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受采动影响,立井井筒与刚性罐道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形。罐道的各种异常变形会引起提升容器的异常振动,直接影响到容器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应用MATLAB6.5/Simulink工具对提升容器六自由度振动模型进行仿真求解,得到了提升容器在刚性罐道的不同缺陷形式如凸出激励、非直线激励下的振动特性,为利用动态法检测罐道缺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竖井的提升容器都是借助滑动爪直接抱在罐道上,而提升速度较高时则借助有弹性元件的滑轮导向装置,附加的滑动爪是用来防止滑轮导向装置损坏和提升容器卡在井筒内。在提升容器的工作中,提升容器的导向装置可能在罐道段对接处发生冲击,而由于两者的长期接触和摩擦,无论是罐道本身或者是提升容器的导向装置,均出现不均匀的磨损。由于这些缘故,需要停止提升装置的工作,以便进行修理和修复磨损件。为了消除罐道和提升容器导向装置的磨损,适当减小提升容器导向装置与罐道的直接接触,根据提升容器导向装置的结构形式及其与罐道之间间…  相似文献   

3.
张明钰  程琼 《煤矿机械》2012,33(5):95-97
刚性罐道与提升容器间的水平冲击力大小受提升装备动力和结构参数的影响,为减小冲击振动,提高容器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从罐道、提升容器及滚动罐耳的设计及应用角度,讨论了各因素的影响原理及作用效果,为罐道装备的设计和现场维护提供相应的经验借签。  相似文献   

4.
吕居平 《矿山机械》1998,26(5):57-58
矿山竖井提升停歇时间,提升机仍承受钢丝绳悬挂容器和负载的下坠静力,其静力平衡方程式为式中风——提升机机械制动装置作用在摩擦轮(卷筒)圆周的制动力,N。矿井提升动力学定义正力为拖动力,负力为制动力,故民<OF——钢丝绳静张力差,NF。——阻碍容器下坠的阻力,N,作用方向与制动力相同阻力主要有容器罐道与罐耳的阻力;钢丝绳在摩擦轮导向轮(卷筒天轮)弯曲刚性阻力;提升设备各部轴承及传动装置的阻力等。因为它们的数值较小,精确计时算很复杂,忽略不计时算停歇时间受力仍能满足比较和判断的要求。静力平衡方程式简化为…  相似文献   

5.
刘立群 《矿山机械》2004,32(2):34-35
煤矿安全规程第396条要求,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托罐装置必须能够将撞击防撞梁后下落的容器或配重托住,并使下落的距离不超过0.5m。由于各矿的井架结构和提升容器形状不同,因此,不同的提升系统,托罐装置的实现就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同义 《矿山机械》2005,33(11):117-118
目前矿井提升系统中普遍采用木质楔形罐道用于提升容器的过卷防护。出于木质罐道制动力不足,可能导致提升容器冲撞防撞梁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速度快,载荷大的提升容器,利用楔形罐道制动更是困难。当过卷事故发生后,木质罐道即被压坏,必须重新安装,恢复麻烦。用液压缓冲器代替楔形罐道不仅是解决提升容器过卷时制动力不足的有效措施,而且可以自行恢复,维护简单。  相似文献   

7.
罐道受力计算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罐道所承受的外力(无论是绳罐道还是钢罐道)尚无统一的计算方法.为了确定其计算公式,现正进行力的实测.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钢罐道承受外力的计算式,将对罐道受力的实测和最后确定计算公式有利.并对绳罐道承受外力情况作了论述.一、刚性罐道受力概述在立井井筒内,提升容器的罐耳与罐道保持一定的间隙,如图1所示.如果罐道无任何偏斜和突出的地方,提升容器又呈不摆动的理想状态下,提升容器对罐道将不产生  相似文献   

8.
多绳提升中当提升容器过卷时,为了保证人员和提升设备的安全,通常在井架和井底设置楔形罐道,使提升容器过卷后在一定容许范围内停止移动.楔形罐道是多绳提升中缓冲装置最常用的一种.有人认为楔形罐道的作用,在提升容器过卷后,提升容器的全部动能完全被楔形罐道受罐耳挤压后的体积变形所吸收.从国内各竖井发生的多次过卷事故看,提升容器全  相似文献   

9.
徐长磊 《现代矿业》2019,35(1):138-142
为研究钢丝绳罐道提升容器运行时井筒内气体压强变化规律, 求得提升容器侧向气动压力,采用FLUENT软件模拟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运行过程和井筒内空气流场变化过程,得出了井筒内压强具有在X方向近似呈对称分布,在Y方向随着箕斗运行剧烈变化的特点;箕斗相会前受到偏向井壁方向的压力,相会过程中急剧变化,相会后压力恢复到相会之前的水平。研究表明:计算空气流场引起的容器运行时的水平偏移应以稳态空气动力为主。该研究为计算侧向气动压力引起的钢丝绳罐道提升容器的偏移量提供支撑,也为确定钢丝绳罐道提升容器的安全间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鹏 《中国矿业》2006,15(12):105-107
对提升容器在刚性罐道中运行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测试、分析有助于了解提升容器一井简装备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本文对罐道振动检测中的信号处理与分析问题作了研究。在阐明一般处理过程的同时,提出时域分析中将概率密度函数与峰值法接合判断容器总体运行质量的判别思想。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不同高度绳罐道的横向刚度不同,提升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横向载荷的作用,对提升容器的位姿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简化绳罐道提升容器偏载的力学模型,得到了提升容器的位移、转动角和横向载荷的关系,构建了ADAMS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结果。矿井提升容器位姿的确定对井筒的横截面和罐道的布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刚性罐道动态多参数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刚性罐道的动态测试是对其运行安全状态最为直接有效的评估方式,提出的测试系统通过在低速空载和高速重载2种工况下,测量提升容器的振动加速度、倾角和位移等动态参数,分析罐道的故障信息。系统硬件选型合理,软件功能完备,对刚性罐道检测维护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罐梁、罐道是保证立井提升容器安全运行的导向设施,对矿井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了刚性井筒装备传统的计算模型之后,提出新的计算模型,并举例进行了计算,证明了新模型的技术合理性、结果的可靠性和相应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液压缓冲技术在矿用提升设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同义 《矿山机械》1996,24(7):25-25
目前国内矿井提升设备的防过卷装置普遍采用楔形罐道。据测定楔形缺勤道斜度为1:100时,测量水平力为8.4kN,制动力仅为20kN。实践证明,当限速装置失灵,提升容器全速过卷进,楔形罐道不能吸收提升容器及运动部件的全部能量,曾多次发生撞坏防撞梁,甚至扭断全部钢丝绳,造成提升容器坠落的重大事故。或者出现提升容器过卷,楔形罐道严重劈裂和皮现象。对于新型大型提升容器更是不能经常有效作用。显然,利用楔形展道制动大型提升容器是困难的。1.液压缓冲回路及其工作过程用液压缓和换术代警楔形庭遭,真回路幼附图所示。真工作过程为…  相似文献   

15.
徐立壮 《矿山机械》2007,35(2):151-152
在日常的提升过程中,罐笼(容器)与罐道要产生冲击损耗,这关系到提升容器的平稳运行和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因提升容器偏载等因素导致的容器及提升绳等产生的偏摆问题,对罐道绳张紧力等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以铜兴公司为例,选择罐道绳并确定合理的张紧力,应用效果较好。得出罐道绳刚性系数与容器的偏摆值存在反比例关系,提升速度和载荷在罐道绳中段对容器的偏摆值影响较大、而在起始和终止段影响较小等张紧特性。  相似文献   

17.
提升机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提升机担负看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设备和其他物料,是矿井生产最关键的设备之一。由于提升过程中环节较多、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在事故中尤以高罐次数多,危害性大。所谓高罐事故是指提升容器被提到正常停车位置时没有停止、超过正常终端停车位置0.5m所造成的事故。发生高罐事故的同时,另一勾自然就要发生错位。高罐事故有两种情况:一是全速高罐;另一种是非全速高罐。非全速高罐是指绞车在减速阶段,自动减速开关动作已进人正常减速,提升容器通过井口时速度低于2m/s,而至正常停车位置时没有准时停车所造成的事故。发生该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停罐卸煤过程中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随提升终端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箕斗的下盘滑靴作用四角罐道时,引起的水平位移峰值为主井实测发生水平位移的峰值最大值位置;在静止工况下,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峰值大于其在运行工况中的水平位移峰值;提升容器与四角罐道的相互作用力为低频冲击荷载。  相似文献   

19.
谭廷帅  王海峰 《煤矿机械》2013,34(1):105-107
滚轮罐耳是煤矿竖井提升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其安装在提升容器上,能够吸收提升过程中罐道和容器碰撞产生的能量,避免罐道和容器的硬性接触。应用ANSYS和ADAMS软件对罐耳承受水平推力时的缓冲行程进行解析,并同试验情况相对比,得到缓冲行程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以罐道绳为研究对象,建立罐道钢丝绳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考虑罐道绳张紧力和自身质量的偏微分方程。对罐道钢丝绳系统模型在罐道绳不同张紧力、提升容器不同提升高度等情况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罐道绳动刚度不受提升容器作用力幅值影响;罐道绳动刚度变化幅值和罐道绳张紧力成正比例关系;罐道绳提升两端处动刚度变化幅值大于提升中间段动刚度变化幅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