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患者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的过程中,药师应注意的要点和应交代的问题,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减少药物浪费,从而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对各种降糖药物以及联合用药产生的效果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临床常用品种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重点指出用药交代时药师所应注意的重点。结果:通过对各类药物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研究,临床药师都能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合理交代药物使用方法以及用药注意事项,阐述的药物治疗方法十分可行。结论:药师在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交代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用药患者提供参考,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正>抗菌药物在临床预防、治疗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推陈出新,药物品种日益增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上升。为进一步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笔者对我院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总结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1资料来源笔者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院属各科室上报的458例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进行整理研究,为下  相似文献   

3.
郑文军 《首都医药》2008,15(8):39-39
为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探讨其易发因素,对中国建筑工程局第二职工医院2007年度各科室上报的8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对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2009年至2010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09年至2010年临床科室上报的246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按患者性别和年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和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139例,占56.50%;由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98例,占39.84%;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84例,占34.15%。结论应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院5年来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基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1年我院4385例次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及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药物监测例次及申请科室逐年增加;儿童及老年患者为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人群;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为临床进行用药剂量及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论:治疗药物监测已经成为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88例患者进行抗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为抗菌药物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用药种类和用药途径致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不良反应在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患者在20~60岁之间、使用头孢菌素类以及静脉注射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较多。结论:抗菌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应给与高度重视,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积极监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儿科住院患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使用率前10位科室中,每个科室随机抽取30份病历,共计300份,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7例(35.6%)适应证不合理,148例(49.3%)用药频次不合理,231例(77.0%)雾化时合并使用了其他药物,4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医院应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制定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合理用药标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时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临床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107份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7份病例中9例发生左西孟旦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8.41%,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48~91岁,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结论: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时可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做到个体化用药,并加强用药期间的心电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炎琥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108例,对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例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患者中,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不良反应涉及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发热、神经精神症状等。结论:炎琥宁注射液可诱发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引起重视,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院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我院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2004年我院各科室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按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方法,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110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共有49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24种居首位,占48.98%;其次为中药制剂8种,占16.33%;消化系统用药5种,占10.21%;ADR病例中合并用药占62.73%;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占70.91%;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2.73%;较严重的ADR有11例,占10.00%。结论ADR发生因素较多,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姬长存  崔瑶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136-137
目的分析本院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惕和早期发现,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本院2013年1~6月收集的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院9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7.5%;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64例,占66.7%;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为多见,为46例,占47.9%;涉及受损系统以及临床表现中皮肤损伤最常见,为31例,占32.3%。结论掌握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针对特殊用药患者,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尽量减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91例静脉滴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分析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上报的91例有关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林霉素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较轻微,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联合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克林霉素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法用量,注意患者过敏史、药品稳定性,并做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3.
398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集的39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较多,其次为中药制剂;严重不良反应多在静脉给药后发生。结论: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7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收集的731例ADR报告就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既往过敏史、ADR因果关系评价、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19类药物,155个品种,抗感染药物占首位(333例,占45.55%),其中发生ADR次数较多的药物依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6例,占4.92%),奥硝唑注射液(26例,占3.56%),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21例,占2.87%);其次是抗肿瘤药物(61例,占8.34%)和心血管系统药物(52例,占7.11%),发生ADR次数较多的药物分别为注射用顺铂(9例,占1.23%)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9例,占2.60%);静脉用药引发ADR为426例(58.28%);ADR可发生于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80例,占38.30%),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154例,占21.70%),重度ADR 23例(3.15%),其中新的、严重的ADR 6例(0.82%),药物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干扰素α、注射用美洛西林、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用多西他赛、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我院2009年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106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我院上报不良反应中居首位,其中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发生的363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致ADR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静脉滴注最易导致ADR。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工作,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呈报ADR/药品不良事件(ADE)的意识与责任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实际情况,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2年我院上报广东省ADR管理中心的170份ADR报告,对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物、给药途径、剂型、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0例ADR中,中老年(〉6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儿童(〈10岁);静脉滴注致ADR的发生率最高,为127例,占75.1%;引发ADR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中抗菌药物最多,为6个;仍有部分科室ADR报告数为0。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力度,及时反馈信息于临床,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收集的144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剂型、ADR涉及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院144例ADR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3.1%,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20.8%;给药剂型以注射剂最为常见,占84.0%;临床表现以皮肤损伤为主,占47.9%。结论应重视ADR报告,加强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研我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加以分析退药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以达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我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共556张,对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种类以抗感染药、中成药、心脑血管用药等为主;退药科室以内科、急诊室、儿科等为主;退药原因以药品不良反应、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为主。结论医院要重视退药问题的存在,加强药学服务,增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退药制度,以减少医院门诊退药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科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儿科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8月儿科13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儿科中药注射中发生的不良反应频率高,尤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类型最为常见,与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药物制备工艺、滴注速度过快、用药不当、临床研究时缺少研究对象、不完善的监管制度等相关。结论:儿科中药注射中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提高药物质量,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管理和规范,降低儿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