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孕前-孕早期妇女常规TORCH筛查的意义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RCH是一组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并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流产、畸形、宫内发育迟缓等)的常见病原体。孕妇感染TORCH可垂直传播给胎儿,孕早期TORCH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做好孕前-孕期保健,提倡孕前-孕早期妇女进行TORCH常规筛查,是降低胎儿宫内TORCH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15332例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筛查与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15332例育龄妇女孕前进行TORCH感染筛查。对阳性者应用药物治疗并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结果 TORCH感染率分别为RV 0.36%、CMV 0.52%、TOX 0.10%、HSV 0.18%。总感染率为1.16%。对感染病例的治愈率为98.4%。结论 TORCH感染筛查与治疗可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177例孕妇TORCH感染的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TORC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方法对5018例不同孕周的孕妇进行TORCH IgM抗体检测,并对IgM阳性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5018例中有189例TORCH-IgM( ),TORCH感染孕妇流产、死胎、儿胎儿畸形、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35.12%、6.67%、8%、27.05%。结论 孕妇TORCH感染严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前TORCH感染检测结果及其检测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筛查孕前1040例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对其TOX、RV、CMV和HSV-Ⅱ的IgG、IgM抗体进行检测。并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分为4组。结果:孕前TORCH活动感染率为8.46%,占首位的是CMV为2.88%,其次是TOX为2.50%,RV为1.93%和HSV-Ⅱ为1.15%。结论:重视孕前3个月TORCH筛查工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易感人群中,使其了解TORCH感染途径及对胎儿的危害。应做到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原则,使胎儿的出生缺陷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对HPV B19孕产妇、胎儿的感染及其危害状况,为提高我国的优生优育提供措施。方法:由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HPV B19-PCR试剂盒,并排除TORCH感染。结果:①在112例标本中TORCH感染占14例,其阳性率为12.5%,HPV B19感染占62例,其阳性率为55.4%。两合并感染占10例,其阳性率为8.9%。②在19例死胎中TORCH感染占3例,其阳性率为15.8%,HPV B19感染占14例,其阳性率为73.6%,二合并感染占4例,其阳性率为21.1%,其中1例TORCH和HPV B19均为阴性。③在80例产前孕妇的白带中,TORCH感染阳性率为0,HPV B19感染占8例,阳性率为10%。结论:深圳特区孕产妇,胎儿HPV B19的感染极高,危害极大,对孕产妇、胎儿进行早期预防、定期HPV B19监测,实行应有的保健是完全必要的,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ORCH感染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和检测方法,研究其宫内传播率。方法 对195例TORCH-IgM阳性孕妇在B超介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和脐静脉穿刺术,获得的羊水和脐血用PCR(RT-PCR),ELISA和MEIA法检测TORCH-DNA(RNA)或TORCH-IgM。结果 羊膜腔穿刺术和脐静脉穿刺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其确诊胎儿宫内TORCH感染17例,宫内TORCH感染率为8.7%。结论 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安全可靠,TORCH感染可宫内传播,TORCH感染的检测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皖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对妊娠结局以及胎儿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技术对随机抽取产检的500例孕妇静脉血清进行TORCH检测,并追访38例IgM阳性孕妇及IgM阴性孕妇462例进行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孕妇TORCH总感染率为7.8%(38/500),其中TOX、RV、CMV、SHV的检出率分别为1.69%、2.67%、1.96%、1.28%。IgM阳性孕妇38例中,自然流产者为21.05%(8/38);孕中期进行四维彩超诊断存在胎儿畸形为5.26%(2/38);产后有新生儿黄疸(病理性)为23.68%(9/38)。分析得出孕妇TORCH感染后不良妊娠为50%显著高于IgM阴性孕妇不良孕产率的6.17%(P〈0.01)。结论TORCH感染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孕妇及孕前妇女进行TORCH知识的宣教和TORCH筛查是减低不良妊娠率和防止胎儿宫内感染,提高优生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TTV对孕产妇、胎儿的感染及危害程度,为提高我国民族人种素质的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TTV-DNA的PCR试剂盒,按其说明操作。并排除HPVB19和TOROH感染。结果:(1)在113例标本中,受TTV单纯感染占4例其阳性率为3.5%;TTV与HPVB19混合感染占18例,其阳性率为15.9%;TTV与TORCH混合感染占1例,其阳性率为0.9%;TTV、HPVB19及TORCH混合感染占2例,其阳性率为1.8%。(2)在113例标本中,单纯血液检出TTV-DNA为7例,其阳性率为6.2%;单纯在胎儿各脏器检出TTV-DNA为16例,其阳性率为14.2%;母血、胎儿各脏器检出TTV-DNA共20例其阳性率为17.7%。(3)在80例孕妇白带中,检出TTV-DNA为5例其阳性率为6.3%,HPVB19感染为8例,其阳性率为10%;TORCH感染率为零。(4)在20例死胎中,单纯由TTV感染的占1例,其阳性率为5%;TTV与HPVB19混合感染占12例,其阳性率为60%;TTV与TORCH合并感染占1例,其阳性率为5%;HPVB19感染占2例,阳性率为10%;HPVB19与TORCH混合感占3例,其阳性率为15%;TORCH感染占1例,阳性率为5%。结论:TTV对孕产妇、胎儿有一定的感染率,其危害性极大,因此,对孕产妇、胎儿进行TTV早期的监测及预防,实行应有的保健是完全必要的,应引起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IRF)水平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相关性以及IRF偏低者比率与TORCH阳性、心磷脂抗体( ACA)阳性相关性,从而探讨将IRF指标用于早期预测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的意义。方法采用XE-2100型流式细胞术自动计数成熟网织红百分比( RET )及其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CA,TORCH。结果先兆流产组、胚胎停育组、妊高症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胎盘提前老化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胎儿畸形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组IRF偏低者比率与TORCH阳性和ACA阳性均有明显相关性( P<0.01),而正常妊娠组与正常对照组IRF偏低者比率与TORCH阳性和ACA阳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RF与除胎儿畸形外的不良妊娠结局有关,联合IRF与TORCH及ACA检测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和预后监测更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TORCH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长慧  陈晓理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3):288-288,F003
近年来,围产期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病毒(TORCH)感染逐渐受到产科、儿科医师的关注,虽然孕妇的TORCH感染大多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但胎儿及新生儿感染TORCH后常可发生严重的后遗症,TORCH感染对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提高构成很大的威胁。TORCH感染的研究国内刚刚起步,且检测开展很少,本文以就医的新生儿为对象做TORCH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1.
邹利霞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39-140
目的探讨TORCH宫内感染孕妇的诊治方法,确保优生,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1456例早孕妇女采用ELISA酶免诊断技术筛查。结果1456例早孕妇女检测,筛选出95例TORCH感染的孕妇,先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对T—IgM阳性者用螺旋霉素治疗,R—IgG阴性者注射风疹疫苗,对C—IgM、H—IgM阳性者,采用细胞增殖免疫疗法加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结论孕妇TORCH的感染率为6.525%,对95例TORCH感染的孕妇进行系统治疗,总治愈率为96.84%。治愈3个月以后,已有71例相继妊娠并生育了健康的孩子;14例正在孕育中,经检测胎儿发育正常。因此孕前、孕早期积极进行TORCH病原体的检测与治疗,对优生优育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媛媛  杨海霞  沈晓亚 《西部医学》2018,30(1):124-127+132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行产前常规宫内感染病毒学(TORCH)检查的孕妇890例,对所有产妇采用TORCH IgM检测,并将TORCH IgM检测为阳性的孕妇给予超声检查诊断,比较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890例行产前常规TORCH检查的孕妇中,共272例发生病原体感染,感染率为3056%。272例病原体感染孕妇中共172例为TORCH IgM阳性,阳性率为6324%(172/272)。TORCH IgM总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72例TORCH IgM阳性产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共38例发生子宫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为2209%(38/172)。890例孕妇中共741例为正常分娩,TORCH阳性率为1147%(85/741);另149例为妊娠结局不良,其中TORCH阳性率为5839%(87/149)。正常分娩孕妇TORCH阳性率低于妊娠结局不良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结合TORCH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可有效检出子宫胎儿发育异常情况,临床医生需加强孕妇对妊娠期病原体感染的认识,注意不同病原体特点,做好产前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卢文芳 《海南医学》1995,6(3):174-175
TORCH是一组微生物。TO即Toxo-plasmagondii(刚地弓形虫);R即Rubellavivus(风疹病毒);C即Cytomegalovirus(巨细胞病毒);H即HevpessimplexvirusIII(单纯癌疹1型和巨型)。这组病毒引起的感染,在围产医学中称为TORCH综合症,受到全世界产科和儿科的重视。孕期受到此组病原体中任何一种感染,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孕早期感染可致胎儿死亡、致畸形或感染继续;孕中晚期可引起流产或早产;产时胎儿经产道感染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弓形虫:孕妇的感染率为08%.其中有40%可以传给胎儿,引起弱智、先天畸形、胎儿腹、…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已将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以下简称TORCH)作为孕期常规筛查项目,对于未曾感染者预防接种,对孕期感染者作进一步检查,了解是否胎儿畸形,对孕期感染者,则建议放弃此次妊娠。而TORCH在我国还未真正认识、真正了解它对孕妇及下一代的危害,现将我院从1995年9月至1997年6月在榆次市范围内的感染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掌握我市准孕、已孕妇女感染弓形体(TOXO)、风疹(RV)、巨细胞(CMV)、单纯疱疹(HS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3914名准孕、已孕妇女进行筛查。结果:发现有582例活动性感染(IgM阳性),活动感染率为4.18%。其中市区已孕妇女2056例,TORCH IgM阳性29例,阳性率1.43%。妊娠结局:自然流产5例,引产2例,死胎1例。结论:TORCH宫内感染是导致胎儿胚胎和胎儿自然流产、死胎、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力推进优生检测是防止胎儿宫内感染,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育龄妇女3398例孕前TORCH感染筛查与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RCH是由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弓形体(TOX)等引起的胎儿感染并致畸形或发育异常的常见病原体,为了全面落实优生优育的政策,做好优生工作,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我们选白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对3398例已婚育龄进行孕前TORCH感染筛查,即CMVIgM、HSVIgM、TOXIgM、RVIgM和RVKg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治疗。RVIgG阴性者给予优生服务指导,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现将检测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孕妇TORCH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孕妇TORCH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1000例孕妇血清TORCH的特异性抗体IgM,对检测抗体阳性者和有畸胎史、不良孕产史的孕妇,用PCR法来检测TORCH DNA. 结果: 孕妇TORCH IgM阳性率为11.6%,其TOX, RV, HCMV, HSV IgM阳性率分别为3.60%, 2.50%, 3.40%, 2.10%;母婴垂直传播率为33.33%,其中TOX, RV, HCMV, HSV的垂直传播率分别为43.33%, 26.32%, 34.62%, 18.18%;孕妇妊娠期间有上感症状者感染TORCH IgM阳性率21.51%显著高于无上感症状者9.34%(P<0.01);有畸胎史TORCH IgM阳性率42.10%、不良孕产史25.40%,显著高于正常妊娠者8.13%(<0.01)TORCH感染孕妇其胎儿畸形率12.37%显著高于无感染组1.07% (<0.01) 结论: 孕妇TORCH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TORCH 是指一组以妊娠期各种病毒感染为主的微生物,可以通过胎盘、羊水或产道等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新生儿感染等,围产医学称之为TORCH综合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生优育TORCH感染及感染后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站2012年至2013年孕前优生TORCH血清学筛查孕前妇女1200名,抽取空腹静脉血,全部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检查人群中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人数较高,加大 TORCH 筛查可作为近期感染的一个依据。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出,对于TORCH早期(急性)感染的诊断、病情轻重的判断及防止缺陷胎儿的出生意义重大。结论:早期证实母亲的感染,可帮助其及早确定采取侵入性或非侵入性的产前诊断方法。针对目前妊娠期妇女感染TORCH后无特效治疗状况,应加强TORCH知识普及,加强做好孕前优生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0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研究孕妇早期合并TORCH感染情况及其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危害,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66例早中孕妇女(小于20孕周)进行TORCH病原体检测(包括RV,CMV,TOX,HSV-I,Ⅱ)。结果:166例孕妇中TORCH的阳性率分别为:RV=1.81%(3/166),HSV.7.23%(11/166),CMV=4.22%(7/166),TOX=15.66%(26/166),部分病例在羊水中检测到病原.结论:(1)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项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病原体的方法,与传统PCR法相比有独特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孕妇TORCH感染是不容忽视的生物致畸因子,各地妇保机构应加强孕妇及育龄妇女的筛查和管理,以减少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