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居家养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3 个镇1 个街道的830 名居家养老老年人,采用ADL 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得分情况为:人均ADL 总分为(25.59±11.16)分,其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SMS)得分为(8.74±4.29)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得分为(16.85±7.53)分。830名老年人中,PSMS、IADL 受损或功能下降的分别占55.19%,79.64%。ADL 总分>16 分的有593(71.45%)人,≥22 分的有458(55.18%)人。结论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较差;影响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的因素有:是否每天外出散步、每月收入、是否患有脑血管意外、医疗保险、文化程度、糖尿病、对目前生活满意度、有无疾病、是否丧偶。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居家高龄老人的自理能力及照护需求情况,为提高高龄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4个市的6个县共702名居家高龄老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9.37±3.07)分,年龄、婚姻状况、患慢性病种类对生活自理能力有影响。居家高龄老人照护需求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心理慰藉与陪伴(79.49%)、协助家务(72.27%)、医疗性照护(71.32%)、日常生活照护(37.78%)。结论居家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需求最高的是心理慰藉与陪伴,需求较低的是日常生活照护。  相似文献   

3.
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111名空巢老人的躯体健康及功能状况、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完好者为73%,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完好者为27.9%。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居住状况、经济来源、自评健康状况、高血压、所患慢性病种类影响空巢老人的ADL,年龄、自评健康状况、所患慢性病种类、抑郁、家庭功能状况影响空巢老人的IADL。结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日常生活能力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军队老干部进行调查。结果289例患者年龄为(78.0±5.4)岁,ADL有不同程度下降者占16.61%,有明显功能障碍者占30.10%。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下降均与年龄明显相关(P<0.01),IADL较PSMS下降更明显。低龄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ADL比较,PSMS行走差异明显(P<0.01),洗澡也有差异(P<0.05),IADL除了打电话外,其他项目低龄老年人均优于高龄老年人(P<0.05),住院老年人年龄大于非住院老年人(P<0.05);IADL与PSMS住院老年人均较非住院老年人明显下降(P<0.01)。结论军队老干部的ADL与年龄、疾病有关,IADL比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济南市城区4个社区及附近部分县乡"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空巢"老人ADL障碍者为36.8%。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丧偶、居住状态、日常开支、健康自评、高血压、所患慢性病种类数、抑郁及家庭功能状况对"空巢"老人ADL产生影响。经多因素分析,居住状态、健康自评、高血压、所患慢性病种类数、抑郁、家庭功能状况与ADL障碍有关。结论高龄、女性、丧偶、独居、经济状况及健康自评差、患高血压、慢性病种类数多、抑郁和家庭功能差的"空巢"老人,ADL易受损,"空巢"老人的ADL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了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影响养老服务机构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自理能力(ADL)、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患慢性疾病。结论:通过调查,了解了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可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高龄居家老人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老年人能力评估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市年龄≥80岁的居家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882份,其中1 866例(99.15%)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中度失能670例(35.60%),重度失能553例(29.38%)。纠正混杂因素的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痴呆程度、听力障碍、近30 d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和运动是高龄居家老人综合能力等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居家老人能力状况不容乐观,中重度失能率较高,因此应针对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提供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昆明市空巢老人居家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和居家护理教学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引用ADL和SF-8自行设计问卷,共调查517位年龄≥60岁的空巢老人。结果空巢老人患病种数多,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居首位。空巢老人居家护理需求为94.4%;影响因素有:生活自理程度、平均月收入、患病种数、精神紧张程度。结论昆明市空巢老人居家护理需求度很高,应根据需求特点,培养老年居家护理专门人才,提供优质的居家护理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泰安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泰安市老年工作的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泰安市3个社区的246名老年人进行基本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性格特征及对现状评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泰安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条目均分为(1.14±0.28)分,精神健康状况条目均分为(0.89±0.12)分;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是否吸烟、喝酒、锻炼身体和过去经常体育锻炼等(P0.05);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教育年限、饮食口味、过去是否经常锻炼身体、过去是否经常体力劳动等(P0.05)。[结论]泰安市老年人生理健康、精神健康水平轻微下降,应重点关注女性老人和高龄老人,促进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适当给予经济支持,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东省乡镇居家老人跌倒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订乡镇居家老人跌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2月,以广东省6个地区的223名社区居家老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预防老年人跌倒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表、跌倒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23名调查对象中,50.7%的老人1年内至少发生过1次跌倒,且女性占75.2%。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居住情况、是否使用助行器及害怕跌倒程度的老人,其跌倒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居家环境跌倒危险因素中,是否养宠物、有无攀高取物、沙发高度、椅子有无扶手4项分组所对应的老人跌倒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害怕跌倒的程度均是乡镇居家老人跌倒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492、0.881、1.912,P0.05)。结论乡镇居家老人的跌倒发生率较高。防范居家老人跌倒,应加强对乡镇老人的健康宣教,提高其对跌倒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还应指导老人合理改善居家环境,减少跌倒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PB量表对233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SPB患病率为59.22%;经济状况60000元/年患者SPB为经济状况≥60000元/年患者的1.201倍,病程≥5年患者SPB为病程5年患者的1.054倍,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SPB是有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1.251倍,不知晓者SPB为知晓者的1.459倍。结论经济状况、病程、生活自理能力和是否知晓均为慢性乙肝患者SPB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杭州市高龄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实行整群抽样,采用自设问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等,对杭州市老城区5个社区的452名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高龄老年人80岁~85岁年龄段人数占半数以上,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比例为30.8%,男女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长、听力下降、视力下降、低MMSE评分、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比例高,经常参加健身活动、家务活动、照顾晚辈、与老伴共同生活、经常而规律饮酒的高龄老年人自理能力受损比例较低,不同经济收入、学历层次者自理能力受损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比例较高,不与老伴共同生活、低MMSE评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高龄老年人自理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经常而规律的健身活动、做家务是高龄老年人自理能力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济宁市居家失能老人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失能等级≥2级的居家失能老人进行健康管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结果:64.7%的居家失能老人愿意使用健康管理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每月可接受支出的护理费用、健康自评情况一般的是影响居家失能老人愿意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因素(P<0.05)。结论:济宁市居家失能老人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意愿较高,今后在开展失能老人健康管理服务时应多关注其性别、年龄、每月可接受支出的护理费用、健康自评情况,同时加大推行健康管理服务,以不同人群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以提高居家失能老人的使用意愿,同时满足居家失能老人对健康管理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5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ADL调查,分析年龄、性别、常见慢性病对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 ADL功能依赖发生率60~69岁组为6.4%,70~79岁组为15.4%,80岁以上组为28.6%.对老年人ADL影响最甚的疾病为脑卒中、痴呆综合征.结论脑卒中、痴呆综合征是影响老年人ADL的严重疾病,亟待引起重视,应加强这类疾病的综合防治,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城市居家失能老人对专业护理上门服务的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1-3月选取杭州市某2个社区315名居家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慢性病患病情况、自理能力以及对专业护理上门服务及服务项目的需求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人一般人口学因素对其专业护理上门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 74.0%的城市居家失能老人对专业护理上门服务有需求。专业护理服务项目中对健康促进类需求较高的是用药指导、营养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安全护理和康乐活动;对常用临床护理类需求较高的是紧急情况的救护服务、普通伤口护理、更换一次性引流装置和氧气吸入;对专科护理类需求较高的是中医护理、慢性/感染性伤口换药、疼痛护理、失禁性皮炎护理。女性、80岁以上、月收入较高、非文盲的老人对专业护理上门服务有显著需求。结论 城市居家失能老人对专业护理上门服务需求较大,用药指导、营养护理、安全护理、康乐活动、健康指导、照顾者支持、心理护理是需求较高的项目。发展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体系过程中,可优先考虑供给这几个专业护理项目,尤其可针对女性、80岁以上、月收入较高、非文盲的老人制定相关的专业护理上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碍的现患率,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6年3—10月,抽取西南、西北地区7个城市16个社区居家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及洼田饮水试验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碍影响因素.结果 1025名居家60岁以上老年人,存在吞咽障碍(III级~V级)109名(10.6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抑郁是吞咽障碍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49,3.094;P<0.05);健康状况良好是吞咽障碍的保护因素(OR=0.394,P<0.05).结论 居家老年人群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年龄≥80岁、抑郁是吞咽障碍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健康状况良好是吞咽障碍的保护因素.社区及居家照护应加强对其评估及干预,从而减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岛市养老院与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差别及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IEF)对青岛市养老院与居家年龄≥65岁的18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院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居家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养老院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自理能力、经济收入、慢性病和家庭支持;居家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自理能力、经济收入、慢性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家庭支持。结论:社会、家庭以及相关部门应关注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应从主要相关因素方面着手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城乡结合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城乡结合部社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福州市鼓山镇323例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可能抑郁者占13.3%,肯定抑郁者占12.4%.丧偶、独居、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和低体重指数的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和体重指数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丧偶、独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低体重指数人群是发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高危人群,心理护理应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失能老年人对照料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及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表(CLHLS2005)对276名失能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82.97%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式护理服务,失能老年人失能状况、居住状态、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两周慢性病患病率等是选择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失能老年人选择照料方式的影响因素可为相关部门制订失能老年人照料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满足老年人照料服务的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郴州市农村丧偶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2月利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及自编的调查表,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郴州市30个村组中60岁以上的1379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丧偶老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和GDS得分均高于有偶老人:丧偶老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8%,明显高于有偶老人的13.5%;丧偶老人的GDS得分为(16.87±4.37)分,高于有偶老人的(13.19±3.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理能力(OR=4.743)、是否独居(OR=4.255)、性别(OR=1.690)、罹患慢性病(OR=0.606)是影响丧偶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农村丧偶老人已成为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应重视农村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丧偶老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