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铜铝合金粉为原料,利用反应球磨并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球磨不同时间后合金粉的形貌、物相以及铝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铝合金粉球磨20h后,生成了粒径为2~5μm的类球状颗粒,Cu相衍射峰发生明显的宽化,在铜基体中原位生成了纳米α-Al2O3颗粒相;Al2O3颗粒的尺寸及其在基体中的分布与铝含量有关,随着铝含量增加,Al2O3颗粒逐渐长大、富集甚至团聚;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导电率均随着铝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显微硬度则逐渐升高;当铝的质量分数为0.7%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pH=5~6的弱酸性介质中,铬青R与铝生成紫色络合物(λ_(max)=535毫微米)。加入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后,生成红紫色三元络合物(λ_(max)=590毫微米)。本文探讨了该三元络合体系应用于测定润滑油中微量铝的基本条件。试验证明,其灵敏度较高,ε_(590)=6.9×10~4。本文还研究了在铁、铜等阳离子干扰下的测定情况,在铜含量为2微克/25毫升、铁含量为10微克/25毫升时,相时误差小于10%。该三元络合体系在铝含量为0~2微克/25毫升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润滑油中微量铝。已应用于监测柴油机用润滑油中的铝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850℃下,分别用纯铝熔体或硅质量分数为5%,12.5%,20%的铝硅合金熔体浸渗反应烧结碳化硅(RBSiC)坯体,获得硅含量不同的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后表面粉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等分析了复合材料及其粉化后粉末的组织形貌及成分,并分析其粉化原因。结果表明:在空气中静置两个月后,硅含量低的复合材料(原料中硅质量分数为0,5%)表面形成大量粉末,硅含量高的复合材料表面则不会粉化,粉末主要为棒状和片状Al(OH)_3;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由于硅含量不足产生了碳化铝,碳化铝在空气中水解导致粉化。  相似文献   

4.
选取北京地区不同销售地点、不同品牌、不同包装和不同生产地点的在售250份蜂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蜂蜜中铝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空白试验、平行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进行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明确北京地区在售蜂蜜中铝含量的分布特点,同时通过对铝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发现,铝检出率为54%,其中4个蜂蜜样品铝含量较大,其铝残留量值分别为79.8 mg/kg,98.4 mg/kg,116.3 mg/kg和200.8mg/kg,明确了铝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暴露情况,为开展蜂蜜中铝的风险监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井式渗碳炉和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4种不同铝含量贝氏体钢的渗碳动力学和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研究了铝含量对其渗碳及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的渗碳动力学方程为ξ=e(11.3-Q/RT)τ0.5,改变钢中铝含量对钢的渗碳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随钢中铝含量增加,其贝氏体相变驱动力增大,使贝氏体转变加快,CCT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次真空自耗熔炼技术制备了亚稳定β型TB5钛合金,研究了铝含量对固溶处理(800℃×10 min)和固溶时效处理后(800℃×10 min+540℃×8h空冷)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含量(质量分数)在2.8%~3.2%时,固溶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基本相同,固溶+时效后不同成分合金的组织也没明显差异;随铝含量增多,不同状态合金强度均先升后降;韧性变差;铝含量为3.0%的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固溶+时效态抗拉强度为1 300.0 MPa,伸长率为8.8%。  相似文献   

7.
在Zn9.3Al7Cu合金钎料中添加了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3%,0.5%的由镧粉和钕粉组成的混合稀土,研究了混合稀土含量对该合金钎料熔点、润湿性能、显微组织,以及对其钎焊铜/铝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钎料的显微组织均由η(Zn)相、ε(CuZn5)相、β(ZnAl)共析相组成,混合稀土的添加使大树枝状的ε(CuZn5)相细化、分布变均匀;随着混合稀土含量的增加,合金钎料的熔点逐渐降低,润湿性能及其钎焊铜/铝接头的剪切强度均先增大后下降;当混合稀土质量分数为0.1%时,钎料在铜板和铝板上的铺展面积均达到最大,分别比未添加稀土的提高了20.4%和46.6%,其润湿铝板的界面变得连续,没有缺陷;合金钎料钎焊铜/铝接头的剪切强度也达到最大,为66.5MPa,比未添加稀土的提高了32.5%。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镀锌板生产线锌槽温度和铝含量监测仪,该监测仪系统采集插入锌液中的传感器产生的温度和铝含量的电压。电压信号经过放大、隔离和滤波后,经多路模拟开关,进入模/数转换阶段;然后,用单片机对模拟量转换成的数字量进行处理,并送上位机和LED指示灯显示。设计中注重避免工业生产中的各种信号干扰,保证了最终测量的精度;另外,还能测量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本文的主要任务是为锌槽温度及铝含量监测仪设计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功能模块,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电路的作用是将来自于锌槽温度及铝含量传感器的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和隔离滤波等,变换成前向通道中模/数转换器能识别的信号,再经过多路模拟开关选择后,将信号送入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LED显示数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铝熔体中氢含量对Q235钢板热浸镀铝层质量的影响,用测氢仪及扫描电镜分析了铝熔体中杂质与氢含量的关系及镀层缺陷的成因和氢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较大(80%)条件下经长时间保温后,铝熔体中氢含量急剧上升;夹杂物的存在会大幅度提高熔体中的氢含量;随着铝熔体中氢含量的增加,镀铝层质量变差,出现气泡与漏镀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运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Mg-xAl-1.5Zr(x=0,2,4,6,8,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铝含量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铝锆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锆颗粒、β-Mg17Al12相组成,还存在一些微小的孔洞;铝含量的增加使合金组织趋于均匀化;Mg-6Al-1.5Zr合金具有最高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79.7HV和224MPa,但其塑性较差,断口呈准解理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铬天青S为显色剂测定粉条中铝含量的分光光度法。采用铝-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曲拉通X-100(Al-CAS-CPB-Triton X-100)四元显色体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混合表面活性剂CPB-Triton X-100存在下,Al与CAS在HAc-NaAc介质中形成蓝紫色配合物,测定波长为610mm,在0.4~160mg/k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摩尔吸收系数达到7.5×10~4L/mol/cm,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5.1%~109.5%,相对标准偏差在5.2%以内。该法的线性相关性较好,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粉条等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冷压-烧结-复压的方法在900℃下制备不同铝含量的铜基石墨复合材料,研究在干、湿2种摩擦条件下铝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与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但复合材料相对密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干、湿摩擦条件下,较高的铝含量均使得复合材料耐磨性能得到极大提高,这是因为高铝含量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能有效抵抗微凸体犁削,并且能支撑保护更多石墨,避免金属基体与对偶件直接接触;在铜基石墨复合材料中添加铝后材料的强度增大,使剥落磨损和磨粒磨损减弱,氧化磨损逐渐加强,且湿摩擦时因水的作用使氧化磨损更加剧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18-8型奥氏体不锈钢中残余铝含量对其热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的影响。为避免裂纹的产生,除考虑Cr/Ni比的影响外,要求钢中的残余铝含量不大于0.15%。  相似文献   

14.
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在高能球磨制备纳米Al_2O_3/Al混合粉体过程中,球磨时间和纳米Al_2O_3含量对铝相晶粒尺寸和晶格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期短时间的球磨中,微米铝粉的晶粒尺寸迅速细化到纳米级,但随着球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高能球磨为晶粒融合和再生长提供了能量,使铝晶粒沿着某些晶向有长大的趋势;当Al_2O_3体积分数较低(5%)时可促进铝粉的破碎,但高含量的Al_O_3则对铝粉的球磨破碎不利。  相似文献   

15.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粉丝中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方法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对粉丝样品进行前处理,以乙酰丙酮(20%乙醇溶液)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粉丝中铝含量。本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14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为9.70μg/mL,加标回收率为90.5%~95.0%,RSD为1.19%。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粉丝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和钛一铝镶嵌靶制备TiAlN薄膜;运用纳米压入硬度测试仪、划痕仪和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薄膜进行表征;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薄膜力学性能、薄膜成分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气分压增大,薄膜厚度降低,薄膜(111)取向减弱,(220)和(311)取向增强,薄膜中的氮原子含量逐渐增多,而钛、铝原子含量逐渐减少;随着基体偏压增大,薄膜纳米硬度和膜/基界面临界载荷均逐渐增大,纳米硬度最高可迭48.73 GPa,膜/基界面临界载荷最高可达40 N.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铝质量分数小于3 %的低铝含量镁-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铝含量镁-铝合金铸态组织由α-Mg和β-Mg17 Al12两相组成,其中α-Mg固溶体为等轴树枝晶;随着铝含量的增加,呈六重对称的蔷薇状α-Mg树枝晶尺寸减小、分支发达;其...  相似文献   

18.
在酸性溶液中,用EDTA掩蔽铁等干扰离子,在PH=5~6时,加入过量EDTA与铝络合,以乙酸锌四滴,氟化铵解蔽,测定铁矿石中三氧化二铝含量,方法准确、可靠,且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酸性溶液中,用EDTA掩蔽铁等干扰离子,在PH=5~6时,加入过量EDTA与铝络合,以乙酸锌四滴,氟化铵解蔽,测定铁矿石中三氯化二铝含量,方法准确、可靠,且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不同碳含量与复合添加铝、硼后低碳钢的热力学平衡相图,研究了碳、铝、硼元素在试验钢中的固溶、析出行为以及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时效性能。结果表明:当碳质量分数由0.003%增至0.020%时,试验钢基体中固溶的自由碳原子含量增加;而当碳质量分数增至0.053%时,钢中渗碳体的析出量增加,固溶的自由碳原子减少;复合添加铝+硼后,钢中的氮原子以AlN与BN形式析出,固溶的自由氮原子减少;碳含量以及铝+硼的复合添加对试验钢室温拉伸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的晶粒尺寸减小,时效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当碳质量分数为0.020%时,试验钢抗时效性能最差,复合添加适量硼+铝有助于改善低碳钢抗时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