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研究各国的辅助客运系统,概括了辅助客运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其经历的3个阶段.对各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辅助客运系统进行分析,认为辅助客运系统可帮助交通问题凸显的大城市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由此给出我国发展辅助客运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水平,交通运输部于2013年在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设市城市组织开展了城市客运交通线路及站点专项调查. 本次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5月31日,其中轨道交通(不含有轨电车)线路和站点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6月份.调查的范围为全国地级以上设市城市市区(不含市辖县(市))所有投入运营的城市客运交通线路、站点(码头)、出租汽车营业站点、公共交通停车保养场.涵盖了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客运轮渡、出租汽车四种城市客运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交通》2013,(1):I0005-I0007
尊敬的全国城市客运企业和客车零部件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优质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提升公交运营车辆整车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务,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以下简称城市客运分会)决定白2013年1月-2013年8月17日举办2013年度中国城市客运企业信用产品评选活动(以下简称“评选活动”)。一、组织机构:评选活动南城市客运分会主办,并成立评选活动委员会,主任:张圉光,副主任:胡剑平,执行委员:吴十涛、李勇、李建峰、杨青山;评选委员会下设公交用户组、顾问组、专家组和办公室,办公室负责评选活动的日常工作。1.公交用户组:46个副理事长单位、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所属大型公共交通企业;2.顾问组:城市客运分会顾问委员会;3.专家组:11~15人组成(名单另发);4.办公室:城市客运分会秘书处及各有关部门人员。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及其所辖区范围内公众出行乘用的、经济方便的诸种客运交通,它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广义的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通常指大容量的公共汽电车.出于主题的需要,本所指为狭义上的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2014,(12):73-73
城市公共交通学会领导、城市客运分会领导,公交集团(总公司、公司)老总,公交报刊媒体同仁,公交技术、产品广告厂家等嘉宾对创刊200期题写祝福与希望:(详尽事宜请与《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联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交通》2014,(3):I0001-I0001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主办、并得到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大力支持的《城市公共交通》期刊,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并具有行业领导和指导的权威性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O09—146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4416/U)。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2013,(12):17-17
为了顺利实施《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实施意见,统一认识,提高实施能力和水平,按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的通知要求,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就《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实施意见的内容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运输处、道路运输管理局(处)负责人,城市公共交通骨干企业有关人员,于2013年11月7日~19日期间,组织进行了宣贯培训。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系统概述 1.1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城市及其近郊范围内为方便居民和公众的出行,使用各种客运工具的旅客运输体系,是国家综合运输网中的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主体,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共设施,也是城市投资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又是展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反映城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民道德思想风貌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沿河县的“公交资讯通系统”,实现了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信息联网,计算机操控无人值守的网络化管理。 “公交资讯通系统”可使市民用手机短信查询乘车路线、公交乘车IC卡余额,公交公司的公交信息可及时向市民发布,市民还可以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信息联网查询(仅限于省、地、县公交客运管理局系统内实施管理数据、文件查询)。公交资讯通  相似文献   

10.
到2007年10月底,以大运量的公共汽电车为主的客运量约占太原城市交通客运总量的80%以上,全年公交客运总量达3.07亿人次,起到了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体作用。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太原市城市经济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林群  林涛  毛应萍 《城市交通》2012,(1):19-25,18
面对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但地面公交人车拥挤严重的现状,如何正确选择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从公共交通客运需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模式及公交运营模式三方面展开探讨,确定选择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复合公交走廊为骨架的新公交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快速公交网络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层次,以现有公交主走廊升级改造为基础,规...  相似文献   

12.
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经验,从初期的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再到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应用以及对绿色交通的关注,指出只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辅之以需求管理政策才能解决交通、环境、能源等问题。在分析北京交通发展战略以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成效基础上,探讨了“公交城市”的发展模式,明确了“公交城市”的内涵以及必须体现人文、科技和绿色的理念。最后,提出建设“公交城市”的相关措施,包括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完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构建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交通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选择问题是我国城市在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与快速公交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层次分析法框架下讨论了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的决策准则以及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组合模式,以便在抉择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实现方式时,掌握充分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对构建石家庄快速公交系统提出初步方案,并在石家庄公共交通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科学、客观的城市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的服务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对比反映快速公交系统(BRT)服务质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都在致力于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而正确认识BRT实施的综合效果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果分析模型,采用综合赋权法标定参数,并以大连市华北路公交走廊为案例,对四种公共交通系统(普通公交、BRT、地铁、轻轨)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RT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交通服务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轨道交通。本文建立的分析模型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BRT系统的综合效果,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周涛  程坦 《城市交通》2012,10(6):47-52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探索自行车交通在重庆市的发展途径,对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首先,针对主城区的山地城市特征,从城市及交通发展特点出发,研究分析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然后,提出"服务特定区域,满足中短距离出行;接驳公共交通,完善出行网络"的功能定位,以及"两个网络"(公共交通接驳网络、局部区域自行车出行网络)"、一个特色"(特色景观自行车线路)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并进行实践,为同类山地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高架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明 《城市交通》2009,7(3):11-17,26
系统地介绍了厦门市高架BRT系统的建设实践,旨在为今后BRT系统的发展策略和建设模式提供经验借鉴。首先分析了厦门市BRT的建设背景,提出了BRT预留升级轨道交通的策略。然后,介绍了首期BRT系统三条线路的工程概况,详细阐述了BRT系统的六个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心区采取的高架为主的专有路权形式和功能齐全的车站。通过与轨道交通及其他地面BRT的综合比较分析,认为厦门市高架BRT系统具有较多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运营效果,运输效率提高了2倍,运行速度提高了1倍。BRT在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挤、引导城市发展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于厦门市目前发展阶段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乘客感知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栋  杨晓光  安健  刘好德 《城市交通》2012,(4):72-78,41
针对当前城市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多侧重设施指标水平的统计分析,而对公交服务主体——乘客感受考虑不足的现状,引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提出了以乘客感知和期望之差为基本依据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了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选取上海市北安跨线和成都市119路公交线路为案例,通过分析实际调查数据,量化评价了两条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案例研究表明,票价、候车时间、车内空间、换乘便利性是公交服务亟待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以“换乘”为主要功能的公共建筑,公交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其在设计阶段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内部流线设计。内部流线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着枢纽运行效率的高低,甚至于枢纽的功能实现。本文对公交枢纽内部流线进行研究,根据枢纽内换乘流线与城市道路网上交通流的相似性,修正城市路网交通分配的方法,寻找到枢纽内部优化的流线,通过“用户平衡(UE,User Equilibrium)”与“系统最优(SO,System Optimization)”两个模型建立了双层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混合算法进行了求解。采用北京某公交枢纽的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公交枢纽内部流线优化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快速公交系统的客流得到可持续发展,和根据城市新区公交导向发展的客流变化分析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的发展阶段,针对公交导向城市发展的阶段以及它支撑快速公交系统的程度,分析其设施配置方案的不同级别,建立快速公交系统和公交导向发展的协调规划模型,分析公交导向发展和快速公交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利用模型模拟公交导向城市发展的进程和快速公交系统的设施配置,使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