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结核球仍以上肺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为好发。CT是提高多发结核球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好发部位、病灶内小斑点钙化或靠近边缘的条弧状钙化、偏心性靠近边缘(近肺门侧)的半月形空洞、胸膜肥厚,是多发结核球的重要诊断依据。结论多发结核球主要与肺转移癌相鉴别,因两者在影像形态学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当发现肺内多发结节灶时,容易首先想到肺转移癌,只要认真辨析,识别其中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是可以作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分析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特点,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过手术、穿刺、支纤镜和病理证实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资料.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DR照片,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对病变进行影像学分类及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结果 纵隔型肺癌影像学分为中央型(14例)、周围型(6例)、隐匿型(3例).中央型肺癌表现为单侧性中上纵隔增宽,肺门区结节状、团块状肿块,肺段支气管狭窄、闭塞,肿块内缘见脂肪线影.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表现为中、上纵隔增宽,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紧贴纵隔.肿块与肺组织分界不清.隐匿型表现为纵隔内广泛淋巴结肿大,调窗见支气管粘膜面小结节.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被误诊为纵隔原发肿瘤或纵隔转移瘤,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病变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边华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76-4876
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多变,其影像诊断更是复杂,肺内炎性结节病灶单纯靠影像学表现很难作出正确诊断。肺内炎性病灶,早期表现为低热、轻咳、感冒症状为主,有时表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治疗后不见好转。影像学表现病灶变化不明显,以单发多见,在抗炎、抗结核治疗后,病灶有时逐渐长大,与肺癌、转移瘤、结核球的鉴别比较困难。以下分析几例不同于一般炎性假瘤的特殊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瘤的CT诊断(附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CT影像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近年来本院CT检查诊断的脑转移瘤84例,均经手术或临床其他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4例,女性30例,原发肿瘤为肺癌60例(占71.5%),其他原发肿瘤18例(占21.5%),不明原发癌6例(占7%)。结果 CT表现单发病灶26例(31%),多发病灶58例(69%)。发病部位高低依次为顶叶、枕叶、额叶、颞叶、小脑、丘脑及脑干。CT影像特点:①CT平扫脑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类圆形结节。②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呈环形或均匀强化。③病灶周围环以指套样低密度水肿区并多具有占位征象。结论 CT检查脑转移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具有定位准确、检查方便、特异性高等优势,是临床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CT诊断应注意与脑梗死、胶质瘤、脑脓肿、结核球及脑囊虫病等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8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的CT误诊原因,总结糖尿病合并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CT诊断误诊,后证实为结核的8例糖尿病患者的CT所见,并逐例找出误诊原因。结果4例CT所见肺内肿块影,CT诊断为肺癌。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为结核球;1例结核菌素(PPD)试验强阳性,抗结核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1例PET检查考虑结核球,抗结核治疗病灶大小略有缩小,动态观察5年病灶部分钙化。1例CT所见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前胸部软组织包块伴有颈椎、舌骨及胸骨骨质破坏,CT诊断全身多发转移瘤,胸部包块穿刺病理诊断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软组织肿块消失破坏骨部分修复骨质边缘硬化。1例CT所见肝左叶外侧段不规则低密度病灶内有分隔,增强呈多环状强化,CT诊断肝脓肿,腹腔镜手术证实为肝结核。1例CT所见纵隔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CT诊断淋巴道转移瘤,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为结核。1例CT所见脾脏多发结节状环状强化灶,颈部淋巴结肿大,CT诊断为淋巴瘤,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为结核。结论糖尿病合并结核CT表现不典型,未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忽视部分影像学细节的改变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磊  黎昕 《热带医学杂志》2009,9(12):1424-1426,F0004
目的研究肺真菌病的x线及cT表现,探讨其影像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例肺真菌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肺真菌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肺炎性实变12例,坏死伴空洞12例及曲菌球6例,结节病灶及肿块12例,毛玻璃样阴影1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胸膜炎及胸腔积液8例。病理组织学及真菌培养结果为曲霉菌13例.白色念珠菌5例,隐球菌3例。结论肺真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是多发、多种形态的病变并存。出现曲菌球者可明确肺曲菌病的诊断,当出现弥漫混合病变(实变、结节病灶及肿块)、绕有“晕征”的结节时应考虑是否有真菌感染,并结合其临床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在肺内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肺内炎性结节、结核球及周围型小肺癌的MSCT征象,以提高肺内小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肺内炎性结节、结核球及周围型小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征象,其中炎性结节26例,结核球15例,周围型小肺癌27例。结果从结节内部表现、界面影像、结节周围影像三方面进行鉴别分析,能提高炎性结节、结核球及周围型小肺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内小结节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采用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40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CT进行诊断,回顾影像学资料.结果 周围型肺癌检出10例,X线表现:呈正常表现3例,异常表现7例,上下纵隔均有增宽,肺门旁肿瘤3例;CT表现: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与中纵隔紧贴3例,贴于后纵隔旁呈肿块状突出3例,位于前纵膈内4例.中央型肺癌24例,X线表现:正常1例,异常23例;CT表现:实施平扫时,见肺门区有团块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病变,呈不规则边缘.隐匿型肺癌6例,对X线表现进行观察,正常2例,异常4例;CT示肺组织内病灶不明确,纵隔内有结节状病灶广泛分布,部分呈团块状融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呈肿大显示26例,融合成团块状14例,对上腔静脉包绕5例,肺动脉包绕7例,3例并发胸腔积液,胸椎或肋骨骨质破坏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与影像学检查对照,本组诊断正确34例,误诊为转移瘤或淋巴瘤3例,误诊为纵隔肿瘤3例.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按纵隔转移瘤、纵隔原发肿瘤误诊,在影像学检查方面,CT较X线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冯红梅 《当代医学》2011,17(1):58-58
目的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肺癌180例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小细胞肺癌的X线及CT表现,从而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180例均有CT或X线检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X线及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分叶状肿块影108例,表现为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分叶肿块状影45例,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22例,表现为中量或少量积液,纵隔未见明确移位5例。肺转移100例,脑转移5例,肝转移7例,肋骨转移3例,胸膜转移10例。结论小细胞肺癌以肺门纵隔肿块(即中央型)最为多见,阻塞症状较轻,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发生转移,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CT及X线检查对小细胞肺癌诊断有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涛  宋迪 《实用全科医学》2014,(5):801-803,F0003
目的分析和总结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37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心包转移瘤的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有无心包增厚、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直接侵犯等。结果32例(86.5%)出现心包积液(其中轻度心包积液有2l例,中一重度积液为11例);28例(75.6%)有心包增厚或结节,其中弥漫性不均匀增厚者有15例,厚度为4~7mm;出现结节或肿块者13例,结节的直径为5—12mm,其中9例为实性结节、另4例为囊实性结节;15例(40.5%)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隆突下、主肺动脉窗和肺门等处)。共10例直接侵犯心包,表现为心包壁层被突破、肿块突入心包腔。结论心包转移癌在CT上多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心包直接受侵犯等。CT对心包转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有帮助,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脑转移瘤CT表现。结果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原发灶以肺癌占绝大多数;多发病灶多于单发病灶;病灶形态以结节形和环形居多数;幕上病灶多于幕下,病灶多位于脑皮髓交界区;病灶周围脑水肿多明显,但发生于小脑半球者灶周水肿不明显;脑转移瘤CT应与胶质瘤、脑脓肿、脑结核瘤鉴别。结论脑转移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是扫描脑转移瘤的较理想诊断手段,特别是强化CT能发现平扫不易发现的病灶,还可显示脑膜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认识肺霉菌病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12例经病原菌检查证实为霉菌性肺炎的X线表现。结果5例肺霉菌病CT表现中出现霉菌球的有3例,多个边缘模糊的炎性结节周围出现霉菌球的有2例;12例霉菌性肺炎X线表现中.2例为结核空洞内出现结节影,大片状阴影合并胸腔积液5例,3例表现为肺脓肿.1例为团片状。另1例为网点状。结论肺霉菌病影像表现多样化,结合病史及用药情况。对早期诊断肺霉菌病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4例原发性肺癌的超低场MRI(0.04T)表现。通过对48例中央型肺癌及36例周围肺癌及其肿瘤转移的影像分析,提出超低场MRI对肺癌的定位诊断价值和定性诊断价值。1 中央型肺癌的表现主要有:(1)肺门区不规则肿块影;(2)相关支气管狭窄中断;(3)并发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4)纵隔大血管受侵后包绕及压排、狭窄改变;(5)肿瘤侵及管腔后显示腔内的肿瘤样信号结节。2 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1)肺野内不规则肿块;(2)瘤-肺界面区的小切迹、小分叶、小毛刺、小空泡、小结节;(3)肿瘤供血血管带影;(4)胸膜凹陷征。3 超低场MRI的定位诊断价值亦很明确,也有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入相邻的血管。4 超低场MRI的定性诊断价值,本组资料表明:(1)T2加权像中绝大多数腺癌(81%)和未分化癌(100%)呈现无效性高信号;(2)鳞癌则易出现不均匀混杂信号(75%),且更易发生液化、坏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肺结核与肺癌在临床症状、X线、CT影像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菌阴肺结核诊断尤为复杂,难以确诊,本文结合本院纵隔淋巴结结核误诊为肺癌2例病人,回顾性分析确诊前后影像学检查信息,以期在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未能提供足够鉴别诊断的资料以前,对两病进行鉴别性诊断分析,以减少误诊发生率.结论 纵隔淋巴结结核肿块增强后,内坏死灶呈斑片样,或环形强化结节中低密度灶,病灶周围间质纹理细软、模糊,可与癌症肿块鉴别.  相似文献   

15.
肺炎性假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前诊断为本病者10例(43.4%),误认为肺癌11例(47.8%),误认为结核球,纵隔肿瘤各1例。行肺叶切除14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6例,假瘤摘除2例,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胸部阴影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胸部阴影CT表现及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心型肺癌(62例)CT可表现出多种征象,CT诊断准确率为90.3%。周期型肺癌(24例)的诊断准确率为66.7%。少数肺内孤立性结节不易与良性病变鉴别。23例肺癌外科手术前CT诊断有纵隔淋巴结转移13例,术后证实有18例,检出率为72.2%。结论:CT对胸部阴影临床鉴别诊断较高价值,但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肺内单发性结核球较多见,多发及两肺内散在多发者罕见。笔者遇两肺内多发性结核球误诊为肺内转移癌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东风  叶子 《新疆医学》2012,42(6):39-41
目的:提高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的认识,探讨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2012年28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周围型肺癌18例,结核球4例,转移瘤3例,球形肺炎2例,错构瘤l例.结论:CT平扫加病灶薄层扫描,并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都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欧阳起 《广西医学》2010,32(7):804-80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艾滋病合并PM感染者的胸部X线片及CT表现。结果 96例中单侧肺发病23例,双侧肺73例;以肺间质病变及肺内浸润性病变多见共43例。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点状、结节状病灶17例,片状、磨玻璃状病灶16例,两肺气囊6例,肺内团块状病灶3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39例,胸膜腔积液26例,自发性气胸3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M感染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间质病变(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浸润性病灶、磨玻璃密度影、粟粒样病变及肺气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等。  相似文献   

20.
陶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79-80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结节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肺孤立性结节的CT特征表现分别为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钙化及空洞等;肺癌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P〈0.05),6例合并不规则厚壁空洞;结核球环形钙化、薄壁空洞发生率高(P〈0.05);炎性假瘤病灶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邻近胸膜反应比例高(P〈0.05);肺错构瘤表现为爆玉米花样钙化。结论CT能够较好显示肺孤立性结节特点,是区分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