <0 .0 5 )。随EGFR阳性程度的增加C erbB 2表达有增强趋势。结论结果提示C erbB 2和EGF/EGFR系统与肿瘤的恶性潜能有密切关系 ;EGFR在EMC的恶性进展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C erbB 2和EGFR蛋白表达的检测对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价值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urvivin与b-F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度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食管癌和30倒食管炎组织中Survivin和b—FGF的表达。结果食管癌中Survivin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3%和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炎组织)(P〈0.05);Survivin、b—FGF在中晚期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比早期显著升高(P〈0.05),而与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关(P〉0.05);Survivin与b-F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f=0.364)。结论Survivin和b-FGF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二者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RAS/MAPK通路在食管癌中的活化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和激活情况,探讨RAS/MAPK信号级联在食管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15例新鲜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的13例癌旁组织、14例正常组织中p-ERK、ERK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该批组织石蜡切片中p-ERK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结果Western—blot显示全部组织均表达ERK和p-ERK,统计分析表明,ERK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K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的表达有下降趋势,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则显示全部组织均表达p-ERK,阳性信号主要位于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和癌细胞的胞核。结论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存在于所有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食管癌中该通路的活化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该通路活化水平的改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雌激素调解蛋白PS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c-erbB2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PS2和c-erbB2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S2的阳性表达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也降低,与c—erbB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S2和c-erbB2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乳腺肿瘤患者血清CA15-3与细胞增殖标志物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乳腺肿瘤患者血清CA15-3含量与细胞增殖抗原Ki-67,原癌基因C-erbB-2蛋白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关系,应用单克隆抗体和免疫酶技术检测55例乳腺癌和82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血清CA15-3含量,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Ki-67,C-erbB-2蛋白和P53蛋白。50名健康对照组CA15-3参考范围为3.7~20U/ml。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各种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CA15-3:382%,8.5%;Ki-67:89.1%,48.8%;P53:60.0%,4.9%;C-erbB-2:49.1%,7.3%。CA15-3与P53和C-erbB-2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P<0.05),而CA15-3与Ki-67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实验结果提示CA15-3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灵敏度差,不可作为乳腺癌的筛查指标。P53和C-erbB-2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中具有一定的价值。CA15-3可作为诊断乳腺癌早期复发的指标,可能与P53,C-erbB-2增强表达存在着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乳腺癌标志物最佳组合,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例乳腺癌良性变和85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相关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GSF)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C-erbB2拷贝数。结果乳腺癌患者CA15~3、CEA、TGSF和TPS、C—erbB25种标志物的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在几种组合中,CA15-3、TGSF、C—erbB2三者组合在Ⅰ、Ⅱ期乳腺癌中阳性率达76.9%,明显高于单个标志物及其他3个标志物组合(P〈0.05)。结论CA15-3、TGSF和C—erb B2联合检测是乳腺癌筛查较好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已有研究证实C-erbB家族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erbB2在食管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食管癌的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1].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erbB3在食管癌组织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C-erbB3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和病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3种乳腺癌相关基因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C-erbB2和核内原癌基因(c—myc)表达水平,探讨其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建立FQ-PCR法,并以β2-微球蛋白(β2-MG)为内对照,测定15例健康女性体检者、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8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l9、C—erbB2和c—myc的表达量。结果CK19、CerbB2和e-myc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与良性乳腺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均高于前两组(P〈0.05),β2-MG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19、C-erbB2和c—myc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个基因的检测。结论FQ-PCR技术是高度灵敏、特异的快速定量检测CK19、C—erbB2和c-myc的方法,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claudin-4、claudin-7、claudin-10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与食管癌的相关性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等检测claudin-3、claudin-4、claudin-7、claudin-10在62例食管癌和2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claudin-3、claudin-7、claudin-10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90.32%,95.16%,82.26%,较正常食管组织表达明显增强;claudin-4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13%,较正常食管组织表达明显减弱。结论:claudin-3、claudin-4、claudin-7、claudin-10的表达情况分析,可为临床诊断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P53 、C erbB - 2的关系。方法 应用Warthin -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免疫酶组化SP法检测P53 、C -erbB - 2基因蛋白。结果 Hp感染率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 ,而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Hp感染与C erbB 2过度表达有关。P53 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 ,Hp感染者与P53 过度表达有关 (P <0 0 5 )。结论 Hp感染可能作为促进剂使P53 失活及C -erbB - 2基因激活 ,说明Hp感染在胃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发现C-erbB-2原癌基因产物在人体多种恶性肿瘤中的增强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但在胃癌的研究中尚未肯定”~‘’。我们用SP法观察了C-erbB-2原癌基因产物在胃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及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l材料和方法选用我科胃癌标本56例,高、中分化组30例(其中乳头状腺癌8例,管状腺癌22例),低分化组26例(其中粘液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12例)。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理,SPin厚连续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HE染色。兔抗入C-erbB-2瘤蛋白多克隆抗体阴p用型)、SPkit购自福州迈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30-5p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85例,比较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0-5p及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食管癌组织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讨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的相关性,预测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的结合位点,分析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不同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SOCS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SOCS1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不同病理分级、肿瘤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组织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SOCS1 mRNA序列3'非翻译区的285~292碱基位置处含有与miR-30-5p互补结合位点。3年总体生存率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高表达患者低于低表达患者,SOCS1 mRNA高表达患者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表达升高,而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其与食管癌患者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共同促进食管癌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BAG-1,P73,P16在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5/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利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DAKO Envision法检测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BAG-1,P73,P16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中BAG-1,P73,P16在胞核,胞浆均有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以胞核为主,但随着病变在胞浆中表达逐渐增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比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高(P&;lt;0.001),而P16的表达正好相反(P&;lt;0.001)。BAG—1,P73,P16的阳性率在Ⅰ级和Ⅱ,Ⅲ级食管鳞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BAG-1,P73,P16表达的变化提示其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