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美两国对中国军事文化建设的解读存在差异。借助于语料库技术,利用语料分析工具WordSmith Tools的词频列表、关键词分析以及检索等功能,对2002年至2013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和《中国国防白皮书》进行统计对比,客观分析了中美两国对中国军事文化建设的态度差异,试图为军事文化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庆 《滨州学院学报》2005,21(5):111-115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不同历史时代、战争环境和文化土壤条件下的产物。对二者从军事思想体系的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在体系架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文化价值取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为思考未来西方的军事理论走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探析军事期刊编辑的大数据思维,有利于促进军事编辑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下,紧贴先进军事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求,取得突破和发展。从分析大数据对军事编辑思维的影响出发,探讨了军事期刊编辑大数据思维的方式、向度、理念及品质。多样、海量、高速、灵活、复杂的大数据特征,弘扬着先进军事文化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军事期刊编辑文化,要求军事期刊编辑要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多维化思维方式、多元化思维向度、特色化思维理念、军事化思维品质。大数据时代,只有构建大数据思维,军事期刊编辑实践出才能创造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4.
黄淑敏 《文教资料》2011,(26):93-94
《老子》以其独具特色的体系构筑军事美学,它对军事活动中美的本质、美与丑的辩证关系、美感和形式美都有所涉及。本文从《老子》中观照老子对军事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传统看中美教育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导致中美教育差异的内源性因素.本文从文化传统的三个主要纬度,即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并揭示了中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德育、学习方式、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差异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6.
徐苏 《培训与研究》2010,(11):10-12
在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民族心态,民族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等领域,中美文化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选择性,形成了不同的主导文化模式。这些不同的文化模式在中美动画片的制作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美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时间观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爱德华·霍尔的文化理论的运用可以揭示两国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源,从而为两国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有利于中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相似文献   

8.
张嫱 《海外英语》2012,(20):270-271
流行语在近十年来是人们讨论研究的的一个热点语言现象,人们用流行语来判断社会的一个走向和发展趋势,然而很少透过流行语来研究不同文化下两国人民的思维差异。以流行语为媒介来分析中美两国人民思维差异,更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9.
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审美文化趋向,中美不同的着装风格不仅在视觉特征方面形成较大的差异,同时也蕴藏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中美着装风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在近十年来是人们讨论研究的的一个热点语言现象,人们用流行语来判断社会的一个走向和发展趋势,然而很少透过流行语来研究不同文化下两国人民的思维差异.以流行语为媒介来分析中美两国人民思维差异,更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分别是以儒家思想和欧洲清教主义为历史渊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视角进行两国国民性比较并解析其文化渊源,希望对于化解两种文化之间的隔膜、实现互利双赢作出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世纪,反思历史,毛泽东与孙中山军事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对毛泽东和孙中山这两位历史伟人的军事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13.
孙立入是一位抗日名将,他的军事思想以中国本位为基础,吸收西方先进训练技术;辅之以精神教育,身体力行,恪守诚与拙,以爱国、救国为第一要义;将体育竞赛引入到军队训练中,培养士兵之武德。极大提高了军队综合素质,为日后实战打下了良好的军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发展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科学指导思想,是中国当代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石,赋予了中国当代先进军事文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蕴藏着发展中国当代先进军事文化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和合”军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贯穿于《孙子兵法》,形成了"和合"军事思想,其体系包括:"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本质认识、"全胜"的军事理论体系、人本精神的军事伦理取向、以"知"为核心的军事思想实用性。"和合"军事思想要求以人文视野区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和平发展"植根于"和合"思想传统,《孙子兵法》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中俄文化交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虽文化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国需要强大的俄罗斯,俄罗斯需要强大的中国。了解中俄文化差异有助于开展交流,加强中俄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各领域的共同发展,交流对中国、对俄罗斯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朱德在抗日战争时期军事教育思想的起源、回顾与启示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正确地评价他的军事教育思想,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和他的爱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有:重视军备、“尚武为修文”;效法西方,“举国民为兵”;选练将才,大练精兵;速成海军,以保海疆;加强军队后勤保障建设,造就精锐之师.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当今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析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新干涉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新干涉主义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中一股新的思潮,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利用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不断干涉他国,给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本来就十分动荡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国际社会应该谨慎对待新干涉主义,努力不使其成为大国实现霸权目标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晚清时期完成了从传统军事思想向近代军事思想的变迁,相对同一时期的西方,这个过程具有反应性、内发性以及迟滞性等特征,究其成因,同晚清地缘政治环境、经济技术实力、社会政治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