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器与柔性基础耦合系统结构噪声的控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针对实际工程中的复杂柔性耦合系统,从理论上探讨了由于机器上楼等引起的结构噪声控制问题。首先从结构噪声源的角度分析了结构噪声的发生机理,用此观点推导了机器-隔振器-弹性基础复杂系统地动态传递方程,并通过研究分析弹性基础的速度响应,揭示了系统各动态特性参数对结构噪声传播的影响效果,从被动与主动两方面提出了控制系统结构噪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际工程中柔性基础上机器所产生的结构噪声问题 ,从结构噪声源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结构噪声的控制问题 本文按照机械阻抗的观点 ,用传递导纳矩阵法推导了机器、隔振器和弹性板基础复杂柔性耦合系统的动态传递方程 ,着重研究了板基础的速度响应 ,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结构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工程中柔性基础上机器所产生的结构噪声问题,从结构噪声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结构噪声的控制问题.本文按照机械阻抗的观点,用传递导纳矩阵法推导了机器、隔振器和弹性板基础复杂柔性耦合系统的动态传递方程,着重研究了板基础的速度响应,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结构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复杂柔性耦合系统结构噪声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实施工程中柔性基础上机器所产生的结构噪声问题,从结构噪声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结构噪声的控制问题,本文按照机械阻抗的观点,用传递导纳矩阵法推导了机器、隔振器和弹性板苊复杂性合系统的动态传递方程,着重研究了板基础的速度响应,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结构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弹性浮筏系统的实用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复杂柔性耦合系统,对建立在柔性基础-弹性浮筏上的隔振系统应用子系统导纳法进行分析,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功率流传递计算公式。在研究中,将浮符和基础的固有频率与被隔振机组固有频率之比作为特性参数,对系统在不同频率比下的传递特性进行了计算研究;针对计算结果,分析了浮筏的弹性和基础的柔性对耦合系统的传递功率流的影响,给出了可以将基础或浮筏当作刚体来处理的弹性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安装于多层工业厂房中的动力机械,将机器,测力传感器及基础结构作为一个大系统,利用子系统耦合观点,研究了测试系统中的插入环节-测力传感器和柔性基础的动态特性对动态力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频率界限。  相似文献   

7.
偏心力作用下柔性系统的功率流特性及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递导纳矩阵法推导了偏心力作用下,机器-隔振器-柔性基础复杂系统的动态传递方程,以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为衡最指标,通过功率谱分析,研究了偏心力作用下的功率流特性,并探讨了主动控制策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弹性浮筏系统的实用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复杂柔性耦合系统 ,对建立在柔性基础 -弹性浮筏上的隔振系统应用子系统导纳法进行分析 ,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功率流传递计算公式 在研究中 ,将浮筏和基础的固有频率与被隔振机组固有频率之比作为特性参数 ,对系统在不同频率比下的传递特性进行了计算研究 ;针对计算结果 ,分析了浮筏的弹性和基础的柔性对耦合系统的传递功率流的影响 ,给出了可以将基础或浮筏当作刚体来处理的弹性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9.
针对振动隔离中基础的非刚性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得到有关柔性板基础上多点支承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特性的若干重要结论,并以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频率平均响应为目标函数,以隔振器的刚度、阻尼以及机器的质量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控制系统振动和结构噪声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传递导纳矩阵法推导了偏心力作用下,机器-隔振器-柔性基础复杂系统的动态传递方程,以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为衡量指标.通过功率谱分析,研究了偏心力作用下的功率流特性,并探讨了主动控制策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印刷机结构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高速印刷机的振动和噪声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杂的印刷机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从避免共振的角度,完成了该印刷机结构的改进设计,讨论了有限元计算中单元的选择、零件结合面的处理以及机器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结构的减振降噪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采用集中参数法分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中基础提离、滑移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假定地基土为弹性半空间体,土介质均匀、线性且各向同性,采用winkler基础模式;土与结构间的滑移遵从库仑破坏准则。作为实例,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对一结构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竖向地面运动对结构地震反应有较大影响;基础滑移可减少结构地震反应,起到了隔震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器”,其行为过程是S-O-R过程.该系统是一个灰色的动态系统,其过程也是灰色的.本文从人的反应特性入手,根据传递函数的概念,建立了人S-O-R过程的灰色传递函数,并讨论了几种特例.这为进一步揭示人的S→R的特性、研究人为失误以及提高人的动作可靠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动力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控制问题,通过六维空间单层[1]弹性浮筏的多机组隔振理论分析计算模型,导出弹性浮筏传递功率流的表达式,绘制功率谱曲线,从振动能量传输的角度来评价浮筏系统隔振效果,揭示机组的质量、筏架阻尼等结构参数对功率流传递的影响,最终给出浮筏设计中结构参数选择的一般准则.  相似文献   

15.
柔性板基础隔振系统功率流传递特性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针对振动隔离中基础的非刚性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得到有关柔性板基础上多点支承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特性的若干重要结论,并以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频率平均响应为目标函数,以隔振器的刚度、阻尼以及机器的质量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控制系统振动的结构噪声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首先建立了壳体结构和声场的有限元模型,用声场-结构耦合的模态综合法分析了车内噪声的分布,并计算了车辆在几种工况下的声压级,与模型实验结果趋势一致.因此,声场-结构耦合的模态综合法可以较有效地预估车内的噪声,可以在设计阶段优化车辆壳体结构,从而使车内噪声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型换热元件,弹性管束结构与管内流体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流固耦合系统.考虑流体的可压缩性,用有限元法的位移-压力格式对管束-流体耦合系统进行离散,建立了系统的振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管束结构、管内流体和管束-流体耦合系统进行了模态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不但弹性管束结构和流体本身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发生改变,而且一个子系统的振动还会迫使另一子系统产生新的振动模式.不同密度的流体对结构频率改变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在研究管内充液弹性管束的动态响应时必须考虑流体与管束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实际中浮筏隔振装置,建立了柔性基础上机组多扰源弹性浮筏耦合隔振系统动力学普遍模型,给出了系统动态特性结构化分析方法,了耦合系统动态传递方程及功率流表达式。结合工程实际两机组浮筏隔振系统功率流数值计算结果,着重探讨安装频率与支承结构柔性作用及其对隔振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频率设计点选择合理,可有效控制振动能量传输。  相似文献   

19.
具有中央加强循环管的换热器,因其结构的复杂性,不易进行精确分析。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将中央加强循环管化为管板的弹性支座,而将其余的循环管化为管板的弹性基础。这样本文提出了一套弹性支座支承的弹性基础板的解法,使这一复杂结构的精确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考虑弹体的弹性变形时,导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从输入-输出角度分析了系统存在未建模动态及外部干扰时的鲁棒全局稳定性。当该条件得到满足时,仿真结果证实了系统具有鲁棒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