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频治疗仪联合中药导入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的疗效。方法:265例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治疗组(中频治疗仪联合中药导入配合乳康片)135例和对照组(单纯乳康片)1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5.5篇,对照组的治愈率24.6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4.1篇,对照组有效率69.2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频治疗仪联合中药导入配合乳康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乳康片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按1∶1比例选同期小儿肺炎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小儿肺炎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ZDH-F(Ⅱ)经皮给药治疗仪辅佐治疗。结果:经皮给药治疗仪组在体征和症状好转的天数上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优于小儿肺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温通散配合温热电脉冲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60例颈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温通散配合温热电脉冲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温通散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内(3d、5d、>10d)有效例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散配合温热电脉冲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现察中药温通散配合温热电脉冲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60例颈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温通散配合温热电脉冲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温通散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内(3 d、5 d、>10 d)有效例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散配合温热电脉冲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两组均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精心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痊愈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散剂联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方法20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一、二,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一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二给予中药穴位经皮给药,治疗组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同时给予中药穴位经皮给药,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联合中药穴位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泻贴片经皮给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状况。方法:12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贴片并通过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治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值得推行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9):1616-1618
2013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78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乙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观察两组疗效。乙组有效37例,有效率94.9%;甲组有效28例,有效率71.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皮给药治疗仪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7例,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B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蒙托石粉和双歧杆菌片,C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皮给药治疗仪理疗,每日1~2次。结果:对三种方法治疗72 h临床观察表明,辅用经皮给药治疗仪(C组)的有效率95.23%(40/42),显著高于A组(71.43%)和B组(72.50%)P〈0.05。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痛、无创,是患儿家属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导入治疗仪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小儿肺炎进行临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单一抗生素加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药物导入治疗仪辅以经皮给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治愈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结合药物导入治疗仪佐治小儿肺炎起效快、药效强、缩短病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社区颈椎病患者运动康复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全身性拳操运动结合局部颈椎操锻炼(定量运动)对社区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对上海市南京东路街道某社区35—74岁常驻居民1457人进行社区慢性疾病的入户问卷调查,检出既往医院有明确诊断的颈椎病患者,由专业医务人员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对其中114名颈椎病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的运动康复治疗,包括中等强度的全身性拳操运动及局部颈椎操,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14例颈椎病患者经过3个月运动康复后,治愈44例(38.6%),显效40例(35.1%),有效25例(21.9%),无效5例(4.4%),治愈显效率73.7%,总有效率95.6%。研究发现,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愈显效率要显著高于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患者(P<0.01),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病程在5年以内的颈椎病患者治愈显效率远高于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P<0.01)。结论:在社区范围内组织颈椎病患者进行定量的拳操运动并结合颈椎操锻炼,可有效治疗颈椎病。  相似文献   

12.
水针注射夹脊穴与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凡  陈锋  张艳 《中国康复》2003,18(5):299-300
目的 :观察当归注射液夹脊穴注射与口服中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椎病患者 60例 ,采用当归注射液 2ml于颈 4、5两侧夹脊穴注射 ,并内服活血化瘀、止痛、祛痰、舒筋通络的中药。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症状积分显著下降 (P <0 .0 1) ;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颈总、颈内、椎动脉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快(P <0 .0l或P <0 .0 5)。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We studied balanc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n the hypothesis that ataxia and changes in postural responses occur concurrently as a consequence of structural problems in the cervical cord. Subjects and patients: Seventeen patients and 17 healthy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with (n=9) and without (n=8) signs of myelopathy. METHODS: Body sway was recorded under quiet stance on a force platform. Postural perturbations evoked early and late responses in soleus and tibialis anterior. RESULTS: Most patients showed increased body sway during stance, which was larger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myelopathy than cervical spondylosis. Early postural responses in the soleus were not affected. Late responses in soleus and tibialis anterior were delayed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myelopathy. Across all patients, latency of tibialis anterior late response was correlated with lower limb sensory impairment and amplitude of body sway. CONCLUSION: Abnormal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cervical cord of proprioceptive input to supraspinal centres and of descending commands to caudal cord levels are accountable for ataxia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myelopathy. Stabilometry may be an economic and easy way in a clinical and rehabilitative setting to distinguish severe from mild form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rior to physical treatment and to help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rom other diseases featuring similar sig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枕颌带卧位牵引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枕颌带卧位牵引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90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100例,有效率为84%,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枕颌带卧位牵引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颈椎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像改变对康复治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表现特征,以及对康复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分别采用颈部制动、牵引、高位硬膜外封闭及手术疗法,同时配合扩管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各种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不稳、钩椎关节增生。颈部制动可有效改善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适用于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不明显,无成角或位移病例;牵引治疗对头痛、颈肩痛、四肢乏力等症状改变明显,适用于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明显,有成角或位移病例;高位硬膜外封闭近期效果好,适用于对上述治疗疗效不佳或椎体移位、成角较严重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胸闷、耳呜、多汗、睡眠差有显著效果。结论 颈椎X线片改变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诊断的460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表现,总结其各分型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460例诊断为颈椎病患者的平片和CT检查颈椎骨质、椎间隙、椎间孔及椎间盘改变的影像表现,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颈椎病患者中,X线表现中以椎间隙变窄多见,好发部位以颈5/6为主,CT表现中以颈椎间盘突出常见,以颈5/6椎间盘好发,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多。结论:X线平片和CT检查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颈椎病并分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10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颈椎病患者总的运动锻炼时间为(272.04±183.42)min/周,最常见的运动锻炼方式是散步。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平均得分为(1.51±0.90)分,即当患者出现颈痛或其他不适时,"偶尔会/有时会"运用认知性症状管理技巧。与医生的沟通平均得分为(1.83±1.07)分,即当患者见医生时,"偶尔会/有时会"与医生有效沟通疾病相关问题。患者自我效能的平均得分为(6.61±1.88)分。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366,P0.01)。结论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仍不够满意,主要体现在运动锻炼方式较为单一,认知性症状管理技巧运用较少,与医生沟通的频率和内容不足。颈椎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颈椎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下经皮激光颈椎间盘减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1例颈椎病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颈椎PLDD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进行PLDD治疗,除1例患者手术失败,其余30例手术过程顺利。治疗效果优8例,良15例,一般6例,无效2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患沟通,默契的医护配合。术中细致的观察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郝娜  李莉 《全科护理》2012,10(22):2095-2097
[目的]了解颈椎病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304例颈椎病病人进行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颈椎病病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7.23分±6.78分,高于国内常模;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健康人群(P<0.05);除生理职能外,其余7个维度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颈椎病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情况,并探讨伴有与不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33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颈椎病患者SDS得分(48.73±12.30)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SSRS得分(37.23±6.78)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抑郁组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和3个维度得分上均低于无抑郁组患者(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高,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抑郁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