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高速公路的防眩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列举了几种防眩设施的形式及种类 ,并指出了防眩设计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从而通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防眩设施达到降低交通事故、提高行车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许漯高速公路两种基本形式防眩设施的设计与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3.
防眩设施的设置应考虑设施的连续性,避免在两端防眩设施中间留有短距离间隙。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解决防眩设施统一高度在凹形竖曲线路段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从最不利车道与车型组合角度出发,根据发出眩光车辆、防眩设施位置、受眩光影响车辆3点是否在凹曲线内,建立了一般意义下的凹曲线防眩设施高度计算模型,并推导出防眩高度计算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凹形竖曲线路段及其前后一段距离内防眩高度比平直路段高,应按修正值进行高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纵断面的防眩设施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眩光的成因和危害,为提高驾驶安全度,从道路纵断面角度对防眩设施的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凹、凸路面的计算模型,得出防眩设施高度计算模型,来评估防眩设施高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魏晓芳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6):149-149,151
介绍了道路防眩设施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7.
李如强 《交通标准化》2014,(17):133-135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防眩板存在的设置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分析了防眩板的质量要求和设计原则,提出了防眩板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施工监理要点,以期增强防眩板的防眩效果,提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哇。  相似文献   

8.
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路交通中,为了确保安全就必须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基于此,从标志、标线以及护栏、防眩设施四个方面,就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技巧进行了分析,可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平直路段和凹形竖曲线路段眩光、驾驶人视线与防眩板高度的关系,考虑凹形竖曲线路段半径、汽车前照灯高度、驾驶人视线高度、路段横断面结构和中央分隔带宽度等参数,提出了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计算方法.以京化高速公路防眩板设计高度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并将计算结果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规定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汽车前照灯的灯距为120 m,凹形竖曲线路段半径在12 000~32 000 m时,按照现有规范,防眩板设计高度为1.712m,按照提出的方法,防眩板最小设计高度为1.720 m,防眩板最大设计高度为1.800m.  相似文献   

10.
视距不良问题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运营安全的潜在威胁.小客车视距位置不良主要在于车辆在超车道行驶时中分带防眩设施对视距的遮挡.大货车视距主要遮挡来自于曲线内侧的路堑边坡.隧道内行驶视距与车辆行驶速度和隧道线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我省高速公路某些路段的中央分隔带无法顺利进行机械化养护,这种情况可通过做好中央分隔带的灌木、草坪和附属交通设施的基础工作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破碎带隧道开挖支护效果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破碎带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开挖隧道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用详细的地质资料对某隧道进行描述,包括岩性、产状等实际工作中可以得到的参数,然后使用颗粒离散元对隧道破碎带开挖引起的围岩稳定性进行模拟,通过大量的测试试验准确地掌握了颗粒离散元中参数与实际实验室参数间的对应关系,以此建立了无衬砌支护和有衬砌支护2种模型,比较围岩位移和隧道断面附近区域拉应力变化的不同,评价了支护结构的效果,对类似地带的地下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恶劣环境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反应时间受其本身状况和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针对雨、雾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强光、路面亮度不足等恶劣环境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状况,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能见度、眩光强度、路面亮度等道路环境与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随能见度增加、眩光增强、亮度减少而增长。  相似文献   

14.
杨勇  朱传征  李伟 《交通标准化》2009,(23):178-181
在公路系统中,不适当的照明灯具或照明设计是导致眩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介绍公路照明中有关眩光限制的内容、应用的优越性及一般的计算方法,可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种大型带状数字地形模型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铁路选线系统海量地形数据的特点,以快速、自动为目标,通过在构网建模过程中对空白区域和分块边界的处理,综合利用图形子区边界提取、异侧找点、最短距离等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建立大型带状三角网的快速建模方法.通过对建立的大型三角网模型进行四叉树分割和分块存储,有效提高了建模成果的利用效率.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虚拟环境选线系统”的开发,通过几段实际线路的应用,证明了用此方法建立连续带状数字地形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青岛商务核心区道路交通设计以区域交通现状分析为基础,以区域交通规划为指导,主要进行道路网的优化设计,并进行了施工阶段划分和投资估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用ARM7和uClinux嵌入操作系统实现LED屏脱机控制卡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可实现与PC机进行10/100 MB以太网和普通串口2种方式的通信.软件采用多任务的编程方法来提高运行速度,描述了网络驱动及网络通信的实现.软硬件的初步调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比传统的采用8位或16位微处理器的脱机卡在运算速度、存储空间、图像显示效果等方面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首先详细分析了具有隧道群的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划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即运输通道,临时工程、临时设施的布置,水、电、通讯、网络等的接口,弃渣场的设置,地质、气候、水文条件等,避免合同段分段的相互交叉、有利于外部协调;然后归纳出了合同段划分的几种主要形式:单一分段式、中间分段式、左右分段式和混合式;最后论述了具有隧道群的高速公路施工组织的难点:即施工时间组织困难,施工空间组织困难。  相似文献   

19.
杨秋明 《北方交通》2007,(12):31-32
简要回顾总结了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普遍状况,全面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概念、一般性原则和主要功能;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互通立交区、取弃土场、服务区、管理区、收费站等的景观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finite strip method, a simplified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analyze high-rise frame tube structures. The generalized strip element is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generalized stiffness matrices for beam and column-line are derived by using the displacement functions that describe the nodal displace-ments and displacement transforms. Furthermore, the formulas for the generalized stiffness matrix of generalized strip element and load array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placement parameters were developed. It is shown through a series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 that the nodal angular displacements at the same floor in a generalized strip element are approximately identical. A comparis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finite strip method shows that the simolified approach not only is accurate, but also reduces the number of basic unknown quant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