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两跳OFDM-AF接力系统中的子载波配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于放大前传的两跳正交频分复用接力系统.针对因信号在两跳过程中被置于相同子载波传输而限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子载波配对技术,并采用匈牙利算法提出了最优配对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子带的子载波配对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子载波配对技术能为系统带来约5dB的增益;基于子带的子载波配对的增益略低,但能大大降低信令开销.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基于混合应变多量子阱有源材料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及其增益特性.引入张应变量子阱的SOA器件,增益带宽约为50nm,偏振相关损耗小于1dB,峰值增益随偏置电流增大蓝移.在高偏置条件下,芯片剩余反射和外腔反馈引起的受激发射造成增益带谱收缩,增益下降.高性能SOA必须克服芯片剩余反射和抑制外腔反馈.  相似文献   

3.
主要讨论了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基于子载波的MIMO-OFDM系统如何获得发射分集增益和接收分集增益,从而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仿真,基于发射分集技术和接收分集技术能够明显地提高MIMO-OFDM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义多载波扩频(MC-DS)系统的子载波间隔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将多载波技术和扩频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扩频的通信速率和多载波通信的稳健性.广义MC-DS系统可以通过调整子载波间隔,改变扩频增益和频谱交叠程度来应对复杂的水声信道.讨论了在水声多途信道和高斯白噪声信道下该系统随子载波间隔变化的误码性能,根据误码率曲线可以选出使误码率达到最小的最优子载波间隔,从而为系统的最优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相比于OFDM和单载波时域均衡,有着性能稳定、复杂度低、计算量小的优点,引入空时编码后,能获得较大的分集增益,使系统的性能获得了改善。仿真结果证明了二者结合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6.
光纤损耗和色度色散是限制高速光纤系统传输容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损耗导致光在光纤中的衰减,传输一定距离后需要放大;而色度色散引起脉冲展宽,长距离传输需要色散补偿或采用其它色散管理手段。利用色散补偿光纤既可以进行色散补偿,又能作为喇曼光放大器增益介质使用的特点,分别测量了光纤的色散特性和喇曼增益特性,设计了通过色散补偿光纤同时进行色散补偿和喇曼光放大的系统方案,实验结果表明50公里单模光纤的色散和损耗(约10dB)可以通过采用5.6公里色散补偿光纤、具有12dB增益的Raman光放大器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7.
采用802.15.4a信道损耗模型,探讨了2.4GHz Zigbee射频模块辐射传输损耗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传输距离的因素,推导了最大传输距离的估算公式.针对设计的Zigbee射频模块具体电路,对传输损耗和最大传输距离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作了实验测试,估算误差小于10%,符合工程应用要求,可作为2.4GHz Zigbee射频数传模块的设计和工程应用传输距离估算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OFDM多跳中继系统的子载波功率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再生和再生两种中继方式,研究了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中继系统的子载波功率分配问题。首先在2跳非再生中继方式基础上,推导并给出了2跳再生中继方式下的等效信道增益;然后利用注水定理在子载波对间进行功率分配;最后把上述结论推广到多跳中继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直传系统和平均功率分配机制,最优功率分配的OFDM中继系统有明显的容量增益,且多跳中继系统能有效扩大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放大器是为卫星通讯地面站研制的,用来作为前置低噪声放大。本文简述了 GaAsFET的结构和小信号等效电路,噪声模型分析,以及散射参数,给出了放大器的设计,调试方法,以及放大器的实测性能,其典型值为:增益 G=29dB,整机噪声温度 Ter 约为200°K左右,工作带宽 B=500MC,带内增益波动△G≤±0.75dB,1dB 增益压缩点的输出功率 put= 5.5dBm.  相似文献   

10.
传统RAKE接收机(CLRAKE)由于不同路径载波之间存在无法准确估计的相位差,将会导致多径信号的功率利用率大幅下降。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一种在载波上实现多径分离, 并分别对多径信号实现载波相干解调的新型RAKE接收机(CORAKE)。该CORAKE对各径信号的接收都是相干解调的,三径本地载波分别与相对应的三径收信号载波相位差均为0,消除了各径载波间的相位差对接收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CORAKE具有更好的接收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11.
卫星通信为达到覆盖区域和减少干扰采用了多波束或点波束天线技术,但来自覆盖区的某些干扰,特别是一些有意干扰会造成通信卫星无法正常工作.主要从电子对抗的角度讨论卫星多波束天线的抗干扰能力,首先由卫星的星下点位置和相应地球站的地理位置来确定地球站在卫星多波束天线 (MBA)覆盖图中所处的方位角和仰角,然后通过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期望信号源的位置确定之后,通过改变干扰源的位置或增加干扰源的数目,确实能达到有效地破坏卫星多波束天线的零陷效果的目的,使其无法正常工作.证明了干扰源的位置及数目对卫星多波束天线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选取450MHz附近频段为典型研究频段,对该频段Argos系统卫星气象业务和铁路列调系统进行干扰共存分析.针对气象卫星对火车、气象卫星对火车站、火车站对气象卫星地球站、火车对气象卫星地球站这4种可能存在的干扰情况,使用实际系统参数以及天线方向图,结合Argos气象卫星的轨道特征,分析了干扰共存下需要的隔离距离和气象卫星地球站的协调区域.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得出4种干扰情况下的隔离度和隔离距离.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单路单载波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锁相源相位噪声指标的一种分配原则与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地球站终端设备给出锁相标准源相位噪声分配实例。  相似文献   

14.
空间站伴随卫星编队飞行轨道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考虑地球扁率摄动影响时,用动力学和运动学两种方法研究空间站伴随卫星编队飞行的轨道设计。动力学方法依据C—W方程,通过轨道根数和相对运动参数的相互转换进行轨道设计;运动学方法以轨道根数为参数给出了基准伴随卫星的绕飞轨道方程,据此可直接得出其轨道根数,然后通过解绕飞轨道方程得出一般伴随卫星的轨道根数。以空间站为中心的对地观测编队卫星群(其绕飞轨道在当地水平面的投影为圆)为例,分别利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设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均可用于伴随卫星编队卫星群的轨道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卫星天线指向不精确时信息传输的同步性能,在OPNET仿真平台上基于对地静止轨道无线接口(GMR-1)标准建立卫星移动通信模型,研究天线指向不精确时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同步性能.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移动式地面站和信关站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影响的仿真,即建立天线指向不精确时的频率与定时同步数学模型,分析频率和定时同步性能的统计特性,得出天线指向不精确时对同步性能带来的定量影响,并进行仿真.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指向精准的卫星天线相比,天线指向不精确时对卫星系统的定时同步影响较小,而频率同步的性能与用户位置有关,受频率同步影响的误码率性能下降约为10-1~10-2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卫星传输是广播电视节目主要传输手段之一.卫星地球站由模拟传输转为数字传输,其优势更加明显.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建设项目——浙江省广播电视数字卫星地球站为背景,运用视音频编码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对数字卫星站系统功能和系统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对数字电视编码调制、卫星上行射频和音频切换监视等分系统的设计和构成作了具体介绍,并根据卫星上下行链路计算对卫星租用带宽、上行功率、天线接收系统品质因素等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该项目于2004年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三等奖,说明设计思路和链路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姿态估计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利用星载天线信息进行姿态确定的新方法。研究分析了天线接收信号中可以用于卫星姿态确定的信息,推导并建立了由误差四元数表示的天线测量残差线性模型。基于卫星姿态敏感器的测量残差模型和天线测量残差模型,组建了陀螺/红外地平仪/太阳敏感器/天线新型联合姿态确定系统,最后利用集中式测量融合滤波对卫星姿态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天线信息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姿态确定的精度,并使整个系统的收敛速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双向时间比对法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的方法对比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MEO卫星与地面相对运动引起的钟差的变化曲线;对多项式求导获得了卫星在地面观测站过顶点上的最小钟差值,实现了卫星时钟的星地时间同步。该方法可以应用于M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卫星本体及星外部件对天线方向图特性的影响,确保天线在整星布局约束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本文利用FEKO软件进行了整星约束条件下天线电性能仿真计算,通过最恶劣工况仿真分析可知,天线方向图、增益等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现有卫通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二线多点对多点双向数据传输,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充分利用卫星信道并可实现办公自动化,具有广泛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