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港口危险品货物作业的安全评估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港口危险货物运输现状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法对危险货物作业的安全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并提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的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志伟 《劳动保护》2021,(6):100-102
在危险货物生产及仓储企业中,由于操作环境存在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需要用相应防爆等级的叉车来完成装卸、搬运作业,以确保安全生产。本文以天津港为例,结合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实际操作,从危险货物类型.危险货物堆存场景、防爆叉车作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生产作业的一般性因素和防爆型因素,给出港口防爆叉车选型及作业要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正亚 《劳动保护》2021,(11):57-57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五条赋予了现场作业人员和一线决策者紧急情况下现场处置权和紧急避险权,是安全控制的"防爆墙",构建好这个"防爆墙"则需要制度保证和环境条件.一是制度建设不偏颇.企业需要制度化建设合法合规、符合企业状况,把安全与危险的场景、状态说清楚讲明白的处置权;管理层需要提供资源,使员工有评估和管理危险危害的能力;在程序、制度上,保证涉及的员工拥有主动权,当紧急情况会给工人、装置、设备带来危害时,作业需要立即停止并且及时通知管理者,不执行违章指挥的作业;对涉及危险状态的情景分析评估、关键点描述,应事先充分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戴腰山铜矿采矿技改工程本质安全程度,辨识技改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技改项目资料和现场调查,将该项目划分为10个评价单元;针对不同评价单元特点,分别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事故树分析(FT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等对该技改工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针对安全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少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程序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依据某工厂提供的有关资料,对其新建项目丙烯酰胺一期工程的工艺、设备、设施及公用工程、辅助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然后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安全检查表法、危险度评价法、事故后果模拟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价,使工厂通过对危险源的有效管理,可以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能将事故的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制氧行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安全管理情况,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险度分析法(FMECA)对制氧企业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安全检查表法简便、易于掌握、较为实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险度分析法对评价人员的要求较高,但可得到详细、精确的结果;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制氧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可为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危险预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风险辨识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员工作业中。班前会要对本班的作业进行预知,清理检修作业要做出预案,科学地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真正体现了“我要安全”,对确保员工的安全作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危险预知的要求危险预知要实现一个目  相似文献   

8.
中日合作项目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日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分析了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欧盟和联合国等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总结提出了实施风险评价、申报登记、风险控制、信息警示和员工培训等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式及其特点。同时,结合中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系统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制定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卫生要求、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这对完善中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电炉炼钢厂应用危险预知训练(KYT)管理模式,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控制各类事故发生、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等方面取得成效。危险预知训练的内容1.训练内容是针对岗位和作业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供电企业生产的特点是专业较多,作业点多面广,作业现场存在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诸多危险因素。因此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落脚点是在作业现场。实践证明。现场作业失去监护或者监护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王龙康      聂百胜    蔡洪检  彭斌    李安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6):126-131
为了治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遏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管理进行了研究。经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辨析了煤矿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关系;结合脆弱性分析了煤矿安全隐患的风险大小,结合LEC法说明了安全隐患风险分级标准;结合煤矿生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煤矿安全隐患动态分级闭环管理方法,设计了与之配套的奖惩办法。煤矿安全隐患动态分级闭环管理方法和配套的奖惩办法在南方的一个千万吨级矿井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安全隐患的治理能力,提高煤矿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Twenty-five years of HAZOP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HAZOP or 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was developed by ICI over 25 years ago and is in wide use today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technique is intended to review, in a formalized manner, the design of a system such as a chemical process production plant to detect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has been extended for use on all types of production,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units.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hazard studies has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phased approach with three distinct design phases.  相似文献   

13.
危险源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在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中,危险源是人们认识事故形成机理的重要因素。但在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对于危险源的描述和表达并不统一。这不利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应用危险源理论开展事故预防工作。虽然危险源的一些主流概念和分类方法,从不同侧面阐明了危险源的特征和本质,却仍有其局限性。主流的危险源分类方法包括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和非物质性危险源等。基本型危险源和控制型危险源是在传统危险源概念和分类方法基础上,对于危险源本质和特征的新的认识。基本型危险源的本质是能量或危险物质,而控制型危险源导致了前者的约束机制失效。从本质上讲,无论是约束机制自身还是约束机制失效,都是一个控制问题和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事野外地质勘探的职工常常处于大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是造成地质勘探职业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环境灾害中,又以气象灾害的危害最为突出。研究和预防气象灾害,是地质勘探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只研究人为职业伤害(一般工业安全卫生中的主要问题),而不研究环境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事故和职业病,那是舍本求末。在地质勘探安全卫生领域中,研究气象灾害及其防护技术,既是保护野外作业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需要,也是拓宽安全科学外延领域的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事故后果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该方法详细阐述了“最坏”事故情景选择、事故后果阈值确定及后果伤害范围划分的方法,以危险源周边人群作为主要脆弱性目标,通过分析事故后果伤害范围和目标的脆弱性级别确定危险源与周边环境的兼容性。另外,以危险品仓储区为例,利用该方法对仓储区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影响范围进行计算,对仓储区选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可为城市土地使用及危险源的安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开元  邱小秦 《安全》2019,40(2):29-32
为了更好的开展危害辨识,落实有关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结合危险源的描述、风险辨识的范围、可能导致的后果、评价分级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同时给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辨识的建议,表明了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设计初期进行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设计的策略。首先进行危险物质与危险能量两类共计11种危险类型的危险辨识。针对辨识出的危险类型,通过与相应的临界条件比较进行快速的危险评价,对于不可接受的危险必须采取本质安全化措施,可接受的危险可有选择性地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在设计初期可以使用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主要是消除、最小化、替代和缓和,针对11种危险类型可以应用不同的本质安全化设计模型,以使实际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时更加简单与快捷。该文把提出的本质安全化设计策略应用到一个甲苯硝化制硝基甲苯的工艺,形成了多种本质安全化措施,可以用来在设计初期消除或减少危险。  相似文献   

18.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化工行业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对危化品的关注日益增长,这就加大了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危化品生产企业往往存在着诸多危险源,其中化学性危害因素是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考虑的重点要素。为了正确辨识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危险源,保障安全运营,本文梳理了危险源的几种分类,包括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最后以两个危化公司为样本,介绍了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为企业选用正确方法,科学辨识危险源,顺利排查隐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煤矿大多采用的是检查项和检查内容固定的安全检查表法,为提高煤矿危险源辨识效率和准确性,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角度,探讨了煤矿危险源辨识问题,并设计了以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危险源辨识系统,模拟煤矿现场实际情况;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危险源管理的模式筛选出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动态生成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检查表。同时对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辨识程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简洁、有效、便利的职业危害统计指标不仅能够提高职业危害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更能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对职业危害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电焊条生产行业的特点,通过相关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几个典型企业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了最能直接判断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状况的统计指标。入选的指标独立性好,适合进一步拟合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监管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