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生态农业》2012,(1):162-162
《当代生态农业》是由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创办于1992年的农业类期刊。现主办单位为吉林省人参商会。国内统一刊号为CN22—1242/S,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8807。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2.
《当代生态农业》2011,(3):174-174
《当代生态农业》是由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创办于1992年的农业类期刊。现主办单位为吉林省人参商会。国内统一刊号为CN22—1242/S,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8807。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影响因子0.125,在中国知网收录的563种农业期刊中,排名第409位。  相似文献   

3.
气温日较差对厚皮甜瓜果实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日较差对厚皮甜瓜果实含糖量的影响张连敏,王保华,黄宝泉(吉林省白城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省白城市蔬菜技术推广总站)近年来厚皮甜瓜从原产地东移栽培有了新的发展。栽培的主要特点是在干旱的山区利用早熟品种,旱季栽植,雨季到来之前收获。关于应用历年...  相似文献   

4.
坡耕地垄作玉米留茬免耕保土增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耕地垄作玉米留茬免耕保土增产试验研究张凤霞,杜景龙(吉林省白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34300)曹声明,修士忠,季进英(吉林省白山市水利局)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雨量充沛。全市幅员面积17840km ̄2,占全省总...  相似文献   

5.
风蚀引起大量植物营养的输移,导致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的变化。在加拿大Alberta南部建立了2个风蚀预测系统(WEPS)模型的试验区。从 29次风蚀事件中,选取了 400多个风积物样品。通过对风积物中营养物含量与相邻原始表土中营养物含量的比较及作物产量的监测,发现在试验1区,25 cm高处风积物中全氮的平均富集率(风积物中养分、有机质与侵蚀表土中养分、有机质的比值)为1.11,有机碳平均富集率为1.02;试验Ⅱ区,全氮平均富集率为1.08,有机碳为1.05。土地生产力的变化通过春小麦的产量反映出来,随着风蚀的加强,春小麦的产量呈线性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蚀,以确保加拿大半干旱草原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植物网格沙障防风固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网格沙障防风固沙试验研究修竹奇,刘明义,刘艳军,张利(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辽源市136200)郑秀文,于德和(吉林省松源市扶余区水利局)吉林是我国沙漠化土地较多、风沙危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吉林西部风蚀面积为15784.5km2,其中流动沙丘...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单项农业技术和综合农业技术试验证明,在自然降水条件下,采用化肥,有机肥,生长期覆盖,深耕等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春小麦可大幅度地提高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较单纯施化肥增产41.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0%,在综合农业技术中,无论何种年型(干旱,平水,丰水年)降水条件下施用化肥(N和P2O5各135~150kg/hm^2)对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提高,约占50%,其次为有机肥1  相似文献   

8.
冬麦北移”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新思路。通过对赤峰市6个代表站的最冷月(1月)低温强度及其稳定性的计算与分析,为全国冬麦北移区划及明确赤峰市冬麦北移的把握性和风险性程度提供依据,对全国冬麦北移的试验、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301菌种快速腐熟秸秆技术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培肥地力李若勤(菏泽地区土肥站,菏泽,274025)赵新芝(菏泽地区农业学校,菏泽,274025)1概述“301”菌种是一种腐生性极强的霉菌,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快、强烈分解秸秆中粗纤维的特点。该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配施对荸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表明:(1)氮肥用量与荸荠产量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适量地施用磷钾肥对荸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氮磷钾合理施用比例:云会点为(13.3-16):1:3,崇贤点为13.3:2:3;(2)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提高荸荠糖分含量和调节荸荠淀粉含量,改善荸荠品质。  相似文献   

11.
吴东辉  张柏  陈鹏 《土壤学报》2006,43(2):280-286
2003年7月和9月对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农田、居民点园地和“三北”防护林等典型农业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土壤甲虫调查,了解农业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甲虫群落的影响。研究区共捕获土壤甲虫26科955只,优势类群为金龟甲科(Scarabaeidae)幼虫、步甲科(Carabidae)和步甲科幼虫,共占全部总捕获个体数65.03%。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甲虫类群空间分布的广狭与个体数量的多寡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中部平原区与西部平原区土壤甲虫群落特征差别显著;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影响土壤甲虫个体密度和多样性分布,其中农田和居民点园地减少了土壤甲虫个体密度和多样性,防护林的存在对于农业生境土壤甲虫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国勤  张桃林  赵其国 《土壤》1998,30(2):70-75
南方冬季农业是种植业的起点和基础,合理开发南方冬季农业,有利于促进整个农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南方冬季农业开发模式主要有:(1)间混复合型;(2)结构优化型;(3)农牧结合型;(4)高产高效型。本文对上述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资阳水土保持试验所布设的7种土壤试验小区,用模拟降雨装置进行了土壤抗蚀性能的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7种土壤的抗蚀能力大小依次为:冷沙黄泥>棕紫泥>红棕紫泥>灰色潮土>红紫泥>黄红紫泥>暗棕紫泥;(2)7种土壤的么径流过程累积量与降雨历时、产沙过程累积量与降雨历时,径流过程累积量与产沙过程累积量之间均有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以及6种土壤的土壤含水量与开始产流时间之间有非常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水肥产出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通过对春小麦2年田间水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①水肥对春小麦产量,收入有明显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在试验范围内(水分为9%-18%,肥料为5-20kg/亩),水分平均主效应(以1.5%个土壤水分为1个单位)>肥料平均主效应(以2.5kg/亩为1个单位)。②春小麦的水肥产量,收入效应为报酬递减函数,生产中存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肥耦合区,通常肥料为5-16.0kg/亩时,需9%-17.8%的水分与之配合;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的耐盐性及干旱沙地盐水滴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铃薯的耐盐性和盐水滴灌试验于1993年2月至7日在以色列内格夫盐水灌溉试验站进行。该试验灌溉水源为国家输水系统(1.2dS/m)和当地深层地下水(6.2dS/m),灌溉频率为每天1次、3次和6次,在试验中进行了有关生理、生长、产量以及土壤积盐的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每天灌水1次,盐水灌溉与淡水灌溉相比产量降低12%,而每天灌水3次和6次,盐水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然而,盐水灌溉使块茎单重和干重率有不  相似文献   

16.
以柑桔品种[Cleopatramandarin(CM)和Swinglecitrumelo(SC)]的小苗为试验材料,应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不同pH值(pH4.5~7.5)范围内和不同铜离子浓度(0.1~20.0μmolL-1)条件下,柑桔小苗的营养吸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pH值条件下,随着营养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柑桔体内积累的铜亦呈线性增加(r=0.86~0.96),而小苗对常量元素(磷、钾、钙、镁)的吸收以及小苗的生长量却大大地下降,其相关性达P=0.01的显著水平(r=0.77~0.99)。当营养液中铜离子浓度≥0.1μmolL-1就对柑桔小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干扰小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当代生态农业》2011,(1):172-174
杂志简介 《当代生态农业》是由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创办于1992年的农业类期刊。现主办单位为吉林省人参商会。国内统一刊号为CN22-1242/S,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8807。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影响因子0.125,在中国知网收录的563种农业期刊中,排名第409位。  相似文献   

18.
就农业信息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建立结构合理、运行灵活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功能的社会化、结构上的网络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和经营上的产业化。提出了一些建议:(1)拓宽信息服务领域;(2)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3)强化农业信息服务手段;(4)提高信息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9.
县级区域是一个整体的行政单元,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着与小流域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同的特点。根据投入产出的一般原理和水土保持的功能,建立县域农业生产函数,计算水保投入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GM(1,1)模型,以30年为计算期,对水保措施的后续效益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趋于稳定,达到6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0.
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小麦(辽春9号)为试验材料,应用同位素^15N示踪方法,采用棕壤定位试验14年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研究作物对氮的吸收及产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在长期单施化肥的土壤中,植株吸收氮量以NPK〉NP〉N,CK;在长期施有机肥化和化肥的处理中,吸氮量以及M1NPK〉M1NP〉M1N〉M1。不同时期作物吸氮量与产量均呈明显正相关(r=0.94~0.99),单施氮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只有6.2%,其它施肥处理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