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结合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研究确定了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截流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龙口段和非龙口段的划分、施工进占抛投方式,以及降低截流难度、提高截流抛投强度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截流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龙口段和非龙口段的划分、截流水力学参数和施工进占抛投方式,尤其对降低截流难度的工程措施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比较研究,为截流施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金良  张利荣 《人民长江》2009,40(12):29-30
结合黄河班多水电站截流施工,对截流难度和困难时段的判断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降低龙口水下流速和增加河床糙率的降低截流难度思路,阐述了改善分流条件、多戗截流、增加戗堤宽度和在龙口设拦石坎等降低截流难度的常用应对措施,并结合该工程对上下游戗堤配合、戗堤双挑角进占和提高龙口抛投强度等降低截流难度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溪洛渡工程大江截流是我国在长江干流上继葛洲坝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后的第三次大江截流,具有截流流量大、水深大、龙口水力学指标高、截流规模大、抛投强度高、截流施工道路布置困难等特点,截流综合难度居世界前列,为保证截流成功,参建各方做了充分的准备,仅历时31h就实现龙口合龙和截流成功,为类似工程截流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锦屏水电站截流工程,采用左右两岸隧洞过流,单戗单向立堵方案。龙口流速高,落差大,难度大。现场两岸地形陡峭,施工道路条件较差,施工场地狭窄。如果左岸导流洞不能按期过流,截流难度将成倍增加。借鉴三峡工程截流经验,采取合理的堤头进占方式,减少抛投料损失,保证抛投强度,确保了截流施工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关键项目之一,因采用双向进占立堵法截流,龙口段位于河床的深槽段,给截流带来困难。为降低截流难度,要先进行平抛垫底施工,将深槽部位抛填至40m高程。平抛垫底施工采用条分法进行,由铲扬船装500t底开泥驳运输至抛投区抛投,抛投时底开泥驳紧靠定船抛投,定位船采用600t驳船,岸上经纬仪测设,五锚定位,在防渗墙轴线附近抛填小粒径的石料,以免影响防渗墙施工。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截流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龙口段和非龙口段的划分、截流水力学参数和施工进占抛投方式,尤其对围堰残埂及岩埂对截流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截流施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溪洛渡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该工程位于金沙江下游高山峡谷中,地形复杂,水位落差比较大,水文情况复杂,截流施工影响因素较多,难度较大,截流施工的成败关系到整个水电站工程进展。本文重点对截流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从截流方案筛选、水文气象条件分析、截流抛投材料的备选、截流施工道路的布置、截流资源的配置、戗堤进占进度安排、龙口设计、龙口合龙、闭气等一系列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在技术上为成功截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旁多水利枢纽地处拉萨河中游,坝址区覆盖层厚约50~200 m,深覆盖层给截流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对影响截流成功的决定因素进行了阐述,就深覆盖层河流而言,对截流龙口采取有效的护底措施不仅可以提高龙口河床的抗冲能力,减少龙口河床冲刷及后续截流的工程量,而且能够增大河床的糙度,提高后续抛投料的稳定性,减少抛投料的流失量。确定了龙口护底材料、范围及厚度,尤其是采用预进占方法进行龙口护底施工,为深覆盖层河流龙口护底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向红卫  胡建明  聂志峰 《水力发电》2005,31(10):23-24,47
为降低导流明渠截流施工难度,上下游龙口段施工采用了挚底加糙拦石坎,有效控制和减少了截流进占过程中抛填料的流失,确保了截流施工的顺利完成。垫底加糙拦石坎施工通过导航、定位控制系统的建立和严密的组织及管理,完成了垫底加糙拦石坎抛投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1.
优化抛投物料的性状、选择实用性好的抛投材料是降低截流难度的措施之一。根据圆柱体的物理特性分析和截流水工模型试验成果,顺坡面抛投圆柱线体材料截流,材料可一次滚入龙口深槽,且在水下稳定性好。抛投圆柱线体材料截流可保护戗堤坍塌、阻止截流材料流失。在节省材料、制作、存放、运输等方面圆柱形体材料也具有明显的优点。圆柱线体抛投材料还可在江河堤防、水库大坝紧急抢筑、支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冯健 《红水河》2007,26(4):1-4,8
长洲水利枢纽二期导流围内江,坝址属软基河床,龙口段覆盖层为含泥砂卵砾平均厚度达9 m,上游龙口采用单向从左岸向右岸立堵进占,龙口进占时龙口处河床冲刷较深.右岸预进占段裹头保护,龙口不护底,通过加大抛投强度和抛投特殊料物等措施,达到快速合龙的目的.对软基河床的截流设计与施工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铜街子水电站截流工程的设计情况,通过工程实践认识到:在大流量、深厚覆盖层河道上,只要工程措施适当,立堵截流仍是简单、经济、安全可靠的截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河道截流工程的进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介绍国内河道截流工程采用的方法和进展。其中戗堤截流,包括立堵、平堵和平立堵结合,以及单戗堤、双戗堤进占等。80年代以来,为了减少截流难度,多采用综合措施。此外,还介绍了长科院对葛洲坝等工程截流抛投块体的稳定研究,促进了抛石截流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施工截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水电站施工截流模型在考虑河床覆盖层的动态变化条件下,试验研究导流洞围堰拆除爆堆的可能型式及其导流洞分流特性,提出围堰拆除、保证导流洞分流的条件;系统试验不同级别截流试验流量下龙口段水力要素和抛投料尺寸,优选切实可靠的截流方案,合理估计其截流风险,使截流方案实现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统一,为工程截流设计与施工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冬生 《人民长江》2003,34(9):17-19
三峡导流明渠截流具有水力学指标高、施工时间短、抛投强度大、分流条件较差和通航与施工干扰等特点.导流明渠截流设计流量为10 300 m3/s,相应截流总落差4.11 m,实际截流流量基本稳定在8 600 m3/s左右,总落差为2.5 m.采用明渠双戗堤立堵截流,需要研究解决龙口段施工技术、上下游戗堤进占相互配合、设置拦石坎和提高抛投强度、防止堤头塌滑等问题.由于施工保证措施,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得当,加上有利的水情和条件,导流明渠截流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实况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大江截流实况表明,在大流量、深水、低速河道中,采用平抛垫底、宽戗堤、降低戗堤水面以上高度,采用级配较均匀、连续的石渣及块石,全断面均匀抛投进占等是合理的,实现了安全截流。抛填水深、最大日及小时抛投强度的均居世界首位,创下了单戗立堵截汉施工中上、下游围堰戗堤同一日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