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长寿老人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生化代谢等指标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自然长寿老人(≥90岁)(长寿组)和106例(65~70岁)老年人(老年组),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脂、血糖、胰岛素、血肌酐、尿肌酐、血尿酸及尿液电解质水平。结果 (1)长寿组的血管紧张素Ⅱ高于老年组,而醛固酮则低于老年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长寿组空腹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均低于老年组,而长寿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除空腹血糖外均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组和老年组血肌酐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长寿组老人尿肌酐和血尿酸均高于老年组(P<0.05)。(3)长寿组的尿钾高于老年组(P<0.05),尿比重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尿钠和尿pH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增高、醛固酮降低的分离现象,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对增高及尿钾水平相对较高是该地区长寿老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动脉硬化指数(ASI)增高的高血压病患者,探讨其临床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等特点.分析临床意叉.方法 随机检测156饲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血压.脉压,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血液生化指标.按照患者的ASI分为两组.ASI正常组:127例,ASI值在0~70之间lASI增高组:29饲,Asl值为71或以上.结果 ASI增高组患者的年龄、病史、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高于ASIASI正常组,其舒张压显著低于ASI正常组(均P<0.01); ASI增高组患者的血尿酸(JP<0.01),尿素氮(P<0.05)水平也显著增高.结论 年龄大,病史时间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血尿酸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均可能与ASI异常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MA)与脉压、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7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测定血清肌酐、血压等.结果: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脉压、收缩压明显升高、GFR显著下降.UAER与脉压、收缩压、血清肌酐、体重指数(BMI)分别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脉压和GFR是与UAER显著相关的因素.结论:MA与脉压、GFR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是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对脉压增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适时治疗是保护肾功能的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测定1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肌酐、肌酐清除率、尿微量蛋白含量,据脉压水平将其分为三组,比较不同脉压水平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尿微量蛋白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随着脉压水平的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尿微量蛋白增加。结论:脉压是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可表现为尿微量蛋白增加,肌酐清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丁瑜  陈岭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03-130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动脉硬化指数及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3例,按照24 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非杓形组66例和杓形组47例。分别检测动脉硬化指数、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情况。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动脉硬化指数及肾损害的关系。结果:非杓形组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形组(P0.01),2组的动脉硬化指数、脉压、血压昼夜变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胱抑素、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动脉硬化指数及肾脏损害有关,非杓型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血尿酸浓度与肾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及其与血肌酐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90例血压正常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浓度.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尿酸与血肌酐呈正相关关系(r=0.380,P<0.01).结论:血尿酸浓度增高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王敬军 《河北医学》2006,12(12):1225-122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l)与尿白蛋白(A lD)的关系,评价脉压和脉压指数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为4组,测量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和PPI;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ALB和血脂的水平。结果:组间性别、年龄、血脂异常均无显著差异;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增加,尿ALB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脉压和脉压指数与尿ALB水平密切相关,在评定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方面价值比高。  相似文献   

8.
陆建 《广西医学》2004,26(10):1480-148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对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 选取 14 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根据脉压水平分成脉压 <6 5mmHg组和脉压≥ 6 5mmHg组 ,同时选取 6 7例老年非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分析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间的Scr、BUN、Ccr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脉压 <6 5mmHg组、脉压≥ 6 5mmHg组的UmAlb分泌量均高于血压正常组 ,脉压≥ 6 5mmHg组高于脉压 <6 5mmHg组。相关分析表明收缩压、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分泌量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脉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来探讨老老年人的血压变化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105例年龄60~79岁的老年人和99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人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MP),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始数据分析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老老年组的高血压患病率(79%)高于老年组(40%),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0, P>0.05).非杓型血压例数(92例)明显多于老年组(68例),但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6, P>0.05).(2)老老年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24 h平均脉压(24h-PP)、白昼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d SBP/BPL)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n SBP/BPL)均高于老年组,2组比较,n SBP、24h-PP和n SBP/BP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老老年组的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24 h平均脉压指数(24h-PPI)、白昼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值(d DBP/BPL)及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值(n DBP/BPL)均低于老年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及非杓型血压呈上升趋势,老老年人血压变化特点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收缩压血压负荷值明显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尿酸与其它生化指标关系。方法 :对 6 5例老年人空腹抽血 ,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尿尿酸、尿 β2 微球蛋白等指标。结果 :血尿酸与血甘油三酯、尿 β2 微球蛋白呈正相关 (P <0 .0 1,P <0 .0 0 1) ;血尿酸与尿渗透压、尿尿酸呈负相关 (P <0 .0 1;P <0 .0 0 1) ;血尿酸与胆固醇及血肌酐无相关性。结论 :血尿酸增高与脂质代谢、肾功能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4.
病案书写质量的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JCI管理标准》,加强病案内涵质量监控,促使医院建立完善规范的病案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可使病案质量更加趋于完善,从而减少医疗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缓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医疗体制改革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社区中老年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iosclerosis,CAS)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各项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年龄>45岁)835例,纳入研究者576例,收集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者(CAS)者255例作为病例组,无CAS者321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进行血脂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压、腹部B超等常规检查。同时问卷调查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健康情况并统计分析。 结果 CAS组在BMI、血压、空腹血糖、尿酸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组的AIP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通过对18种因素调查,其中7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为脂肪肝史(OR=2.337)、高脂血症史(OR=4.572)、BMI指数>24 kg/m2(OR=2.801)、糖尿病史(OR=11.133)、每日进食蔬菜量≤500 g (OR=3.095)、高血压史(OR=3.421)、经常运动(OR=0.076),其中经常运动为其保护因素。 结论 在社区中老年人群中,AIP与CAS密切相关,AIP可有效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与高血压、糖尿病、BMI、生活方式等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更进一步了解引起小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实施积极有效措施防治小儿贫血,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方法根据来我院进行系统保健的6个月-3周岁婴儿1322名,其中母乳喂养1180名,人工喂养47名,混合喂养95名,贫血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组贫血患病率为55.08%,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贫血患病率78.72%。和混合喂养组贫血患病率77.89%。及时常添加辅食组贫血患病率41.98%,又明显低于及时不常添加辅食组贫血患病率59.59%。和不添加辅食组贫血患病率78.46%,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和能否及时常添加辅食,对小儿贫血有着不同影响,因此,在保健过程采取相应对策,对预防小儿贫血将取得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病案与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明确病案是有关病人健康情况的文件资料,是法定的医学文件。方法强调医务人员在病案形成过程中应负的法律责任。其中患者和家属具有依法提供可靠信息的义务。讨论当医患发生矛盾时,病案将作为评议、处理或判明责任的重要依据,可以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结论病案的收集、整理、保存都需要法律依据;病案的安全需要法律支持;病案的利用需要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