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老年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chronic lymphatic leukemia,B-CLL)患者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扩增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胸腺肽α1作为免疫增强方案,1.6mg/d皮下注射,14d为1周期。采集4例B-CLL老年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每周1次,分别在应用胸腺肽α1前和应用1周期后各采集3次,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及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检测其扩增数量、效应细胞扩增倍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体外杀瘤活性。结果 4例在胸腺肽α1治疗前后各做12次CIK细胞培养,培养时间(13.8±1.4)d,细胞存活率95.46%±3.12%。培养后CD3+、CD8+、CD3+CD8+及CD3+CD56+T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T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胸腺肽α1治疗后,CIK细胞在扩增数量、效应细胞扩增倍数、比例及体外杀瘤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够增强老年B-CLL患者CIK细胞体外扩增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cells)的体外扩增特性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NC,培养诱导CIK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扩增倍数、增殖速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用MTT法观察其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30例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前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 经2周培养,CIK细胞平均增加了30倍,总数达(4.8~5.0)×109,活性细胞比例>90%;体外杀伤率约50%,表型检测效应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56+亚群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后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晚期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观察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体内移植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10份,定向诱导成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者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两者对K562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取30只裸鼠分为3个组,预防组:先尾静脉注射CIK细胞,后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治疗组:裸鼠于第1天接种A549细胞,第2天,根据注射方案不同,分为局部注射CIK细胞(局部注射组)、尾静脉注射CIK细胞(尾静脉注射组)、局部及尾静脉均注射CIK细胞(联合治疗组)3组,均连续治疗5 d.对照组: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注射生理盐水,连续5 d.4周后裸鼠,测量肿瘤大小,称重,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并做病理检查.结果 健康人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显著高于肿瘤患者CIK细胞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人CIK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患者CIK细胞(P<0.05),健康人CIK细胞对K562、LOVO的杀伤活性强于患者CIK细胞(P<0.05).对照组各裸鼠背部皮下移植瘤出现较早,并且以相近速率快速生长,体积较大;CIK细胞预防组及治疗组中局部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的移植瘤出现较晚,生长较慢,体积较小,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 体外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体外扩增快,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肿瘤患者CIK细胞.动物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移植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IK细胞的体外生长扩增能力及杀瘤效应。方法将人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CD3mAb、IL-1、IL-2),诱导生成CIK细胞,分为CIK-1组和CIK-2组,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 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经过21d培养后显著增加,百分比达(29.80±8.73)%,与培养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也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5)。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在第7d时CIK-1组杀瘤活性为57.86%,第14d时为71.92%,在第21d时达最高值,为79.06%,与CIK-2组比较杀伤活性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扩增能力和杀瘤效应,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抗肿瘤和主动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抗CD3单抗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其抗肿瘤特性的影响,优化扩增方案。方法取多名健康供血者血液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类型(OKT3、UCHT1、HIT3a)、不同浓度、不同组合的抗CD3单抗及细胞因子(γ-IFN、rhIL-22),诱导生成CIK细胞,体外培养12 d。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采用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 (1)等量混合3种不同类型的抗CD3单抗,CIK细胞增殖反应优于添加单一类型抗CD3单抗(P〈0.05)。(2)抗CD3单抗浓度增加,CIK细胞的增殖效应及细胞毒活性反而下降。(3)不同rhIL-2浓度对CIK细胞的增殖效应及细胞毒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培养CIK细胞时混合不同类型的抗CD3单抗有利于CIK细胞的体外扩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ells)的体外扩增特性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NC,培养诱导CIK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扩增倍数、增殖速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用MTT法观察其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30例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前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经2周培养,CIK细胞平均增加了30倍,总数达(4.8~5.0)×109,活性细胞比例〉90%;体外杀伤率约50%,表型检测效应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56+亚群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后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晚期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CIK细胞和LAK细胞的增殖、表型和抗瘤效应,为临床应用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提供资料。方法取12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常规分离成单个核细胞,用不同细胞因子培养诱导出LAK细胞和CIK细胞,观察两种细胞的增殖、表型和抗瘤效应。结果培养后12天,CIK细胞数量达原来的11.5倍,而LAK细胞数量只有原来的5.2倍;比较培养前后CIK细胞的表型,可发现CD3+、CD3+CD4+、CD3+CD8+、CD3+CD56+、CD25+在培养后均有明显增高(P<0.05或0.001)。CIK细胞杀伤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能力均明显优于LAK细胞(P<0.05或0.001)。结论CIK细胞不仅具有强大的增殖功能,并且对不同的肿瘤细胞系显示出较LAK细胞更强的杀伤活性。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增殖能力、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细胞毒作用,寻求鼻咽癌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提取24例鼻咽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FN-γ、抗CD3mAb、IL-2和IL-1β共同培养诱导CIK细胞,计数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数,用MTT法检测细胞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用ELISA法测定CIK细胞分泌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培养CD3AK细胞和LAK细胞,与CIK细胞在增殖和杀瘤活性上进行比较。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统计有差异性。结果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表现出很强的体外增值活性及杀瘤活性,与CD3A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其增殖活性和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且与正常人自体CIK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别(P>0.1)。结论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明显优于CD3AK和LAK细胞,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健康人和肿瘤患者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凯  祁岩超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253-254,392
目的 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CIK(Cytokine—induced kiuer)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以期为临床应用中效应细胞的选择提供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各10例,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以干扰素-γ、CD3MAb、IL-2和IL-1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杈检测比较两者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两者对K562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健康人外周血CIK细胞的扩增速度、对K562和LOVO细胞株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肿瘤患者外周血CIK细胞,(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人外周血CIK细胞CD3^+CD56^+百分比显著高于肿瘤患者外周血CIK细胞,(P〈0.01)。结论健康人较肿瘤患者外周血CIK细胞体外扩增快,CD3^+CD56^+比例高,杀伤活性强。为临床应用CIK细胞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洁  牟青杰  王占聚 《疑难病杂志》2010,9(1):17-18,F0003
目的探讨从脐血中大剂量制备CIK细胞的方法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Ficoll两步分离法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分化扩增。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物的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经诱导后第4天细胞形态开始出现体积增大,胞核不规则,细胞数目增多,培养10 d后细胞数目成对数扩增,30 d后逐渐下降;免疫表型中以CD3~+、CD16+56~+细胞扩增最显著(P<0.01);第14天时CIK细胞对K562和Raji细胞株表现出强大的杀伤活性。结论细胞因子在体外可以大剂量培养脐血CIK细胞,扩增倍数高,杀伤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