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智勇 《通讯世界》2012,(11):68-69
随着"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概念的提出和3G智能手机、PAD等智能数字终端的普及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爆发式发展,其数据流量呈几何倍增速度增长。目前,国内各大运营商的WLAN网络建设正在不断提速,以中国移动为例,2012年中国移动计划建设工作会议(厦门)指出,WLAN是无线宽带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载PC手机及第三方Wi-Fi终端的互联网。2011年中国移动AP数量增长超出年初计划2.9倍,  相似文献   

2.
无线城市的兴起,得益于无线数据业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Wi—Fi技术及终端的成熟、城市信息化的强烈需求、无线业务模型的逐渐清晰。无线城市通过2G/3G/4G及WLAN的共同发展,可以为用户提供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接入技术。其中,WLAN作为一种成熟技术,因其低成本、高效率、易部署等得到全球不同运营商的重视和大量部署,并在教育、金融、交通、政府、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无线城市运营中网络、平台和应用3个环节中的一环,WLAN作为电信级运营还缺乏经验。本文结合H3CWLAN电信级解决方案,详细探讨了大网化、平台化的WLAN运营架构的设计和实践方法,为运营商搭建无线城市网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运营     
《数字通信》2011,(4):7-7
广东移动建成无线城市群平台 7月5日消息,广东21个地市已全面建成无线城市群平台,主要采用2G+TD+WLAN混合组网。广东的3G网络已达到县级以上人口100%覆盖,WLAN热点1.5万个,注册用户数达到249万,是2009年的25倍,据预测2011年该数据将超过800万。在相关应用方面,接人“无线城市”的业务就超过1500项,这是中国移动各省公司中首个全面建成无线城市平台者。  相似文献   

4.
徐超 《通信世界》2008,(38):30-30
我国的无线城市建设步伐正在逐步加快,无线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之前的无线宽带投入。基于无线城市的完善的WLAN业务能与运营商的固定宽带、2G/3G业务融合,形成强有力的应用与服务组合。  相似文献   

5.
3G/WLAN交互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G/WLAN系统的交互,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控制功能增加新业务功能,如先进业务支持、实时对等IP通信等;通过引进WLAN和蜂窝IP连接不同类型动态交换;利用多种接入技术和用户内部先进技术来提供不中断业务和可靠安全接入.3G/WLAN是迈向新一代无线移动网络的关键,在系统性能上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将发挥出巨大的市场潜力。3G通信系统标准组织(3GPP)把3G/WLAN交互系统作为3GPP的附加标准。在移动环境中,3G/WLAN网络双模终端可提供无处不在、带宽可变、服务质量(QoS)可保证的多种高速率业务。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2013,(12):14-14
6月26日在上海GSMA年度盛会上,中国移动以“互联城市无线畅想”为主题,重拳推出“无线城市统一平台”,为即将到来的4G时代排兵布阵。无线城市统一平台正式上线作为中国移动“移动互联战略”下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聚合基础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用户优势和平台优势,提前布局4G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探索我国城市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终端如何在3GPP与WLAN中选择最优网络接入并进行业务分流是WLAN与3GPP互操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3GPP与WLAN互操作主要集中在核心网层面,无法考虑无线网络负载,容易造成网络负荷不均,用户体验降低。3GPP R12阶段在RAN2开展了WLAN与3GPP无线互操作研究,定义了一系列无线接入网辅助参数和无线接入网规则以增强WLAN与3GPP在无线的接入网选择和业务分流方案,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以及运营商对于WLAN的控制能力,为WLAN与3GPP网络深入融合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数字通信世界》2008,(6):91-91
奥运会期间,用户将能够在酒店、机场、会议中心、展览馆等中国移动指定的热点区域,通过无线上网服务,随时、方便、快速地访问互联网。此次中国移动新增奥运WLAN认证平台,采用了亚信公司提供的核心软件系统,包括WLAN门户、WLAN认证系统和融合计费系统。新系统能够满足未来500万用户使用WLAN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移动当前面临多网协同建设的难题,这里通过住宅小区实际案例,介绍了一种可借鉴的住宅小区的2G/3G/WLAN及有线宽带建设的综合接入模型,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2G/3G网络通话质量保障的同时,增加了无线宽带WLAN及有线接入的业务能力,不但提高了竞争力,同时多网共用配套资源也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可操作性。实践证明,本模型对网络规划及设计均有实际指导意义,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10.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1,(43):31-31
今年运营商WLAN建设呈现了总量大、增速快、热点广泛化、多样化、建设时间密集、网络质量要求提高等特点。3G+Wi-Fi在2011年真正进入成熟期。在政府联手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推动下,多省市在今年都投入了更大力量发展无线城市。在平台建设上,以中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WLAN业务组网网络结构和WLAN与3G融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WLAN和WCDMA融合形成综合性的移动数据网,实现不同终端过渡或无缝连接的业务分配及共享的无线宽带网络。  相似文献   

12.
《通信世界》2013,(9):30
Q1黄冈电信10GEPON试点商用工程Q1:WLAN建网与运营如何与2G/3G/4G平衡?邓安民:WLAN无线宽带业务带宽高,对缓解流量压力确实有很大优势,广东联通也一直致力于将2G、3G、WLAN及未来4G作为一张网进行统筹考虑,发挥多种网络制式各自的优势,相辅相成,尽力为用户提供高数据业务需求服务,提高用户感知。随着用户的发展,运营商需要提前预知用户  相似文献   

13.
运营商动态     
《移动通信》2012,(13):95
中国移动斥资500亿打造"智慧山东"7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建设"智慧山东"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群,推动山东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山东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服务和应用发展示范型省份。中国移动将投入500亿元用于"智慧山东"的建设,包括构建2G、3G(TD-SCDMA)、4G(TD-LTE)和无线宽带WLAN四网融合的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与省政府合作建设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信息产业、"智慧城市"群等。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王军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奚国华,总裁李跃、副总裁沙跃家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济南时报)  相似文献   

14.
中移动终端公司需深度分析用户数据信息,定制出更理解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而不应延续仅嵌入自有业务的"浅耦合"模式。尽管中国移动TD用户数已接近4400万,但由于国内用户尚未形成对手机应用服务的习惯性依赖,目前用户从2G迁移至3G并非由业务拉动,而是依靠终端普及拉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要实现  相似文献   

15.
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一种局域网无线技术,其发展历程起起伏伏。在当下数据业务时代,WLAN技术凭借其低成本、高速率的特点,将在数据业务建设和业务应用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大力建设,WLAN终于赢来现在的蓬勃发展。在数据业务时代这个大背景下,本文主要阐述三大运营商WLAN用户认证方式及未来认证方式的发展趋势、WLAN业务的主要市场应用及WLAN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加速无线城市工程的全国布局。一方面,中国移动加紧业务开发,加快网络覆盖,完善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移动积极与各省、市政府沟通合作,使无线城市涵盖政府管理、行业应用、百姓生活、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中国移动所描绘的无线城市的壮美蓝图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7.
谭彦 《电信技术》2009,(7):81-83
随着电信运营商3G及WLAN无线宽带服务的推进,运营商在建设3G移动网络的同时,作为覆盖的补充,也在热点地区建设了WLAN无线宽带网络。在这些热点地区,用户可以通过WLAN的接入方式获得较佳的无线宽带体验。  相似文献   

18.
宜欣 《中国新通信》2011,(20):24-25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加速无线城市工程的全国布局。一方面,中国移动加紧业务开发,加快网络覆盖,完善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移动积极与各省、市政府沟通合作,使无线城市涵盖政府管理、行业应用、百姓生活、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中国移动所描绘的无线城市的壮美蓝图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9.
郑旌 《通信世界》2011,(22):38-38
中国移动对高校校园市场历来高度重视,为保持在高校校园市场的领先优势,中国移动应扬长补短,强化固移融合,推动3G和WLAN深度覆盖,加强校企合作。而有线接入网建设是开展有线宽带业务的基础,是无线宽带建设必需的资源准备,是校园信息化合作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移动奠定校园市场胜局必须攻克的难关。  相似文献   

20.
信息传真     
中国移动:3G是平台业务是关键中国移动技术部副总经理杨志强表示,3G已经炒了很多年,在经历热炒—低谷—回暖这样一个阶段之后,3G市场、业务、需求都有很大的发展。一度成为3G瓶颈的3G手机终端也日益丰富,达到180多种。杨志强认为,2G网络不能全部满足需求,而3G是市场发展的必然,2G/3G将长期并存。中国移动在做好2G业务的同时,正积极准备迎接3G时代。此外,中国移动正在筹划准备网络升级、改造,对支撑网络进行提前规划,以及进行合理的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杨志强同时认为,3G是平台,业务是关键,如何合理利用3G平台,给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