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 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 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 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 居环境风貌“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 学体系;进而构建起以“风貌三态”为核心的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三轴六向一体化理论与应用体系。从而将风貌优化问题 转化为“风貌三元”的“三元耦合”及风貌客观构成与风貌主 观感受的“二元互动”,最终力求实现风貌的主观愿望与客观 实际相辅相成、协同融合,即风貌的“主客合一”。以人居环 境地方性风貌优化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性”“适宜性”和 “优美性”作为“风貌三态”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梳理、案 例分析、实地调研,选取了18种典型的地方性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并将其划分为9组类型进行比较,构建了由“3准则、 9维度、27项指标”组成的风貌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此对 标,分析提出了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国 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及管控提出了优化策略与风貌自然人 文生态保护、风貌人民感受心态引导和风貌优美形态营造的三 大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核心就是要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其中,“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它是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利用1978—2013年的数据对新疆地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新疆城乡二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城乡二元性问题较为严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表现为单向因果关系,即新疆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针对新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提出落实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二元经济的特点及我国二元经济的状况 二元经济理论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所谓“二元经济”,是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概括为两大部门:一个是主要使用劳动力生产的农业部门;一个是主要使用资本生产的非农业部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成长过程都包含着从农业经济到二元经济、再从二元经济到现代经济增长这样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传斌  祁丽艳 《规划师》2006,22(12):40-42
我国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的同时,些大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二元结构现象,表现为新城区和旧城区.中心区和边缘区在物质环境、经济发展、服务设施、社会空间等万面存在严重分异。应加强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将整个城市作为个有机整体来考虑,统筹旧区复兴与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政府的引导弥补市场的不足,处理好城市内部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办、倍受社会关注的“第二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领导,各相关社会团体,联合国人居署官员代表,人居环境领域资深专家与学者,国内外成功房地产开发商与企业家,知名规划师、设计师汇聚一堂,畅谈中国人居环境发展大计,探讨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人居环境委员会倡议,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四会五方”共同签署了《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联合议定书》,同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造与优化问题。由于国家"优先工业和城市"的战略选择,导致吉林省城乡人居环境的"二元"特点明显。因此,吉林省在建设和谐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弊端,例如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乡村的空间结构混乱、缺乏完善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乡村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等。为了不断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改造与优化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吉林省必须科学合理制定乡村规划,充分利用乡村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业,拓宽乡村的融资渠道,注重传统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吉林省中部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改造与优化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居环境的严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文章以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兰州市现状,重点分析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促进兰州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对策和建议,侧重构建、扩充生态空间规划,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分工差异不同,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城市经济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组织和经济差异,现代化经济体的发展必须经过城乡结构转换的道路,削弱城乡结构中的二元性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城市化作为城乡结构转换的根本方法,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根据2010年中国科学院发表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我国城市化率已首次突破50%,但同我国其他的社会经济现象一样,城市化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均、地区性差异等问题,我国的城市化之路任重而道远。本文从我国城乡结构问题说开去,浅析了中国国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发展等问题,对具体问题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彦  蒋国翔  陈少杰  刘菁 《城市规划》2022,46(1):7-17,52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已基本形成共识。本文提出"双评价+"概念,探索"双评价"在统筹三线划定、生态系统修复、全域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拓展性应用,有效发挥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支撑作用。同时,提出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引领作用,加强其与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协同实施,强化其对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配套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通过对"双评价"和主体功能区开展认知评判并提出优化应用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编制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双重抗震结构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双重抗震结构体系,讨论了其抗震设防目标和设计原则.介绍了一个经受1995年神户大地震的双重抗震结构工程实例.对基于双重抗震概念提出的一种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了双重抗震结构体系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晶  张宇星 《规划师》2008,24(2):23-26
历史街区是公共物品和生产要素的复合体,具有双重经济属性.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在经济机制是在其双重属性的矛盾中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把握保护临界点.历史街区的经济学保护方法是以聚集经济实现公共物品和生产要素的效益最大化,以公共干预手段实现公共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保护与转移.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经历了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二元产品形态向三元产品形态的演变过程,这两次结构转型都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的经济增长,前者为建筑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后者则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建筑业产品结构升级.我国建筑业及其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一产业变化的规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两个弯剪型抗侧力体系的线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两个弯剪型抗侧力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共同工作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基本微分方程并得到了水平均布荷载下的解析解。算例表明,一个结构的抗弯刚度参与另一个结构共同工作的能力受到自身抗剪刚度的影响;反之,一个结构的抗剪刚度参与另一个结构共同作用的能力也受到自身抗弯刚度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利用两个弯剪型子结构作为独立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挠度,构造双重弯剪型结构在相同水平力作用下水平挠度的方法,对比表明,这种构造出来的挠度与精确解挠度非常接近。通过这种构造模型,对双重弯剪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非常直观的了解和理解,本文建议了一个串联一并联电路来帮助理解双重抗侧力结构之间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A 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model with congestion effec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mmodity price equilibrium problem in a spatially extended market. The earlier continuous equilibrium modeling approach is extended by explicitly taking into account congestion effects. An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a flow-dependent transportation cost function is proposed and its dual formulation in terms of a potential function is derived. The complementarity conditions between the primal and dual problems are shown to be equivalent to the 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with congestion effects.  相似文献   

17.
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基于混凝土泵送设备两个输送缸交替送料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向润滑系统,对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及分析,通过求解得到砼活塞唇口处润滑点的油膜厚度曲线,并在实际中得到验证.双向润滑系统不仅可以改善泵送设备结构运动副的润滑效果,延长泵送系统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减少润滑剂使用量约33%,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lanning implications of a dual governance system in Durban, where just over a third of municipal land is under the governance of both the traditional authority and the eThekwini Municipality. These challenges are common in many African cities where western administrative governance and planning systems overlay traditional systems. Under traditional governance, access to land,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rural lifestyles” have resulted in the rapid densification of large areas of the periphery of Durban. Here, local traditional leaders allocate lan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land tenure system. eThekwini Municipality is mandated to provide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to all its residents, to develop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s and land use schemes, and to protect its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However, in traditional authority areas, the municipality struggles to fulfil these mandates, as it does not have control over land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at is taking place as the municipality begins to shift its approach to planning to address the complexities of planning in dual governance areas. The paper argues that new hybrid forms of governance and planning can help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nd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reas under du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9.
刘志伟 《山西建筑》2004,30(19):81-82
结合某工程实践,分析了房屋倾斜的原因,通过地基加固方法比选,采用地基双液花管压力注浆技术对其进行地基补强,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程序,实践证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应对现代建筑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及其“双重性”特征,论述了面对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建筑技术的特殊含义和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