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的抑菌效果。[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比较印楝种仁的常规溶剂萃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对供试的8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印楝常规溶剂萃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对8种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辣椒疫霉、茄子枯萎、番木瓜炭疽、西瓜蔓枯、香蕉黑星作用明显,其中超临界CO2萃取物抑菌效果比常规溶剂萃取物好,具有萃取时间较短,活性较高,对中、低分子量和非极性化合物有较强的亲和力等特点,但萃取率较常规溶剂低,提取时所耗的原材料多。[结论]印楝种仁超临界CO2萃取物对植物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生产效益来选择适合的萃取物。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菌,对狗脊蕨等1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质量浓度为1 mg/ml时,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狗脊蕨的抑菌效果最好,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制率分别为88.8%和100%;海金沙抑菌效果次之,对两种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73.0%和76.8%。单从对一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看,截叶铁扫帚对小麦纹枯病菌抑菌率为100%。10种供试植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萃取物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不强,说明植物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狗脊蕨、海金沙和截叶铁扫帚的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果实针刺法对大花金挖耳茎叶甲醇提取物的4种溶剂萃取物杀菌活性进行较为系统地测试,并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预试。结果表明,4种溶剂萃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具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物活性最高,在1000 mg/L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6%和90.1%;果实针刺法测试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茎叶甲醇粗提物的4种溶剂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但治疗效果低于保护效果,在2000 mg/L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保护防效为78.9%,和对照药剂扑海因1000 mg/L剂量处理防效(82.8%)相当;氯仿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治疗作用最高,防效为45.1%,但低于对照药剂扑海因的防效(54.2%),其他3种萃取物对其治疗作用均不高。化学成分预试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茎叶含有香豆素、酚性成分、甾体、萜类、黄酮及其苷类、多糖及苷类、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以及挥发油、油脂类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巴东醉鱼草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3种溶剂萃取相的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g/L(干样)的巴东醉鱼草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的2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超过80%;3种溶剂萃取相对上述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相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5g/L(干样)下,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75%以上,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作用最强(89.14%);质量浓度为1g/L时,对油菜菌核的作用为71.37%,对以上4种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492、0.534、0.531和0.938g/L。据此,可推测巴东醉鱼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中等极性部位。  相似文献   

5.
红花夹竹桃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枝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夹竹桃枝叶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小麦雪腐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梨黑星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计算3种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抑制率(EC50)。结果显示:3种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着萃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大。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0.0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65.0%,尤其对小麦雪腐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最大抑制率达85.7%,半抑制浓度(EC50)为2.03mg·mL~(-1);石油醚萃取物其次,正丁醇萃取物抑制效果最差。3种萃取物对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半抑制浓度(EC50)均小于6.28mg·mL~(-1),与其余4种植物病原菌的EC50值相比,抑制效果显著。说明红花夹竹桃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够抑制5种病原菌的正常生长,其中对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几种蕨类植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几种蕨类植物的抑菌活性,为发现植物源农药提供线索。[方法]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2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江西省吉安市的3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质量浓度为1 mg/ml时,狗脊蕨的抑制效果最好,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2种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8.8%和100%,海金沙抑菌效果次之,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73%和76.8%。但这3种供试植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萃取物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均不强。[结论]3种植物萃取物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供试菌种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狗脊蕨和海金沙的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合欢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合欢叶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合欢叶(Albizia julibrissin)乙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合欢叶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番茄灰霉痛菌(Botrytis cinerea)、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炭疽菌(CoUetotrichum capsici)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4.62%、68.42%、55.48%和48.81%;EC50分别为0.516、1.110、6.630、9.770mg/ml.合欢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正丁醇层与水层的抑菌活性较高.正丁醇层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好,EC<,50>达0.012 mg/ml.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正丁醇萃取部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旋覆花的农用杀菌活性,采用液-液分配法对旋覆花乙醇提取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并采用离体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不同溶剂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的萃取率分别为34.89%、8.99%、8.63%和22.72%;在1.0mg·mL-1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各供试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3.77%和66.25%,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67.69%、62.12%和56.07%、51.75%,石油醚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8.70%;在1.0mg·mL-1剂量下,除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外,氯仿萃取物可显著抑制麦冬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板栗炭疽病菌、玉米青枯病菌和辣椒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96.00%、92.44%、80.43%、78.45%和71.84%,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各供试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在40.86%~86.42%之间,石油醚萃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2.52%;果实针刺法测定结果表明,在2.0mg·mL-1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分别为57.65%和50.60%(6d),其中治疗效果与对照药剂0.4mg·mL-1施佳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20种植物提取液对甜瓜蔓枯病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0种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的乙醇提取液对甜瓜蔓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其中地锦全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6 nag/mL时,抑制率为73.6%.其他植物提取物均无明显抑菌效果.对甜瓜蔓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雾7 d后的防效为46.0%.将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并对各萃取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相中;当浓度为6 mg/naL时,抑制率为58.1%.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地锦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8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核桃青皮潜在的功能活性,以90%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蒸馏水为溶剂,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核桃青皮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0%乙醇对核桃青皮的提取率为36.79%,总酚和胡桃醌提取量分别为70.36、1.38 mg·g-1。乙酸乙酯萃取物对·OH和O2-·清除率分别为37.52%、56.53%,高于其他溶剂萃取物。在抑菌活性方面,不同溶剂萃取物对5种供试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效果,正丁醇萃取物>9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萃余水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综上,核桃青皮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潜在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具有开发植物源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乙酸乙酯相活性富集片段对田七(Panax notoginseng)主要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 mg/m L的南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田七炭疽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ehum gloeosporioides)、田七根腐病原茄镰孢(Fusarium solani)、田七黑斑病原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9.66%、74.42%和75.93%;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病原菌抑制率最大,分别为90.41%、82.68%、71.79%;富集片段F2在10 mg/m L浓度下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贝加尔唐松草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贝加尔唐松草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贝加尔唐松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作用以甲醇提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为17.0%;胃毒作用以甲醇提取物最强,其次为石油醚提取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0.0%和20.0%;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无杀卵和拒食作用.甲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触杀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可达73.9%.乙酸乙酯萃取物对Na+-K+-ATP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核桃根部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G8.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葡萄壳小球孢菌,并进行了复侵染研究,确定其为核桃内生菌.对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了其发酵液及其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提取物对2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在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正丁醇萃取物,萃余物最弱,但正丁醇萃取物对水稻纹枯、杨树溃疡、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其他两相.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1种病原真菌的活性试验表明,对苹果轮纹、苹果腐烂、小麦根腐和稻瘟4种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不同浓度对苜蓿炭疽、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苹果炭疽和玉米小斑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蜡状芽孢杆菌和马铃薯芽孢杆菌2种细菌表现为抗药性,但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发酵液萃取物对真菌的抑菌作用机理。【方法】观察100 mg/LLj20萃取物对灰葡萄孢菌菌丝形态的影响,测定0.02,0.2,2,20和200 mg/L Lj20萃取物对灰葡萄孢菌、拟盘多孢菌、弯孢霉和茄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孢子产生、萌发的影响,并测定200 mg/L Lj20萃取物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细胞膜的影响。【结果】用100 mg/L Lj20萃取物处理灰葡萄孢菌后菌丝量减少,菌丝体皱缩、断裂、原生质外渗,菌体细胞表面有许多瘤状畸形;Lj20萃取物对4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0.96 mg/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为8.33 mg/L,200 mg/L Lj20萃取物对其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89.4%;用200 mg/L Lj20萃取物处理后的灰葡萄孢菌培养液在260 nm处均出现1个吸收峰,而对照(10 g/L NaCl处理)无吸收峰出现。【结论】Lj20萃取物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菌丝形态和生长、孢子产生和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对细胞膜透性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植物提取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种常见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制率达75%以上的植物有10种,对其中抑制作用较好的两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初分并对各萃取物的抗TMV活性进行测定。采用叶盘法对植物提取物抑制TMV增殖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中3种植物提取物对TMV的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用不同极性溶剂依次对赤霞珠葡萄叶φ=95%乙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萃取物及经大孔树脂φ=70%乙醇洗脱物。测定不同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研究不同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KG-*3/4]·)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与BHT进行比较,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φ=70%乙醇洗脱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 DPPH自由基和O2-[KG-*3/4]·的 IC50分别为(0.017±0.001)、(0.023±0.001) g/L和(0.174±0.007)、(0.222±0.003)g/L,高于BHT。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赤霞珠葡萄叶萃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抗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蓖麻花序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蓖麻花序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作用方式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蓖麻花序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作用以乙醇提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为16.9%;拒食作用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强,拒食率为41.5%;胃毒作用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强,其次为石油醚提取物,死亡率分别为42.5%和41.5%;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以石油醚提取物最强,3、4、5、6,7 d后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66.88%、66.98%、59.39%、55.63%和38.66%.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触杀作用以石油醚萃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可达53.1%.石油醚萃取物对Na+-k+-ATP酶的活性具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酵时间对花脸香蘑抑制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相关,发酵时间约在第12d时花脸香蘑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黑核桃内生真菌HJ1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黑核桃茎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HJ1.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无孢科小核属.将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液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萃取物对10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浓度为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同一种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测定4种植物萃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芒果主要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0.4 mg·mL^-1浓度下,厚朴酚,姜黄素、阿魏酸3种萃取物对芒果采后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厚朴酚对该2株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高达89.41%。在2 mg·mL^-1浓度下,4种萃取物对芒果采后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姜黄素对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6.56%和80.95,效果优于药剂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