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鉴于龙钢1^#高炉能耗较高和未对该高炉入炉原料及综合炉料的冶金性能做过全面分析的实际,通过对其入炉原料和综合炉料的冶金性能进行全面的测定及分析,为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高炉精料水平,促进高炉节能降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炉合理的炉料结构是保证高炉炉况顺行的重要因素。就八钢目前的炉料状况,对影响高炉炉料结构的各种单一入炉原料的冶金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就现有炉料基础上所形成的八组综合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进行了对比论述,指出现有炉料的冶金性能特点,对高炉生产顺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含铁炉料冶金性能和高炉炉料结构优化是实现低碳低成本炼铁的重要举措。熔滴试验对于全面把握含铁炉料的冶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钢铁企业内各高炉炉料结构不同且不断调整,加上熔滴试验成本较高且检测时间较长,多数企业仅检测单种含铁炉料的熔滴性能,操作者难以根据炉料结构的变化预知综合炉料的冶金性能、进而调整冶炼制度。在对永钢高炉常用单种含铁炉料进行熔滴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永钢典型炉料结构,研究不同炉料结构条件下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同时,利用回归法建立了单种炉料配比及熔滴性能与综合炉料熔滴性能间的关系模型,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可为高炉炉料结构优化及提前制定合理的操作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攀钢高炉炉料结构的特点,结合攀钢铁矿石资源状况及炼铁规模的发展,提出了攀钢高炉炉料结构改善炉料综合冶金性能,优化炉料结构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太钢高炉入炉料情况变化,在单一矿种冶金性能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较为经济合理的酸性炉料及高炉含铁原料的搭配,并进行了综合炉料结构的试验研究,其结果指导了太钢高炉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炉料结构对高炉冶炼十分重要,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针对韶钢高炉现有的入炉炉料条件,结合韶钢炼铁生产实际,本文对韶纲高炉入炉含铁炉料的还原性、低温还原性和熔滴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综合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得到了合理炉料结构的搭配结果,为韶钢的生产实际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蒋胜  文永才  何群 《钢铁》2012,47(1):9-13
 经过对高炉配加高钛型球团的理论分析和在实验室对高炉利用高钛型球团炉料结构的熔滴性能研究表明,高炉配加该炉料,有利于提高钒钛烧结矿质量和球团比例,降低炉渣中高熔点物质的含量,有利于改善高炉透气性和综合炉料性能。同时生产试验亦表明,高炉利用高钛型球团对增铁节焦,增加喷煤比具有明显效果,具有优化高炉炉料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鉴于环保压力的影响,高炉应减少烧结矿的使用,多使用相对清洁的球团矿和块矿进行高炉冶炼。为配合酸性炉料的大比例加入,需要提高烧结矿的碱度。然而,随着烧结矿碱度的提高,高炉炉内压差升高,透气性恶化,高炉相应生产质量指标难以提升。为了避免烧结矿碱度过高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即将烧结矿中碱性熔剂取出直接加入高炉,选择适宜的球团矿种类、适宜碱度的烧结矿配加一定量的石灰石与一定比例块矿组成高炉炉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综合炉料中直接加入碱度为2.3的烧结矿相比,外配石灰石的方式所组成的综合炉料熔滴性能更优,炉料透气性得到了改善。在熔滴性能满足高炉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外配石灰石的方式,炉料结构中烧结矿比例可以降低至47%左右。  相似文献   

9.
郭豪  张建良  钟树周  张曦东  吕卫 《钢铁》2008,43(1):9-12
通过对韶钢高炉入炉含铁炉料进行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及熔滴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入炉原料和综合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并结合炉料成本分析,指出了在当前原料条件下韶钢高炉炉料结构的合理搭配,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邯钢高炉的现有原料条件,通过对邯钢高炉人炉含铁炉料进行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及熔滴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含铁原料和综合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指出了在当前原料条件下邯钢高炉炉料结构的合理搭配,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郑朋超 《中国冶金》2020,30(8):10-14
通过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球团矿配比、不同烧结矿粒度和不同料层厚度条件下,高炉块状带透气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粒度小于10 mm的烧结矿会使高炉块状带的透气性急剧变差;在保持料层炉料粒度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料层厚度增加,则高炉块状带的透气性降低;随着球团矿配比的增加,料层压差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状态,高炉块状带透气性升高。  相似文献   

12.
煤气流分布对高炉冶炼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承钢4#高炉煤气流波动的原因,从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后,高炉煤气流得到了很好控制,达到了煤气流分布合理、高炉稳定顺行、煤气利用率提高、焦比降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鼓风条件下块矿比例对高炉含铁炉料软熔性能的影响,计算模拟了3种鼓风条件下的温度和气体含量并使用高温熔滴炉研究了块矿比例对含铁炉料软熔性能的影响,进而进行综合炉料结构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富氧、加湿鼓风条件下,氢气含量增加,能有效降低炉内最大压差,窄化熔融区间,改善炉内透气性;富氧、加湿鼓风条件下,块矿比例的增加虽然会导致炉内最大压差和软熔区间的增大,但是最大压差的绝对值仍远小于基准条件下的最大压差值,软熔带宽度也小于基准条件下的宽度。可以得知,在富氧和加湿鼓风条件下适当增加块矿比例,综合炉料软熔性能仍然优于基准条件,且能降低高炉生产成本,对于炉料结构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炉布料数学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令坤  于仲洁  周曼丽 《钢铁》2006,41(11):13-16
为研究炉料在炉内的分布,对武钢1号高炉在开炉前进行了料面测量,在获得的炉料堆积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了高炉布料数学模型,利用开发的数学模型模拟炉料下落的轨迹,求解料面形状,计算炉料的O/C比分布,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对不同布料矩阵的布料效果实行量化评估,结合高炉专家系统中有关煤气流分布的信息,可以及时对布料矩阵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5.
雷鹏飞 《甘肃冶金》2017,9(1):18-22
以酒钢高炉瓦斯灰、转炉OG泥、转炉二次除尘灰和自产铁精矿为主要含铁原料制备复合球团开展直接还原试验。通过利用马弗炉模拟平铺料式隧道窑焙烧过程开展基础性试验研究,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球团配比等条件对金属化球团金属化率、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化球团金属化率和抗压强度指标均随焙烧温度的提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综合考虑金属化率和抗压强度指标,球团在焙烧温度1 200℃、焙烧时间100 min时是比较适宜的;不同瓦斯灰配入量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球团金属化率随瓦斯灰配入量的增加而升高,抗压强度随瓦斯灰配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此基础上,利用30 m平铺料式隧道窑装置开展了直接还原半工业验证试验,最终取得金属化球团铁品位73.51%、金属化率88.76%、抗压强度平均2 328 N、脱锌率95.10%的试验指标,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酒钢高炉或转炉用料要求,说明通过平铺料式隧道窑处理冶金含铁尘泥复合球团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胡长松 《中国冶金》2021,31(6):54-60
以首钢京唐钢铁厂高炉大比例球团矿炉料结构为背景,以京唐二期球团带式焙烧机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在试验研究和工艺设备等方面阐述了首钢京唐高炉大比例球团矿炉料结构下的带式焙烧机工艺和设备的创新点和优势。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生产出了超低硅高碱度球团矿,2条线均日产量为12 500 t,碱度为1.1~1.2,SiO2质量分数为2.0%,TFe品位为66.0%,抗压强度在3 100 N/P以上,还原膨胀率为17.5%。在3座5 500 m3高炉中高比例使用2种球团矿,入炉比例达55%,高炉渣量从280降低至215 kg/t以下,燃料比从505降低至483 kg/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根据邯钢高炉冶炼的原料条件,对高炉原料的还原粉化性能、还原性能、热爆裂性能、膨胀性能及高温熔滴等冶金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入炉综合炉料进行了多组高温熔滴性能试验,调整人炉原料的不同配加比例,掌握其高温性能的优劣,并据此优化原料结构、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8.
石横特钢借助现有技术手段大比例应用南非矿。烧结配矿中,南非粉达到了25%和45%的配加比例,生产的烧结矿具有较好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能满足高炉生产要求;通过优化高炉工艺制度,南非块矿入炉比例由4.29%提高到20%。高炉综合入炉品位提高1.0%以上,综合焦比降低5.0kg/t,增产2%,达到了高炉顺行、高产和节焦的效果,为企业拓宽了铁矿石(粉)来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钢铁工业是国民支柱产业,炼铁高炉能耗和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从现实条件出发,依靠装备技术进步和信息化手段,通过加强对高炉生产数据的在线跟踪、综合分析及研究,不断优化高炉冶炼标准化、精准化操作模式,合理地处理好具体技术装备、原燃料和高炉4大操作制度的关系,处理好不断上升的煤气流和不断下降的炉料的相关传质、传热关系,为生产管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寻求合理的高炉操作制度提供依据,成为实现高炉冶炼过程定量化、高效化的一条根本途径。基于炼铁基础理论,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手段,研发了具有对高炉冶炼过程中煤气流在线诊断、量化评价、优化等功能的生产综合诊控模型并得到应用。通过对高炉冶炼过程中煤气流分布指数、布料矩阵、综合冶炼参数进行适时计算、跟踪及潜力分析,对渣铁成分和指标进行预测预控,得到在具体原燃料条件下高炉进一步挖掘潜力时对布料、送风及渣铁制度等与指标控制相关联复杂相互影响关系数据的量化处理。进而得出满足具体冶炼条件下改善技术指标的冶炼控制措施,并利用物料平衡、热平衡模型对冶炼因素调整进行效果检测。应用结果表明,系列模型的应用有利于形成在具体条件下新的更为匹配的煤气流分布,综合冶炼参数更为和谐,在客观条件改善较小的情况下,喷吹煤粉相对置换比大于1.0,实现了低w(Si)、稳w(Si)冶炼,获得了较高的高炉热量利用率。同比上一年入炉品位条件,实现利用系数、燃料比等指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这次通过对C高炉生产指标分析,在现有条件下减少入炉焦炭灰分、从而减少SiO2入炉量、合理配备炉料结构、调整操作制度等措施,实现C高炉低硅冶炼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