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单次30 Gy照射制备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可行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方法清洁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照射组(A组)40只、对照组(B组)8只。VARIN 21-EX直线加速器对A组大鼠右肝进行单次照射(30 Gy/次),于照射后第4、8、12、26周处死,每时相点处死8只,B组于第4周末处死。观察大鼠活体外观及肝脏的大体标本,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ELISA法测大鼠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胶原沉积改变;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B组)比较,A组受照射肝组织表现出放射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照射组大鼠血清中AST,ALT酶活性和TGF-β1水平自第4周明显升高(P〈0.05或P〈0.01),分别于第8周和第12周达到高峰;照射组大鼠血清中HA、PC-Ⅲ、LN含量和肝脏组织中Hyp含量于照射后第4周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一直呈上升趋势,照射后26周值最高;照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于照射后第4周也明显升高(P〈0.05),照射后第12周达到高峰,第26周开始下降。光镜下可见肝脏病变呈慢性进行性肝纤维化改变。结论单次剂量照射制备的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稳定可靠,动物死亡率较低,可以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DL法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扶正化瘀胶囊干预下的防治作用,研究其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防治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3组.采用BDL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混悬液胃.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氨端肽(PⅢNP)的含量;同时采用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大鼠肝组织Hyp的含量显著升高;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肝组织Hyp的含量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其余两组大鼠血清中HA和PⅢN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大鼠血清中HA、PIIINP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大鼠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降低,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肝组织TGF-β1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能有效地减轻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及改善纤维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扶正化瘀胶囊能够抑制肝内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纤维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阳性对照,200 mg·kg-1)和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5,10,20 mg·kg-1)。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其余各组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均1次/d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状况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2(p-Smad2)、p-Smad3、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水平和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Ⅳ-C水平显著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呈现脂肪变性,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肝组织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可见胶原纤维增粗并形成纤维隔,CVF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FBG水平和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Ⅳ-C水平显著降低(P<0.01),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状况均明显改善,CVF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杠板归总黄酮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拮抗作用。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杠板归总黄酮高、中、低剂量(0.15、0.1、0.5 g·kg-1)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ip0.5%DMN溶液2.0 m L·kg-1,隔天注射1次,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均ig给药,qd,连续8周,正常组与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于8周末取血和肝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HF)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杠板归总黄酮各剂量均可有效降低HF大鼠血清中HA、LN、PCⅢ和TGF-B1的水平;杠板归总黄酮可明显降低HF大鼠肝脏中TGF-β1的表达。结论杠板归总黄酮对DMN诱导的大鼠HF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可能通过抗肝损伤和降低TGF-β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合成产物乙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acetylcysteine magnesiumglycyrrhizin fine antipode dimers,GFA-NAC·Mg)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25%四氯化碳(CC1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GFA-NAC·Mg按25、50、100mg/kg剂量每日分别腹腔注射进行肝纤维化治疗,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用肝纤维化网格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果:大鼠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其肝纤维化处于Ⅲ-Ⅳ期;与模型组比较,GFA-NAC· Mg治疗后血清Hyp明显降低;肝组织抗氧化指标SOD显著升高,MDA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TGF-β1、PDGF在组织含量下降;GFA-NAC·Mg各组网格染色显示肝纤维化好转.结论:GFA-NAC·Mg对肝纤维化大鼠有较好实验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DGF和TGF-β1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对胶原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将胆总管结扎后的SD大鼠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组),荔枝核总黄酮组(TlFL组),水飞蓟宾组(SIL组),以假手术组为阴性对照。四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BILD2)、总胆红素(BILT2)、肌酐(CREJ2)、血尿素氮(UREAL),同时,取肝组织行HE、Masson染色,westernblot测定各组肝组织的PC3、PCI、p16的表达。结果与BDL组比较,TFL组血清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ALT,AST,BILD2,BILT2水平明显降低(P〈0.05),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O.05),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TFL可明显抑制p16、PC3、PCI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TFL组(300mg,/kg·d)有明显改善胆汁淤积及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的作用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明显抑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16、PC3、PCI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舒胶囊(GSC)对二甲亚硝胺(DMN)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研究GSC对大鼠肝脾指数、肝脏组织形态学、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影响。结果 GSC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脾指数以及肝组织Hyp含量(P〈0.01),同时还可以降低大鼠血清HA、LN、IV-C和PCIII的水平(P〈0.01);GSC高剂量组降低肝指数的作用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P〈0.01);GSC还具有改善肝脏组织形态的作用。结论 GSC具有良好的治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姜百片对大鼠醋酸损伤胃溃疡模型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由高良姜、香附、百合和乌药提取物制成的复方中药姜百片对大鼠醋酸损伤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注射法制作大鼠醋酸胃溃疡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阳性对照组(0.108g·kg^-1·d^-1)、姜百片高(2.16g·kg^-1·d^-1)、中(1.08g·kg^-1·d^-1)、低(0.54g·kg^-1·d^-1)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10d后处死并解剖大鼠,测量胃黏膜溃疡面的长短径(L和H),按照公式S=πLH/4计算溃疡面积,用试剂盒测定损伤部位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该复方中药的高(2.16g·kg^-1·d^-1)、中(1.08g·kg^-1·d^-1)、低(0.54g·kg^-1·d^-1)剂量可以显著减小醋酸损伤大鼠的溃疡面积(P〈0.05),并可显著提高醋酸损伤部位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EGF)(P〈0.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0.05)的水平。结论姜百片具有抗醋酸损伤型胃溃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组织的EGF和VEGF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中药丹芍化纤胶囊治疗CCl4肝纤维化大鼠对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truing growing factor TGF-β1)、间质胶原蛋白(COL)Ⅰ、Ⅲ表达的影响。方法以CCl4复合因子刺激8周制备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后,予丹芍化纤胶囊治疗8周,收集血、尿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血尿羟脯氨酸(Hyp)、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透明质酸(HA);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TGF-β1及COLⅠ、Ⅲ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及治疗组动物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病变,TGF-β1和COLⅠ、Ⅲ表达水平升高,其中模型组各指标升高最明显。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各项指标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丹芍化纤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中COLⅠ、Ⅲ的沉积,同时通过促进其降解而起到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鬼针草总黄酮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鬼针草总黄酮(TFB)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B大、中、小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阳性药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给药组分别灌服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酶(PCⅢ)、Ⅳ型胶原酶(CⅣ)含量;取固定部位肝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肝组织中α-SMA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TFB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HA、LN、PCⅢ、CⅣ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TFB组肝脏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TFB大、中剂量组明显抑制肝组织中α-SMA蛋白和TGF-β1mRNA的表达。结论TFB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mRNA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及变化和肝纤维化程度及其变化,探讨其血清TGF—β、MMP-1、TIMP-1与肝纤维化及其进展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行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进行纤维化程度半定量计分,6个月后复查;检测血清TGF-β、MMP-1、TIMP-1、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P)、透明质酸酶(HA)6个月后复查。结果:肝纤维化分级不同,血清TGF-β、TIMP-1、TIMP-1/MMP-1差异显著(P〈0.01),MMP-1差异不明显(P〉0.05);TGF-β(r=0.745,P〈0.01)、TIMP-1(r=0.623,P〈0.01)、TIMP-1/MMP—1(r=0.336,P〈0.01)纤维化分级成正相关,MMP-1与纤维化分级成负相关(r=-0.465,P〈0.01),肝纤维化与血清PⅢP、HA显著正相关;61例纤维化程度及计分无显著增加,血清ⅣC、LN、PⅢP、HA无明显变化,血清TGF—β、MMP-1、TIMP-1较低且变化不明显(P〉0.05);19例患者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计分增加,TGF-β、TIMP-1、TIMP-1/MMP-1比值较高(P〈0.01),且升高显著(P〈0.01),MMP—1无显著差别,变化也不明显。结论:血清TGF-β、TIMP-1、MMP-1、TIMP—1/MMP-1水平及动态变化可作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及发展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32例CHB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氮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32例患者均进行肝组织活硷,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CHB患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王月花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37-3638,I000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40只雄性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慰剂组、治疗组。采用高度白酒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治疗组大鼠每天灌胃丹参2.5g·kg^-1·d^-1,复方甘草酸苷9g·kg^-1·d^-1;安慰剂组大鼠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三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IV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检测,同时做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ALT、AST、TBIL、GGT、HA、LN、IV—C均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慰剂组大鼠ALT、AST、TBIL、GGT、HA、LN、IV—C也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HA、LN、IV-C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AST、TBIL和GGT升高,但与模型组和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少数细胞脂肪变性,但和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能改善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功能、减轻肝纤维化,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朱佑民  杨明炜  苏全武 《中国药师》2006,9(12):1101-1104
目的:观察抗肝纤饮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 SD 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肝纤饮及秋水仙碱组,采用 ih40% CCl_4花生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给予抗肝纤饮、秋水仙碱及0.9%氯化钠溶液治疗。于11周末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水平,检测肝组织 TGF-β_1阳性面积及 TGF-β_1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肝纤饮组血清 HA、CⅣ及 TGF-β_1水平显著下降(P<0.01或 P<0.05),肝组织内 TGF-β_1阳性面积及 TGF-β_1 mRNA 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 P<0.05)。结论:抗肝纤饮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及肝组织内 TGF-β_1有关。  相似文献   

15.
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n=10,等渗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模型组(n=12,酒精8.8g·kg^-1·d^-1灌胃)、治疗组(n=12,酒精8.8g·kg^-1·d^-1灌胃,造模同时腹腔注射0.156、0.312、0.625g/kg乙酰半胱氨酸)、阳性对照组(n=12,酒精8.8g·kg^-1·d^-1灌胃,造模同时腹腔注射硫普罗宁16.5mg·kg^-1·d^-1)。10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MDA水平较正常组升高,肝组织GSH-PX、SOD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ALT、AST、MDA有明显的降低,肝组织GSH-PX、SOD水平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浆出现不同程度脂肪变性,肝小叶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轻于模型组。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山红景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单方生药高山红号天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秋水仙碱组(C)、红景天高剂量组(D)、红景天低剂量组(E)。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用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各组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动物,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肢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Ⅳ型胶原(CⅣ);检测ALT、AST、ALB、STP;作HE染色。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该中药治疗.大鼠血清中LN、PCⅢ、HA、CⅣ和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测改善显著。结论:单方生药高山红景天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和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肝HSC增殖,降低ECM的分泌.促进胶原纤维降解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软肝宁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为临床适应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2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按10 mL/kg皮下注射,首剂加倍,每5 d注射1次,首次注射后,用生理盐水按10 mL/kg灌胃,1次/天,连续6周;秋水仙碱组配成0.01 g/L;软肝宁高、中、低剂量组(0.12,0.06,0.03 g/kg)按损伤模型组同法给予CCl4造模,然后给予软肝宁给药,1次/天。给药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羟辅氨酸(HYP),并观察大鼠肝组织常规病理改变。结果软肝宁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高、中剂量可显著降低CCl4致大鼠肝损伤血清ALT,AST,MDA,HA,LN,PCⅢ水平和肝组织中过高的HYP(P〈0.05或P〈0.01),并能升高血清中SOD含量。常规病理显示,中、高剂量软肝宁可明显减轻CCl4所致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组织损害程度。结论软肝宁具有延缓CCl4所致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紫七软肝片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其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内毒素(ET)表达的影响。方法:用40%CCl4皮下注射和高脂饲料及酒精喂养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紫七软肝片组、大黄蠊虫丸组和秋水仙碱组,造模同时灌胃给药干预,共6w。实验第4w末及结束以后,各取血清、肝组织,检测肝组织中TGF-β1和血清中ET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1)药物干预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均降低.其中紫七软肝片组6w末时炎症活动度计分最低(P〈0.05),且肝纤维化度计分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2)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及血清ET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应用药物干预后,大鼠肝组织TGF—β1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紫七软肝片组6w末时血清ET的表达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紫七软肝片能够减轻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L小剂量组、TFL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胆总管结扎法(CBDL)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5 mL&#8226;kg-1),TFL小剂量组给予TFL 100 mg&#8226;kg-1、TFL大剂量组给予TFL 200 mg&#8226;kg-1灌胃,均每天1次,共4周,第4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苏木精 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IHC)检测TLR4、NF κB在4组大鼠肝组织内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FL大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胶原表达明显减少(P<0.0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L小剂量组、TFL大剂量组的大鼠肝组织TLR4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0.4±0.5),(3.3±0.6),(3.1±0.5),(1.4±0.5)分;NF κB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0.80±0.77),(5.12±0.89),(4.68±0.70),(3.47±0.61)分,模型组TLR4、NF κB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TFL大剂量组(P<0.01),与TFL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LR4和NF κB高表达可能与胆管阻塞型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大剂量荔枝核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肝组织TLR4、NK κB的表达来改善胆管阻塞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刘亮  周知午 《中南药学》2013,(12):890-892
目的 研究三七总苷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Smads和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灌服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14周,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三七总苷组(高、低剂量组)、水飞蓟素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均治疗4周后,测定肝功能、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CTGF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苷组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水平,减少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CTGF mRNA的表达量;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三七总苷组与水飞蓟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总苷与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Smads、CTGF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