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从教师信念的视角出发,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为例,分析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一全国性政策及其在各地的实施方案。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信念的内涵,指出教师信念是教师作为人的个人信念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形成与改变是一种具有持续系统性、环境条件性和时间条件性的反应;我国少数民族乡村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教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依赖于教师信念的建立、维持和发展。然后在教师信念视角下对该计划及其在八个少数民族集中的典型地区的实施方案予以了探讨,揭示了其积极影响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建立完善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师信念培养体系、以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职后教师信念培养体系、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全方位支持服务体系以及教师信念研究与监测体系,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建立与发展教师信念,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与我国的师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晨 《科技信息》2009,(4):41-42
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怎样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教师专业化不仅涉及教师自身的素质,而且涉及师范教育的全过程,涉及师范教育的制度保障。但是,教师专业化在师范教育的不同阶段出现了教师培养有缺陷、在职教师培训不完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分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师范教育需在加强教师的职前培养、完善教师的在职培训、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等方面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6PF量表对132名小学新手教师和98名小学专家教师进行测评,研究并比较小学新手与专家教师人格特征.结果显示,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之间16种人格因素比较,新手教师在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人格因素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专家教师(P<0.01),在有恒性和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专家教师(P<0.05).专家教师在内向和外向人格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新手教师(P<0.01),在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个性和在新环境中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上得分要显著高于新手教师(P<0.05).  相似文献   

4.
湖北工程学院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的指导下,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教师教育体系建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教师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教育课程改革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果,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教师教育发展,实现了教师职前培养与教师职后培训的双重职能,提高了学校的教师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潘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162-163
在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中,奖惩是手段,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目的。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取得科研成果宜用奖励方法,不宜采用惩罚手段。考核激励机制应减轻教师的科研压力,增加教师的教学质量压力。建议对科研工作实行申报考核和奖励制度。考核激励机制应引导教师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上多下功夫。在教师考核工作中,以人为本,构建积极长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苗琦 《科技信息》2011,(28):421-421
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博客作为记录自己教学感悟,与其他教师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博客的开放性、个人性以及零壁垒性等特点,都促使它在教师协作与教师反思的过程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反思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分析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和特点,并结合教师博客的优势,探讨了教师博客在促进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以及教师协作和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科学》课程已经在我国各试验区开设,教师大多是学科教师转变过来的科学教师.文章通过探讨、分析美国科学教师与我国学科教师转变过来的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不同点,并对改进学科教师转变过来的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主观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研究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研究者多从人口统计学变量、教师的社会支持、教师的人格以及教师的自我意识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述评了我国对教师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前教育中的教师技能培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技能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范畴,而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教师技能在教师职前教育中的系统构建和实施是目前各个层次教师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自我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对教师进行的教育和培训,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教师树立教学勇气,去认识教师自我,并找回教师真正的自己。本篇文章就是立足于教师教育,呼吁教师鼓起教学勇气,问问"我是谁",完成教师的自身认同,在与学生相处的实践中,使教学契合本性,完善真我,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1.
教师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任何一堂课的演绎都展示出教师素质的内涵,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异彩纷呈,这种探索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多重展现,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12.
罗漪 《科技资讯》2014,(29):208-208
关于教师的观点,众说纷坛,每种观点包含着一种对教师的评价。但是这些观点对教师赋予了很高的期望,没有把教师放在一个客观位置,忽视了作为教师个体的自身需要。教师这一职业从远古部落氏族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形成对教师的一系列看法。真正的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师怎样才能被称之为"教师"?众说纷谈。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拟从几种比较常见的教师观进行分析,进而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自己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创新平台"未来教师空间站"的建设内涵、设计内容和主要技术系统,总结了"未来教师空间站"在教师教育上的各种应用,指出"未来教师空间站"可以在教师教育信息化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促进教师自我实现,使教师摆脱职业孤独、形成教育合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专业合作的模式主要有:教师成长同体、开放的学习型组织、教师专业合作团体、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15.
生命素养是教师教育的内涵之一,包括了作为人的生命素养与作为教育人的生命素养两方面.当前,生命素养在教师教育中被严重遮蔽,表现为:在师范教育中,生命教育理念的偏离与生命教育课程的缺失;在教师职场中,教师生命教育意识弱化与生命意义激情淡化.生命素养在教师教育中回归成为当下必然,亟需加强师范教育的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并在教师职场中观照与培育教师生命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师如何"育己",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对教师隐喻的再认识,对教师的角色形象进行反思,探讨新时期教师应当转变的几大角色.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转变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中学教学设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创新和变化,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改进和转变,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学习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考察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和教师素质发展以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为落脚点,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水平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师角色的呈现过程,实为教师个体在其他社会角色与教师角色之间,进行不断转换和调适的过程。其呈现水平高低是学校的教师管理及教师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的呈现水平受到积极型教师管理制度的影响,该影响主要通过发挥制度自身的教育功能、改进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的情景定义、调适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角色距离三种具体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面临着信息化、传统教育理念、学科特性等挑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的作用应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并对如何发挥好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特定教师群体之间建立的局部性教师专业共同体,强化教师合作学习的意识,实施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倡导教学反思,开展专题研讨对于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