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赫延峰 《临床医学》2016,(11):86-87
目的观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注射,每周3次,疗程2周。记录两组患儿生后7、14、28 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6月龄时进行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生后30 d患儿头颅CT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出生后7 d NBN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59,P>0.05),治疗组患儿生后14、28 d 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0.05;t=7.59,P<0.05);生后30 d头颅CT结果显示,治疗组正常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P<0.01);两组患儿6月龄时MDI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P<0.05;t=10.06,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HIE新生儿可以改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李贵霞  孔德奇  张丽霞 《临床荟萃》2004,19(22):1301-1302
促红细胞生成素(EP0)主要由肾脏合成分泌,中枢神经系统也有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基因表达。EPO具有营养保护神经系统作用Ⅲ,并受缺氧调节,缺氧时EPO表达合成增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可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和脑损伤,正确判断缺氧因素的存在和程度,对新生儿HIE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检测了轻度、中重度HIE患儿EPO水平,探讨EPO在不同程度新生儿HIE中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旨在为I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生后72h内的中重度HIE患儿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EPO500U/(kg·次),每周3次,共2周,比较两组生后7d、14d、28d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后7d、14d、28d的NBNA评分及格者明显增多,治疗过程中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PO可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且对其它系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04—2016-06某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 d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 d后血清NSE、S-100B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SE、S-100B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与S-100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血清NSE、S-100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胞二磷胆碱相比,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更优,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疗效,改善血清NSE与S-100B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EPO 300IU/Kg,静脉输注,每周3次。对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脑电图及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分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BNA评分及CDC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EPO可改善HIE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远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7例中度HIE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PO治疗组(34例)和GM1治疗组(33例)。2组均进行支持、保持内环境稳定、脱水、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EPO治疗组给予EPO 5 00 U·kg^-1加入10%葡萄糖液50 m L中静脉滴注,3次·周-1,2周为1个疗程;GM1治疗组给予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1,10~14 d为1个疗程。对2组患儿神经学评分(出生后1、3、7 d)、新生儿期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出生后7、14、28 d)及发育商(DQ)测定(出生后3、6、9、12个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儿神经学评分、NBNA评分及DQ评分(出生后3个月)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M1治疗组患儿出生后6、9及12个月的DQ评分显著高于EPO组(均P〈0.05)。结论 GM1治疗对中度HIE患儿的远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要优于EPO。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满足亚低温标准的中重度HIE患儿92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导致儿童伤残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国内外广泛受到重视,其有关研究日趋深入。本文就 HIE 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一、HIE 血清和脑脊液 CK 及 CK-BB 活性近年来,国外报道,血清和脑脊液 CK(肌酸激酶)及CK-BB(脑型同功酶)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及其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氧缺血性脑病(下简称HIE)是围产期中窒息所致的一种综合征,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指征,病理变化较为复杂,易于忽略.如延误诊断影响治疗可以造成终身后遗症,因此要求儿科医师广为重视,提高对HIE的认识及提高治疗,本文专题介绍HIE的综合治疗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文益 《新医学》1999,30(7):379-380
1引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通常采用综合措施,治疗愈早愈好。HIE的治疗原则是:①维持充分的通气以避免并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②限制液量,但要有充分的组织灌注.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律;③控制惊厥,改善脑水肿;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⑤严密监护。2综合治疗措施2.1加强监护严密临床观察,尤其是神经系统评估;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糖、电解质、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有条件还应监测颅内压、血浆渗透压、血尿素氮、血肌研等;精确记录出人量。2.2维持充分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供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意识好转时间、肌张力好转时间、原始反射好转时间、一般反应好转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意识好转时间、肌张力好转时间、原始反射好转时间、一般反应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21 d后,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进一步缩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促进新生儿行为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2.
周俊  林雪梅  马玉姗 《华西医学》2009,24(1):213-215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多功能性的细胞因子,是调节红细胞生成必需的糖蛋白型激素,最初发现由肾和胎肝产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anthumanerythropoietin,rhEPO)是一种通过重组DNA技术合成的具有与天然EPO完全相同氨基酸序列和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13.
护士长:我科1991年1~12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06例,今天我们对新生儿3床进行护理查房.讨论HIE的有关问题。先请责任护士报告简要病情。责任护士:患儿李毛毛,男,1/2小时.生后不哭半小时于91年12月25日由本院妇产科转入我科。患儿第五胎,其母患有孕高症.过期顺产(胎龄298天).娩出时脐带绕颈.苍白窒息.Apger评分:1分钟—1分.5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韩玉昆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1985-1987
既往认为,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是被动的坏死过程,坏死进展迅速,为不可逆,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文献均认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意义不大。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V olpe提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这一病名,30多年来国外研究热点一直放在发病机制、诊断和预报预后上,对治疗的...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对38例HIE患儿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观察肌张力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变化探讨脑活素与高压氧联合应用在治疗HIE、降低HIE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朝晖 《华西医学》1992,7(3):285-287
随着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进一步认识,已逐渐开展了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本文将有关该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加以概述。一、脑血流障碍正常新生儿氧耗量可占全身氧耗量的50%。脑组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至今,HIE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今嗣产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93年我院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经观察随访,无明显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至今,HIE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今嗣产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总结分析38例新生儿HIE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经新生儿期治疗,采用NBNA法做脑功能监测,12~15d评分≥35分的有27例,占71.1%。经新生儿期后治疗4~6个疗程后,患儿在3、6、12、24个月DQ≥85分的例数分别为18、20、22、22例,占47.4~57。9%。结论:由于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时必须全面考虑,可使用多种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