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腹壁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腹壁会阴子宫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腹壁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有关,为医源性散播。结论:掌握手术指针,注意术中保护切口,提倡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腹壁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亦逐年增多。为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近5年间诊治的1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兵  夏云昆  陈建  刘华  颜朝晖  金霞 《武警医学》2010,21(11):1001-100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盆腔内异位多见,发生于腹壁切口瘢痕处较少,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术的增多,该病也逐年增多。2002—05至2008—12我院对29例临床怀疑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和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治疗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进行诊治的附件良性包块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为97.22%,(35/36).对照组阳性率为5.56%(2/36),两组差异明显(P<0.05).诊断符合率:中轻型与Ⅰ~Ⅱ期81.25%,中型与Ⅲ期91.67%,重型与Ⅳ期100.0%,轻型、中型和重型之间诊断符合率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很好的总体与分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冲洗腹腔及子宫切口对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既往无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方法手术,一种是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结果:两组孕妇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结论:剖宫产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可有效地降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44例)和药物组1(12例)、药物组2(12例),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及一年后的复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4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44例(治愈率:100.00%),复发2例(复发率:4.54%);药物组1治愈6例(治愈率:50%),复发4例(复发率:66.67%);药物组2治愈7例(治愈率:58.33%),复发5例(复发率:71.42%)。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治愈率,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法,术中避免子宫内膜组织的种植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绝大部分发生于盆腔内,盆腔外EMT占1%~10%,可见于腹壁、会阴切口、脐部、膀胱、肾、肺、心包、肠道等部位。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MS)多见于妇产科手术,尤其是剖宫产手术的切口部位.误诊者时有发生。Blanco等报道,术前仅1/3诊断正确。1992-03~2002-03我院行剖宫产者2038例,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  孙特  祖静  吴炅 《武警医学》2007,18(3):209-209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其他部位,并随月经周期变化的症群,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1].……  相似文献   

10.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EMT多发生于盆腔脏器,如卵巢、子宫直肠陷凹、盆腔腹膜及子宫肌壁等。EMT也可发生在腹壁及会阴的手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多发生于盆腔脏器,如卵巢、子宫直肠后陷凹及腹膜。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多。现将本院最近两年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根据Vemon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盆腔移植法改进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见穿治疗组、阿拉瑞林药物对照组,将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从异位内膜超微结构水平上探讨石见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结果:模型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与正常组子宫内膜比较接近,石见穿组、阿拉瑞林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见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石见穿、阿拉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其异位内膜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促进异住内膜组织的细胞凋亡,以达到其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郭黎  晏咏梅  蒙丽 《西南军医》2007,9(1):72-7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其间质细胞生长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几乎可以生长在机体的各个器官,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具有种植和侵蚀生长的特点,严重影响孕龄妇女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亦有上升的趋势,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现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5例,年龄22~36岁,平均27·8岁。全部均有剖宫产史,其中2例剖宫产2次。4例为膜壁纵切口,其余12例为腹壁横切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查体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严格手术操作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磁共振(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16例临床拟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MRI表现,均行B超检查,部分行手术或穿刺。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慢性盆腔炎3例,子宫肌瘤2例,单发性滤泡囊肿2例。结论: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重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于月经周期第l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殖激素的改变。结果 服药期间所有患均闭经,痛经及盆腔痛消失,腺肌症患子宫明显缩小,卵巢异位囊肿缩小或消失。雌二醇(E)及孕酮(P)处于早-中卵泡期水平。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长期服用可破坏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干扰其功能,影响在位及异位内膜的生物学效应,从而起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及术后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对其CT图像以及临床表现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灶均靠近手术切口处.6例完全位于脂肪层中,4例深达腹直肌,3例达腹膜.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灶,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楚,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在显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位置以及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发生于生育期的任何年龄,初诊时平均年龄为25~29岁。其主要症状为疼痛,且变化多端。因此,若有下列不明原因的疼痛,应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交疼痛性交疼痛被认为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价值的症状之一,占30.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及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38例子宫腺肌症、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2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中HLA-G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 HLA-G蛋白和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HLA-G蛋白在EM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HLA-G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检测p16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p16蛋白的表达与痛经、月经异常、不孕无明显关系,而与囊肿大小、异位内膜浸润深度及盆腔浸润情况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蛋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