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角色在社会学上指人们期望中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个人所应有的行为。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一个人常常历演多种角色,每种角色都赋予他一定的权利与义务或权力与责任,并要求他的行为与特定的角色关系相适应。例如,一个人作为普通公民,作为“权利人”,可以凭借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为自己谋取合理合法的利益。一个人作为国家干部,作为“权力人”,则必须忠于职守,遍减为公共利益服务,不得凭借权刀为个人谋得税利。姐果一个人利用自己担当另种社会角色的条件,挖不同的角色行为混同起来,从而使权利名艾…  相似文献   

2.
个人是宪法权利的主体,宪法权利主要是指人权.集体不是宪法权利的主体,至少不是宪法权利中基本权利的主体,集体中的个人所拥有的人权也不完全等同于集体中的个人作为其成员的权利.集体人权作为宪法权利主要是指集体中的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作为集体的权利.集体中的权利有三个层次,即作为个人享有的普遍权利,作为特定人群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以及作为该集体所拥有的集体权利.国家有权利,但国家也不是宪法权利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人权的四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人之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因而也就构成和人类自身伴生,不断为人类反思和探寻的永恒问题.人权即是自然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四者的有机统一.自然人权,是指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根据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欲望、理念,是人的主体性的观念表现;社会人权,即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应当和实际所享有的权利,受特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定;法定人权,即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确认和规定的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实有人权,即法律规定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也就是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郝贵生 《创新》2015,(6):62-68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和一定的历史时期中,由一定的具有权力性质的社会组织用一定的规则形式如法律、章程、条约、契约、合同等予以承认、认可、肯定和保障的个人或群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需求以及为需求而采取的实践行为的总和。人权观念不等于人权,人权观念是指一定的个人或社会群体从自身所处的经济、政治等关系和地位出发而形成的自身应该得到社会或组织、团体承认、认可、肯定并要求加以保障的权利内容。社会主义人权是无产阶级从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出发而形成的经过科学理论论证的无产阶级人权观念用社会主义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权利内容。正确认识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及其内在联系对于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角色     
角色一词是戏剧中一个专门名词,1937年R·米德把它引进社会科学领域,并定义为:“人处在某一位置,行一定的权力与责任。”这就是说,角色是指和一定的社会位置相联系的行为模式,或者说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特定个人的“典型的”表现方式。地位或身份为其“成员”制定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及活动。履行这些权利与义务就是角色行为。角色是规定这种角色行为的情境因素之一。任何社会中的角色规定均类似一种语言,个人绝不能自我发明而担当之,正如我们不能创造一种语言而予以普遍运用一样。个人在进入某一社会位置之前,角色权利与团体义务已有所规定,并限制着个人的行为方式。个人  相似文献   

6.
放权于企是我国经济迈向市场化的基础工程,但传统的经济体制、传统的权力观念、传统的权力无界定状况、传统的改革模式等许多因素,尤其是行政权力与企业权利之间关系的模糊,使放权于企没有足够的理性准则。为此,必须要在法律上明确行政机关的权限,这是改变行政功能、制约政府行为、实现行政法治化,从而实现企业在法治条件下自主经营的基本要求。而明确行政权的先决条件是变更权力的结构,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明确分流,也使行政权能得到其它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企业权利,使政府引导中国的经济进入市场化的崭新历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权力:法治新模式与新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提出的以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等法治模式大都没有超出国家机器内部约束的范围,公民和社会组织难以参与.从国家机器外部启动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力量,即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应该成为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机制的重要补充.构成社会权力一般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是享有人权与公民权的社会主体;拥有相当的社会资源;具有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随着现代国家向民主化、法治化演进和现代社会向多元化发展,各种民间社会组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权力源.近几百年世界历史和当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彰显了社会权力的巨大影响力和支配力.当前中国公民和社会组织维权活动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发挥社会权力的积极作用、实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共治将会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防治权力腐败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消资者运动又称消费者保护运动。在本世纪,消费者运动此起彼伏,成为波及全球的国际性运动。在消费者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呼声愈来愈高,出现了消费者组织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再是个人单独行为,而是具有日益明显的组织化、制度化意义的行为,它为解决日益增多的消费者问题做出了贡献。消合者运动是一种社会运动消费者运动,是一种社会运动。社会运动是由众多的社会成员卷入或参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特殊的社会行为,社会运动是一种试图改变社会秩序或重建社会结构的大规模的特殊形式的社会行为,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海权概念的系统解读与中国海权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权可以分为狭义海权和广义海权,广义海权是一个概念体系,包括观念层次的海权、战略层次的海权、权利层次的海权、权力层次的海权、利益层次的海权。从政治学角度看,海权包括海洋权力、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三个部分。研究中国海权,可以从逻辑向度、历史向度、现实向度三个维度展开。发展中国海权,需要从观念层次、战略层次、权利层次、权力层次和利益层次全面推进。目前,我国海权在形式上表现为海洋权利的维护,在本质上则表现为海洋利益的维护,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洋权力,判断海洋权力大小的基本依据,则是中国能否建立一支强大的海空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行为艺术看似与普通人的生活最为遥远,其实却是社会最熟知的观念艺术门类。人每天都在行为之中,而当人的行为成为一门艺术,或说以艺术的名义去行为,那整个人和整个行为都会变得特别"好玩"。行为艺术可以说是观念艺术甚至所有艺术版块中最有趣、拥有最多可能性的一项。更有甚者,一件行为艺术作品还可能成为一个社会事件,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民工在城镇中工作、生活的待遇方面,而对他们原有的土地权益问题却很少注意。当城镇用工环境或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农民工返乡现象增多,他们便会重新要求其土地权利(承包经营或居住),致使村内已有的人地关系产生了新的矛盾。为解决这类矛盾,在分析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可以从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权利并将其转化为财产权利、规范宅基地流转行为、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维护农民工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机会平等、权利平等俞德鹏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一条无须证明的公理。然而,平等一词有两个在一定程度上互为矛盾的基本含义。一个含义是指每个人拥有的社会财富以及其他利益大体一致,即财富均等...  相似文献   

13.
"身份认同"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指人归属的某一种社会范畴或类型,即所说的身份;第二层特指一个人对自己一套行为模式、价值观的认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身份认同具有激励作用、组织文化作用,同时拥有一种强大的市场力量,可以起到类似于制度的功能。身份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内生于特定政治结构。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科学对“租”的概念缺少关注,在社会学中更是很少有人研究这个概念及其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租,是指因使用一种资源而付给资源所有者的费用。它不只针对土地资源,还包括资本、劳务、权力、天赋等能够带来收益的资源。所以,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是社会学应该研究但却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概念。作者认为,资源所有者只是因为所有权而无须再有其它的努力或牺牲就可以得到租金,能够产生租的这些资源(天赋能力除外)提供给社会地位的占有者的利苴独立于这些人的个人特质,正是附着在社会结构中地位上的客观优势或利益(而不是个人)导致不平等。对产生租的资源的争夺具有零和竞争的性质,由此导致对立的利益,是阶级形成的基础。可见,租的概念在理解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基础方面,是一个核心问题,应该引起国内社会分层研究者的重视。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阐明了租及其在社会不平等研究中的相关问题,限于篇幅,本文只是对其中一些重要内容的节译。原文参见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年第5期。总101期。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通过改造(赎买、公私合营)民族资本.没收官僚资本,以及国家投资兴建新企业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其财产所有权当然属于国家,即全民所有。国家以出资者身份拥有企业财产,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但不直接参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自主经营,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理的权利。应该说,上述界定在理论上、法律上都是清晰的、明确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一些人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和归属关系产生了模糊认…  相似文献   

16.
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权利/权力观的三种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契约论的不同范式往往取决于它们背后的不同权利观 ;而不同的权利观又依托其背后的不同“权力”或“力量”(Power)的理解。我们撷取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三个主要类型———卢梭、洛克、斯宾诺莎———进行分析与比较 ,以阐明这一看法 ,指出他们各自对于人性力量的深层看法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契约的不同逻辑。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影响力,即领导者在领导行为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影响力按其性质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通过领导者的职务、地位、权力等外在力量,依靠法制和奖惩作为手段加以实施的。在一个正式团体中,这种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过程中问题的日益突现,人们普遍开始了以反叛理性和个人主体性为特征的对现代化的反思。许多学者为解救现代化的灾难,倡导各种非人类中心论思想,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但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来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人文化观念,本质是人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最基本的行为法则。到目前为止,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的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现在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谓非人类中心主义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对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带有偏激性的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自体原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胡杰 《求是学刊》2013,40(2):93-99
社会组织本质上是一种个体权利之间的聚合与表达。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社会组织的孕育和发展为社会进步与人类的文明提供了极大的助益。社会组织的起源应当从人类学的视角去寻找,亦即基于人的社会性需要而引申出了人的结社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组织。而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法律问题的正当性证明则应当从法律的基本范畴即权利和权力的层面去揭示。对社会组织的分析应当超越传统的社会学进路,将其置于权利保障、国家公权、沟通理性与善治主义的视角下而展开。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所有制。所有制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关系。所有制的主体即所有者是社会的人,所有制的客体是物即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或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或称人力资本)。因此,仅仅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所有制的唯一内容的社会主义传统经济理论是不全面的,因为舍弃了劳动力所有制就不可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例如,同样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何以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分,原因是这些社会里劳动力所有制是不同的: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