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预评估了三峡工程全面竣工正常运行后,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6项正面影响和5项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年功能价值分别为106.84×108元和211.70×108元;旅游、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善川江航道和水库养殖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功能;6项正面影响的年功能价值总计489.70×108元。库区污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年损失值分别为24.06×108、7.22×108和6.27×108元;对生物的影响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占据,也是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5项负面影响的年功能损失值总计37.83×108元。  相似文献   

2.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玛曲县1975、1990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价值系数(C)计算出该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该区域1975~200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29.713亿元减少到123.961亿元,共损失5.75亿元,且损失量和损失幅度呈持续增加趋势;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废物处理价值最高,气候调节价值次之,原材料价值最低,且30年间各服务类型的价值均呈减小趋势;玛曲县1975、1990和2005年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58.96,42.80,29.51万元,表明玛曲县由于人口的增长,环境压力呈持续增大趋势.草地和湿地退化是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CS检验说明本研究所选C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在GIS和RS的支持下,基于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工程法,以水府庙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为1.69×106t;生态总价值为91 829.72万元,其中生态系统土壤减少养分损失的价值为65 403.65万元、因防止土壤侵蚀而减少废弃地的价值为5 670.38万元、减轻泥沙淤积灾害方面的价值为20 755.69万元;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从流域中部地区向四周递增;土壤保持功能价值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较强,合理增加植被盖度对防治土壤侵蚀和增加土壤保持功能价值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深澳湾养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深澳湾浅海养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运用《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28058-2011)对该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深澳湾养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分为:食品供给、原材料供给、氧气产生、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和科研服务。2011年深澳湾浅海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 959万元,平均单位海域面积的服务价值为598万元/km2。在评估的6项服务中,食品供给4976万元,占总服务价值的62.52%,突显了食品供给为养殖型海湾的主要服务功能。其次为原材料供给(1 933万元)、氧气产生(484万元)、气候调节(249万元)和科研服务(214万元),废弃物处理最低,为103万元。牡蛎和龙须菜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79%,表明龙须菜和牡蛎养殖在深澳湾浅海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龙须菜养殖对于维持和提升养殖生态系统的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实施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以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示范县洪雅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研究区粮食平均产量和收购价格,分析了退耕还林前(1994-1999年)、后(1999-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利用程度呈减弱趋势,土地利用处于衰退阶段;退耕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明显;退耕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显著变化,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90×108元,可能是由于退耕还林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各项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中,食物生产功能价值下降,其它各项功能价值上升,以水源涵养功能上升最大,水源涵养价值增加0.78×108元;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市九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2003、2009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调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基础上,计算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以及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09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2.63%,达643.1×104元,其中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57%,而中游和下游则分别减少2.18%和10.58%,耕地流失是中游、下游和流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食物生产、保持土壤等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而水文调节和提供美学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九乡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下游的仙林大学城以及中游靠近主城区的西村一带,而升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九乡河沿岸;城市化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负效应明显。制定严格的生态规划,加强对流域开发建设的分类指导,是恢复和维护九乡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赤潮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赤潮灾害频发经济损失严重,对生态系统危害极大.本文讨论赤潮经济损失评估的理论模式,评估我国赤潮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价值损失,结果表明:我国年均赤潮灾害年均造成的经济损失3.15亿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损失276.85亿元.其中海洋外来种赤潮占62%,经济损失1.95亿元,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东莞市为例,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十一五”期间城市区域开发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2011年东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约为25.44亿元,较2005年(31.20亿元)减少18.5%。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9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休闲娱乐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减少均超过20%。结果表明,东莞城市建设已经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科学评估其影响有助于建立更可持续的水电开发模式。以武江干流为例,利用当量因子法和功能价值评估法,分析了武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对受淹没影响的河岸带陆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及损失,并就其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武江干流水电开发使受淹没影响的河岸带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服务价值均出现增加,价值增量主要体现在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等服务方面;武江干流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正效应主要体现在发电、水文调节、气体调节等方面,负效应主要体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等支持服务方面。研究认为不同规模水电站的正负效应侧重点不同,不同流域单位电能的生态损失难以直接横向比较。结合多年来武江鱼类资源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生物损失指数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水电开发在时间上的累积生态效应及水电服务的空间格局差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服务的影响难以用货币直接衡量,加上水域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远高于其他生态用地类型,导致负效应的价值评估偏保守,武江干流水电开发的正负效应之比偏大。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三峡库区坝首秭归县1990、1995、2000、2005、2010、2018年6期TM影像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不同时期秭归县土地利用信息,探究三峡大坝建设对秭归县土地利用方式转换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1)1990-2018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转换方式是耕地、林地、草地转化为水域与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分别减少了502.66、4172.90、195.85 hm~2,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 708.93、1 162.49 hm~2;(2)秭归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W"型波动,由1990年的214.07略微上升至2018年的214.87;(3)研究期内秭归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455 934万元上升至463 396万元,涨幅为1.64%,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下降了334万元、9 870万元、192万元、876万元,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升了18 735万元;(4)研究期内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秭归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均超过80%,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占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的100%。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是农业项目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以环境影响因素为基础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设计是保障工程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价值,是判断工程设计方案可行性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及对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评析,分析和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思想,进而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希望为建设水利项目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猪、沼、果(蔬菜)"能源生态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江万秋生态养殖场实施"猪、沼、果(蔬菜)"能源生态模式工程,其采用三级厌氧消化工艺,以沼气为纽带,连接种养业,不仅有效处理养殖污染物,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且通过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增收节支,提高生态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该工程不仅做到经济和环境保护双赢,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重阳 《环境科学》1992,3(6):61-63
本文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之后,对被调水的汉江中下游及其它有关区域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该工程实施之后,有可能使汉江中下游水位降低;加剧汉江中下游农业用水差值和缺水状况;可能使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劣,向北方调送污水;使汉江中下游淤积程度加重,治理投资加大,气候有所变异。据此,本文提出实施该调水工程时,应同步修建沙市-沙洋的“两沙运河”,加强对汉江中下游段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两项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该调水工程实施之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价值链增值的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国内外农地整治项目效率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其价值链,并围绕着价值链增值这一核心建立了包含项目选址、可行性论证、勘测、权属调整及规划设计5 个准则层在内的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指标体系。依据标杆管理原理和项目特征设置了32 个效率指标的基准标杆、实际最优标杆及理论拓展标杆,构建了基于距离函数法的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测度模型。以鄂州市华容区蒲团高产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为例,对其前期阶段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度,针对测度结果分析了项目前期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也为其它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测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success of CDM depends on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entities. In particular, participation of wide range of private compani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succes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companies in the CDM project activities as project participants, the authors clarify the steps and technical issues involved in the CDM project design procedures in a step-by-step approach. The steps consist of outlining the project plans, identifying project impacts, defining a project boundary, estimating GHG emissions reduction/enhancement of removals, documenting the results of estimation, and designing of monitoring plans. The authors also propose guidance for project participants, especially for those not familiar with the CDM, which provides plain explanation of major technical issues.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a complete guidelin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outputs of the ongoing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concerning technical issues of CDM into the stepwis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工程专业化水平和复杂程度的日益增长,高质量的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目前大型工程顺利建成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以苏州河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为基础,通过对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和重要性进行梳理、分析,论述了项目管理对大型工程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从项目信息管理、工作量统计、文明施工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方面入手,成功完成该项目建设任务。结合所得工作成果,提出下一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所得成果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世行贷款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移民的实践基础上,对移民政策与实践进行初步探讨,对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移民工作将会涉及的问题进行浅析,提出在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中开展项目优化设计,参与者活动,制定合理的移民行动计划,制定和执行针对贫困群体的优惠收费政策,施工期间安全和便利的维护,建设项目后续管理机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人员的关注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分为主动后评价和责成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阶段,运行负荷会达到设计符合的75%以上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程序分为准备阶段、评价阶段和报告编制阶段,各阶段均有后评价独特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据此以污水处理厂后评价为例,沿着评价程序的这一主线,详细介绍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了PX项目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PX项目装置各单元均不是危险化工工艺单元,安全设施和污染治理水平相较于其它石油化工装置更高,但是基于装置物料的危险性和生产企业的高环境敏感度,PX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国内PX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区开发方案的拟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区拟定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开发方案,是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在确定项目区之后,通过开发方案建模、模型结果分析及对开发方案作出评价,从而拟定出项目区的开发方案。本文以江苏泰县通南高沙土区为例,探讨了拟定项目区开发方案的原则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