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左旋甲状素片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的观察组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中促甲状腺激素、中医证候积分(性欲减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纳呆腹胀)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血清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膜脱垂(IRP)型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将70例IR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消痔灵注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在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肛门镜检查和症状总积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排便费力、排费时间、排便不尽感与肛门镜检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治疗组排便费力积分、排费时间积分、排便不尽感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肛门镜检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治疗组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IRP型排便困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广东祈福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Ⅳ期肿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 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给加予中药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 体质量、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D4+、CD4+ /CD8+ 、免疫球蛋白 A(IgA)、IgG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 疗总有效率为 82.5 %,高于对照组的 5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水平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 者的 Hb、AL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Hb、ALB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CD4+、 CD4+ /CD8+、IgA、IgG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 2 例腹泻、1 例便秘, 对照组出现 3 例腹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给予对症治疗均可缓解。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灌 肠联合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提高免疫力,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自拟方治疗腹泻型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从2009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中药组则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排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均显著减少,但中药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自拟方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碳酸钙片联合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人肾虚血瘀型股 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濮阳市中医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均行 PFNA 术,对照组患者服用碳酸钙片, 观察组患者服用碳酸钙片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首次下床活动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 16 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 4 ~ 16 周各期 Harri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 2 ~ 16 周各期 Harri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 2 ~ 16 周的各期 Harri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 高于对照组的6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碳酸钙片联合 PFNA 手术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和首次 下床活动时间,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加速患者骨折痊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1∶1原则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用匹维溴铵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主要症状量化评分、IBS-QOL量表维度积分评分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量化得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量化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BS-QOL积分及总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健康忧虑积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和IL-8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晓君  王青平  聂晶  吴志平 《中医杂志》2012,53(19):1651-165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阶段性中药辨证论治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及优势. 方法 将60例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那格列奈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基本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清C肽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常见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和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胰岛素日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阶段性中药辨证论治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喆  符思  王微  姜良铎 《中医杂志》2012,53(3):225-227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给予中药汤剂内服并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每次1g,每日4次.连续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评分及肠黏膜评分,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7.1%,对照组均为7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黏膜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UC大肠湿热证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李建会  何延忠  王红玲 《河南中医》2016,(10):1803-180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西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补中益气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g M、Ig G、Ig A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g M、Ig G、Ig A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与补中益气汤,比较2组盆底肌电指标、尿失禁改善、性生活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前静息电位平均波幅、后静息电位平均波幅均低于对照组,60 s耐久收缩平均波幅、快肌肌力及慢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每周性生活频率及获得高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性唤起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脐灸治疗气虚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石家庄市中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0例气虚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补中益气组35例以及补中益气联合脐灸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黄芪颗粒治疗,补中益气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补中益气联合脐灸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脐灸治疗...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妇女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香港地区成年女性SUI患者58例,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A组先行盆底肌运动疗法后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B组先服用中药后行运动疗法,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第一阶段治疗前后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运动组泌尿生殖简表(U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咳嗽测试、盆底肌力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禁频率、终止测试、盆底肌耐力及协调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两种治疗方法间UDI、VAS评分、失禁频率、咳嗽测试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测试、盆底肌力量、盆底肌耐力及协调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与盆底肌运动疗法都能有效控制SUI症状,前者较后者可能疗效更佳,但尚不能认为在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方药补中益气汤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观察组加补中益气汤口服,2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抽取血液测定血清内P物质(Substance P)、血浆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通过肠镜下取结肠黏膜组织,运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其蛋白酶激活受体-2水平,同时进行肠敏感度的评定及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优于对照组(77.78%)(P0.05)。2组肠道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腹痛、腹胀、腹泻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SP、SS水平及肠黏膜PAR-2表达均降低,而血清NPY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弱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口服补中益气汤可以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芪和红芪在补中益气汤提高免疫功能作用过程中的可替性.方法 取正常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含黄芪组和含红芪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含黄芪组和含红芪组分别给予含黄芪和红芪的补中益气汤20ml/kg,连续14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胸腺、脾脏质量并计算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及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含黄芪组和含红芪组均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溶血素水平、T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IL-4水平(P<0.05或P<0.01).除含红芪组提高T细胞增殖能力作用强于含黄芪组外,其余免疫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补中益气汤中红芪和黄芪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味补中益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60例病情程度为Ⅱ级(中度)~Ⅲ级(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对照组各30例。中医组予加味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甘草、红参、当归、川芎、橘皮、半夏、升麻、柴胡、茯苓、白术、桔梗、枳壳、杏仁、桃仁)口服,西医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2个月。测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组生存质量总均分(TMS)、日常工作能力因子分(F1S)、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抑郁心理症状因子分(F3S)、焦虑心理症状因子分(F4S)均有显著下降(P<0.05,P<0.001),西医对照组TMS、F1S、F4S有显著下降(P<0.001),但F2S、F3S无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中医组TMS、F1S、F3S、F4S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P<0.01,P<0.001),F2S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提肛运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院通州院区2018年2月—2019年2月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以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提肛运动治疗,对照组以便通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70/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50/80)。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提肛运动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无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经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排尿无力的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补中益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璐  胡杰 《新中医》2022,54(2):5-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葛根芩连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予补中益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程度、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各中医证候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6 min步行距离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组生活质量量表除社会活动情况外各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综合平均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减轻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并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口服;对照组35例,给予牵正散口服,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