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头隆出器的研制与应用王可昌朱洁华成人的恒久性乳头内陷大多是先天性畸形,另外,外伤、手术、乳腺炎也可能引发。可为单侧或双侧,乳头所隐匿的凹陷窝内,易积存污垢,并发乳腺炎。成人妇女发病率约为1.76%~2%,内陷的乳头常常没有明显的乳头颈部,乳腺管短缩...  相似文献   

2.
持续牵引法矫治乳头内陷36例徐寿英原发性乳头内陷,主要由于乳头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及乳头内的乳腺管较短所致。内陷影响哺乳,乳头处易积存污垢,发生臭味,常有慢性炎症,哺乳期常造成乳腺炎,乳房脓肿等。如手术治疗不当,可导致瘢痕粘连,乳头感觉障碍,勃起及哺...  相似文献   

3.
乳晕乳头双三角真皮瓣填充支撑法矫正乳头内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头内陷的发生率约为2%,多为先天性,主要是由于乳头下中胚层发育障碍,乳头下支撑组织缺乏及乳腺管周围的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短缩所致,同时乳腺管本身的发育不良和短缩,亦是造成乳头内陷的原因。内陷不但影响女性乳房的整体形态和美观,局部还会藏污积垢,出现湿疹、炎症或异味、哺乳障碍,甚至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但乳头内陷矫正较为困难。为此,国内外学者经临床研究,提出了多种手术方法,并不断改进、创新和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四瓣法、五瓣法、乳晕菱形切除法、新月瓣法及Lee等的“去表皮乳晕三角瓣支撑法”等。  相似文献   

4.
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避免乳腺管损伤,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通过对乳晕切口胸大肌前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患者,术后乳头内陷自动治愈的观察所得启示,笔者采用了在乳腺基底部松解挛缩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的方法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部位远离乳腺管集中的部位,避免了乳腺管损伤,使乳头内陷矫正后保留其乳管功能。结果本组患者8例15侧,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且未生育的女性。术后乳头外形美观,感觉与勃起功能正常,随访5例已生育的受术者,均能正常哺乳。结论采用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明显,并保留其乳腺管功能,降低了乳头内陷矫正手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避免乳腺管损伤,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通过对乳晕切口胸大肌前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患者,术后乳头内陷自动治愈的观察所得启示,笔者采用了在乳腺基底部松解挛缩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的方法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部位远离乳腺管集中的部位,避免了乳腺管损伤,使乳头内陷矫正后保留其乳管功能.结果本组患者8例15侧,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且未生育的女性.术后乳头外形美观,感觉与勃起功能正常,随访5例已生育的受术者,均能正常哺乳.结论采用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明显,并保留其乳腺管功能,降低了乳头内陷矫正手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乳头内陷是种比较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常为先天性,或为遗传性。单侧或双侧,双侧常见,发生率约为1.77%。先天性乳头内陷是由于乳头、乳晕的平滑肌和乳腺导管发育不良,乳腺导管间的纤维束挛缩牵引乳头向内,且内陷乳头多发育不良、细小,常没有乳头颈部。乳头内陷不但影响美观,同时易造成局部炎症或者湿疹,甚至因乳腺导管畸形哺乳期乳汁排泄不畅,无法哺乳,产后易发生乳腺炎,甚至脓肿。  相似文献   

7.
乳头内陷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萍  刘毅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873-874
乳头内陷多为先天性畸形,1974年Schwager RG[1]研究发现先天性乳头内陷的病理原因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乳头中胚层发育障碍而表现乳头下支撑组织缺乏,不能将乳头顶出,结果造成乳腺管及周围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短缩,从外形上表现为乳头内陷。后天性乳头内陷多继发于乳腺癌、感染、外伤和手术后所致的瘢痕牵拉[2]。临床上将乳头内陷分为三型:Ⅰ型乳头内陷:乳头部分内陷,乳头颈存在,能轻易用手将内陷乳头挤出,挤出后乳头大小与常人相似;Ⅱ型乳头内陷:乳头全部凹陷在乳晕之中,但可用手挤出乳头,乳头较正常为小,多没有乳头颈部;Ⅲ型乳头内…  相似文献   

8.
乳头内陷是正常乳头位置发生凹陷。内陷的乳头内部有纤维束牵拉乳头至乳腺组织以及乳腺导管发育不良。多为双侧,也有单侧。既有先天性,也有外伤、手术、肿瘤及乳腺炎后纤维增生引起。本组均为先天性。乳头内陷的矫正既要恢复乳头的形态,又要保留乳头乳晕的感觉及哺乳功能。基于这点,1992年至1996年为10例17侧(7例双侧,3例单侧)先天性乳头内陷者行八瓣法矫正术,效果满意。本文对该手术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讨论了先天性乳头内陷的形成原因,临床应用解剖乳头乳晕的血供,术中术后预防乳头再回缩的方法以及介绍了现行矫正乳头内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八瓣法乳头内陷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头内陷是正常乳头位置发生凹陷。内陷的乳头内部有纤维束牵拉乳头至乳腺组织以及乳腺导管发育不良。多为双侧,也有单侧,既有先天性,也有外伤,手术、肿瘤及乳腺炎后纤维增生引起。本组均为先天性。乳头内陷的矫正既要恢复乳头的形态,又要保留乳头乳晕的感觉及哺乳功能。基于这点,1992年至1996年为10例17例(7例双侧,3例单侧)先天性乳头内陷者行入瓣法矫正术,效果满意。本文对该手术方法了较详细的描述,讨论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乳头内陷,主要由于乳头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及乳头内的乳腺管较短所致。内陷影响哺乳,乳头处易积存污垢,发生臭味,常有慢性炎症,哺乳期常造成乳腺炎,乳房脓肿等。如手术治疗不当,可导致瘢痕粘连,乳头感觉障碍,勃起及哺乳功能受到影响,得不偿失,我中心10年来自行设计持续牵引法矫治3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纤维松解结合乳腺组织瓣矫治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持久地矫治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以降低重度乳头内陷的复发率。方法:通过直视下充分松解乳头下周围的纤维并切断短缩的乳头纤维组织,而后用乳腺组织瓣支撑以使乳头丰满的双重作用达到矫治重度乳头内陷的效果。结果: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采用此方法共治疗8例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效果满意,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乳头血运障碍发生。远期随访乳头的感觉及勃起功能正常,乳房外形满意,无明显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效果确切,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重度乳头内陷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头内陷并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乳头内陷并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手术,18例肿块切除,其中13例内陷乳头矫正,22例患者一次性治愈,4例复发(15.4%),复发者均为未行乳头内陷矫正者。结论原发性乳头内陷合并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并同时行乳头内陷矫正术是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改良剖开加Z形瓣成形法矫正Ⅲ级乳头内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矫正Ⅲ级乳头内陷的方法改良剖开加z形瓣成形法。方法2002年1月~2005年3月对28~38岁先天性Ⅲ级乳头内陷已育女性患者手术16例31侧乳头。手术通过乳头中点水平对称剖开乳头,直视下彻底松解乳头下挛缩纤维束及乳腺管,再翻转乳头下组织瓣填补因纤维束及乳腺管被打断后的间隙,然后于乳头两侧与乳晕交界处分别作Z字成形。结果术后乳头挺拔,无1例出现乳头坏死、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乳头感觉无明显减退,无勃起功能障碍,切口局部无明显瘢痕。除1侧乳头术后6个月再次轻度内陷外,余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剖开加Z形瓣成形法是一种矫正乳头内陷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重度无哺乳要求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4.
成年女性乳头内陷是因乳头及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 ,乳腺管较短或乳头受乳腺内病理性组织牵拉所致 ,严重者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异味 ,不能哺乳 ,且影响乳房美观。近3年来我们对乳晕内菱形切除缝缩法[1 ] 进行改进 ,并为 2 3例患者进行了手术矫正 ,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先行乳头贯穿牵引缝合 ,牵起乳头后以美蓝在乳头基底部设计 3~ 5个放射状对称分布的菱形切口 ,将菱形的两个钝角定位于乳头基底的环线上 ,菱形的锐角向上不得超过乳头高度的 2 3,向下可在乳晕内延长 ,以缝合后不形成“猫耳”为度。分别切除各个菱形皮肤…  相似文献   

15.
成人女性的乳头凹人乳晕皮面之下,呈“火山口”样形状,称为乳头内陷^[1]。乳头内陷多为原发性,临床上分为Ⅰ、Ⅱ、Ⅲ型^[2]。我们对Ⅰ、Ⅱ型及Ⅲ型乳头内陷分别采用乳头根部荷包缝合法及利用乳头基底乳腺组交叉缝合做支撑,加乳头根部荷包缝合法,共矫治29例(56侧),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乳头内陷的修复是整形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轻、中度乳头内陷采用非手术疗法可取得较好疗效,重度乳头内陷因乳头下挛缩纤维组织较多,非手术疗法不能达到良好效果,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手术术式主要有乳晕及乳腺组织瓣转移法、乳晕三角真皮瓣法、乳晕菱形真皮瓣法及组织移植法等,手术的关键是切断乳头下挛缩的纤维条索,增加乳头下支撑力量。现对乳头内陷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乳头内陷是女性常见的乳头畸形,发生率为2%,不仅影响外观,也可导致哺乳困难和乳腺炎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困扰。目前普遍认为,乳头内陷由乳头和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输乳管发育缺陷、乳头下支撑组织缺乏等因素造成。Schwager等将上述原因归结于乳头中胚层发育障碍。乳头内陷可分为3度:轻度:乳头下纤维束少见或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持久、不易复发、不损伤乳腺管的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在凹陷乳头两侧乳晕内设计制作去表皮真皮组织瓣,乳头基底部钝性分离贯通,直视下钝性剪切牵拉条索,不剪断乳腺导管,真皮组织充填支撑乳头基底。用纱布块开洞作牵引支撑物,持续牵引乳头1个月。结果:2000年~2007年8月采用此方法共治疗26例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效果满意,乳头形态正常,感觉良好,哺乳正常。结论:采用真皮组织瓣充填支撑加乳头持续牵引是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可靠方法,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术中不剪断乳腺导管,保持了术后哺乳功能。手术加牵引可缩短牵引治疗时间,用纱布块衬垫作牵引装置简便,舒适,实用。  相似文献   

19.
乳晕放射状切开松解合并双环形荷包缝合治疗乳头内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一种有效治疗乳头内陷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乳晕放射状切口切开乳晕皮肤,离断松解短缩的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松解后应用双环形荷包缝合形成乳头颈部和根部并防止回缩。结果:应用该方法矫正治疗乳头内陷11例,术后回访1~6个月,其中10例效果良好,1例一侧乳头重新回缩。结论:乳晕放射状切开松解合并双环形荷包缝合法对于矫正乳头内陷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对Ⅰ型和Ⅱ型乳头内陷有其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乳腺瓣充填及乳头颈部成形法矫治乳头内陷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 1995~ 1999年应用乳腺组织瓣充填及乳头颈部成形矫治乳头内陷 16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16例乳头内陷患者中 ,14例为先天畸形 (均为双侧 ) ,另 2例中 1例为巨乳缩小整形术所致 ,1例为乳腺外伤后造成局部乳管瘘 ,形成慢性炎症造成。均为单侧。 16例中 6例已婚 ,10例未婚。2 .方法 :手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 ,首先用尼龙线或细丝线缝合内陷乳头牵至体表。于乳头内侧设计一底向乳头的三角形乳晕皮瓣 ,约 8mm× 15mm ,亦可根据乳头内陷程度及乳头大小适当调整该皮瓣的大小。在此处设计切开之目的为尽可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