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热电偶法研究195/60R15 88H轿车子午线轮胎的硫化时间。根据测温和计算分析,确定在外部热板蒸汽温度173℃、内部过热水温度193℃下,轮胎硫化总时间为16 min,各测试点在测试结束时硫化效果全部达到不小于1.1的企业标准。用该硫化工艺生产的成品轮胎物理性能、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均达到企业标准要求,能满足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2.
采用CFD求解器对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组的液冷散热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液冷散热结构中冷板结构、冷却液流速及冷却液的选择对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形通道的冷板结构可使冷板温度较均匀,但管内速度流线不稳定;50%乙二醇溶液作为冷却液散热效果与水接近,又具有防冻作用;冷却液的流速越大,电池组最高温度越低,温差越大。  相似文献   

3.
安琪 《橡胶科技》2018,16(8):35-35
正据印度《亚洲橡胶杂志》报道,阿朗新科公司开发了一种未来可用于自封轮胎的胶料。该胶料涂覆于轮胎内部,能够使轮胎被尖锐物体刺扎产生的孔眼立刻自动封闭,从而使驾驶员得以继续操控车辆,而且封闭效果不受孔眼位置以及车辆行驶速度或外部温度等环境条件限制。这种"自封轮胎"的解决方案可取代备胎,使轮胎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徐玲 《橡胶工业》2013,60(5):301-304
介绍硫化过程的测温难点及GMDH神经网络的算法和构造。采用GMDH神经网络对硫化过程中轮胎内部温度进行预测,并与BP神经网络预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GMDH神经网络的温度预测精度较高,对非线性数据有很好的预测效果。采用该方法可为轮胎硫化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并实现轮胎生产无损测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翻新轮胎的设备和条形预硫化翻胎技术,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创新,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翻新轮胎的质量与国际先进国家比较,相差很远。社会上对翻新轮胎信任度很低。这里有轮胎翻新行业外部原因,如车辆超载、劣质“不三包胎”、不执行磨耗极限等诸多原因。但不能否认,在轮胎翻新行业内部工艺技术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轮胎翻新行业外部的原因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解决。轮胎翻新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应由自己解决。本文提出了用较少投资提高翻新轮胎工艺水平的几点措施,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洪宗跃  吴桂忠 《轮胎工业》2006,26(6):377-381
子午线轮胎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杂结构体。轮胎在周期性载荷的作用下,橡胶和骨架材料的滞后损失、橡胶与骨架材料之间的摩擦等因素会导致生热,使轮胎温度升高。轮胎的使用温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轮胎的使用寿命。轮胎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使用时温升越高,性能下降就越大,过高的温升甚至会导致材料性能严重下降,使轮胎迅速损坏。因此,轮胎设计人员在积极寻求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轮胎滚动生热、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轮胎滚动内部温度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1轮胎应力/应变与温度的关系影响轮胎生热和温升的因素主…  相似文献   

7.
苏博 《中国橡胶》2006,22(21):37-38
热性质测量在轮胎制造中至关重要,因为穿过轮胎的热通量会直接影响胎面粘性的瞬时值、功耗因素tgδ以及轮胎的抓地力,换而言之,在行驶过程中,轮胎的安全及可靠性取决于当地的温度。然而,由于赛车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能达到相对较高的温度,因此,诸如轮胎帘线脱落等问题在赛车胎的试验过程中时有发生。轮胎表面的热通量示范见图1,从中可以看出轮胎内部的热传导相当复杂。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轮胎所达的热力平衡完全取决于其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构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了解一个滚动轮胎的热分布情况,并且在试验现场测量轮胎的温度变化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Tyresense系统的压力、温度和速度测量模块,分别从作业路面,轮胎的内部温度、冷压力,工作环境的气流,车辆的运行距离和速度及轮胎质量等方面对矿用载重轮胎高压报警原因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制定有效的轮胎管控方案,减少爆胎事故的发生,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橡胶轮胎胎坯硫化前微波预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轮胎硫化工艺一直沿用着外加热及热传导方式进行,这种加热方式存在着温度梯度大、加热速率慢等问题,致使轮胎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及研究机构,寻找更加合理的硫化工艺方法,以实现轮胎胎坯内外温度的一致,提高轮胎质量.采用微波加热新技术,研究和试验了在橡胶轮胎硫化前进行预热的技术.研究表明,用微波预热轮胎胎坯,可使其内外温度达到均匀,克服硫化过程中外部温度很快达到硫化介质温度,而内部温度经过很长时间才有所上升的不足,以期实现轮胎硫化质量和硫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橡胶散热系数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涛  钟萍 《橡胶工业》2001,48(5):266-269
针对橡胶材料导热系数小的特点,提出了橡胶散热系数非稳态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可提高测试效率。通过对胎面胶和胎侧胶在湍流时散热系数进行计算,分析了影响散热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风速和空气的流动形态是影响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橡胶散热系数的确定为精确分析和预报轮胎温度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LED照明散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磊  陈洪林 《广州化工》2012,40(8):26-30
LED由于具有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发光效率高、结构牢固、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必将成为未来一般照明市场的主要光源。但散热问题一直是阻扰LED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内部封装散热和外部散热方式两个方面介绍了LED的散热状况。低热阻、散热良好的封装结构是LED散热的关键,性能优良的封装材料则可以很好改善LED的散热性能。在增强封装散热的同时,努力提高外部散热方式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专利信息     
《中国橡胶》2009,25(6):40-40
一、轮胎产品和工艺 发明名称:高层级斜交轮胎申请号:200710048465文摘:本发明在胎肩部的花纹块和花纹沟上都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开孔方向为径向或准径向。散热孔的深度达轮胎的帘布层最外层的表面。散热孔为锥形结构,最大直径在2-4mm之间.当最大直径取3mm为最佳值。由于本高层级斜交轮胎的散热孔为径向或准径向开设,且散热孔深达轮胎的帘布层,这样有效地解决了胎体帘布层的散热问题,使轮胎不易脱层,爆裂。  相似文献   

13.
陈迅 《轮胎工业》2009,29(5):311-312
介绍轮胎成品室内试验用轮胎胎内温度-压力测量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第3代轮胎胎内温度-压力测量系统采用专用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紧固安装在试验轮辋上,直接测量轮胎胎内温度和充气压力,具有实时性、安全性、精确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可以满足轮胎成品调压试验和闭气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如下几种新概念轮胎:固特异的两件式全钢巨胎,该胎有装卸简便、使用舒适等优点;普利司通的散热鳍轮胎,该胎属跑气保用轮胎,其特点是胎侧散热效果好;固特异的寂静装甲SUV轮胎,具有耐刺扎的特点;锦湖的冒彩色烟雾的赛车怡,以及有香水味的轮胎;日本东洋的核桃壳微齿轮胎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轮廓扫描测量系统和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研究不同品牌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不同充气压力下的轮廓以及不同充气压力和负荷下的接地压力分布及其对轮胎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充气压力下,胎冠处的轮廓变化很小,而断面宽度随着充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超过标准充气压力后,断面宽度基本不变;当轮胎负荷不变时,充气压力越大,轮胎应力越集中在胎面中间部位,平均接地压力也越大,胎面中间的磨损加快;轮胎负荷率达到120%时,标准充气压力仍足够承担负荷;轮胎负荷越大,磨损速度尤其是胎肩部位的磨损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6.
美国将于 2 1世纪初隆重推出第 2代智能轮胎 ,即将与消费者见面的有泄气保用轮胎、测量胎内温度的轮胎、测量载质量的轮胎和接通互联网的轮胎。( 1 )泄气保用轮胎。能够自动显示轮胎已经漏气 ,并能在突然爆胎后继续以 88 5km·h- 1 的速度安全行驶 2 0 0km。( 2 )测量胎内温度的轮胎。将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特殊气阀安装在轮胎胎面和胎侧上 ,气阀能在监测轮胎气压的同时 ,测量胎内的温度。( 3 )测量载质量的轮胎。这种轮胎能自动测出每条轮胎的载质量。质量过大会增加对轮胎的压力 ,使胎内温度升高 ,从而破坏轮胎部件之间的粘合。( 4)接通…  相似文献   

17.
轮胎压力过高可能导致爆胎、降低司机驾驶舒适性;轮胎压力过低可能导致卡车转向系统失灵、燃油损耗增加;为了正确控制轮胎压力,提高卡车运行时的安全性能;本文利用tyresense系统的压力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速度测量模块三大模块对神华北电胜利露天煤矿830E-30T#卡车2014年10月14日连续出现高压二级报警原因做出分析,文中分别从卡车的运行速度、轮胎内部温度、卡车的工作环境、卡车运距、卡车的载重以及外界温度几方面对830E-30T#卡车轮胎高压报警的影响进行分析,综合总结出轮胎出现连续高压报警的原因,进而提高对轮胎的管理水平,减少爆胎事故的发生,提升卡车运输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宋耀武 《中国橡胶》2003,19(23):22-24
由于车辆在高速又超载的情况下使用,轮胎早期损坏现象日益严重。为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下面从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上加以探讨。一、配方设计的改进1.降低胶料的生热载重轮胎层数多、厚度大,在高负荷和高温下长时间持续行驶时,所产生的屈挠要比通常条件下剧烈得多,其结果是造成大量生热,继而造成轮胎内部温度大幅度升高。这种过高的行驶温度,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的话,或胶料的耐热性能较差,将导致轮胎的早期损坏。从配方设计考虑,尽可能使用低生热的材料,对不易散热的肩部应重点考虑。炭黑的品种与用量对胶料生热影响较大,应使…  相似文献   

19.
恒流充放电过程中双电层电容器温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兴磊  王文  华黎  衡建坡 《化工学报》2016,67(4):1207-1214
温度特性是双电层电容器的重要特性之一,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可逆热和不可逆热的产生。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双电层电容器在恒流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内部及外部传热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一个双电层电容器样品在循环过程中的内部及外部温度变化进行了测量。对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恒流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双电层电容器内部和外部的传热特性、温度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讨论了循环过程中电容器可逆热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由可逆热引起的温度波动的变化。另外,实验数据表明,超级电容器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  相似文献   

20.
孔昊  杨永宝  冯强  孙立水  雍占福 《橡胶工业》2023,70(5):0342-0348
利用仿真分析软件Ansys Fluent和Workbench等对硫化胶囊内部流体域、胶囊内壁和轮胎进行仿真建模和热流耦合处理,分析硫化胶囊内部流体域平均压力、入口处流体域平均速度、内部液态水体积分数和流体域温度等的变化规律及自硫化机合模至硫化324 s内轮胎3个点位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比轮胎相应位置的仿真温度与实测温度曲线,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可优化轮胎硫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