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的语素在汉语里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王力先生说:“汉语基本上是以字为单位的,不是以词为单位的。要了解一个合成词的意义,单就这个词的整体去理解它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个词的构成成分(一般是两个字)拆开来分别解释,然后合起来解释其整体,才算是真正彻底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了”。由于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反义词间的意义对立常常通过反义词里的反义语素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这样,反义同和反义语素的联系就成为可能了。事实上绝大多数反义词都具有反义语素,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哲 《语文知识》2014,(11):12-15
“高低”在现代汉语中应用较为频繁,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表示“无论如何”的副词“高低”。“高低”由意义相反的两个语素“高”和“低”复合而成,在演变过程中,整体的词义超出了两个语素的意义之和,衍生出了表周遍性的意思。这类由反义语素构成的词简称为“反素词”,与之相近的概念有“极性对立式”“反义相成词”“反义语素复合词”等。这里我们采用“反义复合词”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3.
反义词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不对称性。本文归纳了不对称性的表现形式,并从无对应项、一对多现象、单用时成反义词,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时不构成反义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解释,进而结合实际对反义词不对的原因就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鬼谷子》一书中反义词的全面考察,穷尽列举了《鬼谷子》中的反义词,对其分别根据反义词内容所反映的领域、反义词语义逻辑、反义词的固定性、反义词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分类和分析,并探析了反义语素构成复合词的情况,对《鬼谷子》反义词的总体特点作出总结。力图通过这种尝试为上古汉语反义词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并由此窥探上古汉语反义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当反义语素构成成语时,常会出现大量的同位对举现象。在成语中,准确认识反义语素同位对举的多种格式,考察此类成语的语序规律和修辞手法,以及认清它们的特殊性等,对人们今后更好地使用此类成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言1本文讨论结构格式“不X不Y’。“不……不……”这一格式具有多种语义关系,格式中的“X”与“Y”可为单个语素,也可为多个语素,一般多见于四字格,也有非四字格的。“不”与“X”、“Y”在语义关系上互相影响,使得这一格式复杂化。这一结构格式表现出的复杂语义关系本文不可能全都讨论,主要讨论复句中和熟语中的这一格式。2本文在讨论时分成了复句、非复句与熟语结构三部分,我们知道,熟语是从语汇角度谈的,复句是从语法结构角度谈的,它们不在同一平面上。但为了讨论的方便这样分开进行,而语汇与语法中间有交叉,熟语中也…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的反义语素,不论在构词法,还是造句法里,都可构成一种表达手段,用来表示一定的意义。如“反正,好歹,横竖,死活”等副词,都是由两个反义语素组成的对立式的词,表示无论如何的意思。这个无论如何的意思又是从反义语素放在一起表示一切的意思引申出来的。这一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词加上否定词后与它能否构成反义词的关系问题其。基本看法为:句法上,反义词双方应是同一级的语言单位“词”,若一个词加上否定词后与原词形成的是词与词组的关系,则不宜看作反义词。语义上,一个词加上否定词后在意义上跟原词不构成反义关系的亦不构成反义词。以上句法、语义、语用几种标准需加以综合考虑方可对两词是否构成反义词关系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反义关系(反义词)一直众说纷纭。首先根据"反义关系所指向的是对象还是关系",将反义关系分为非关系反义词和关系反义词,原因在于所有反义词都是有逻辑基础的,那就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其次针对"反义关系体现的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将非关系反义词分为矛盾关系的非关系反义词和反对关系的非关系反义词,将关系反义词分为矛盾关系的关系反义词和反对关系的关系反义词。  相似文献   

10.
语素是语言的起始单位,汉语的字是单音节语素,字是汉语的起始单位之一。而对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学界却有不同观点。字本位观认为,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就是字,但是将字定为汉语句子基本结构有诸多困难。赵元任先生较早提出应该努力在字级单位之上探寻作为构成句子基本结构,但赵先生对“那级单位”的本质属性并未明确界定。本研究基于分布形态学,认为对汉语而言,合并了定类语素的字或字的组合是构成句子基本结构的“那级单位”,汉语“那级单位”有五种类型;英语类似,也只有合并了定类语素的词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英语“那级单位”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语言中的反义现象,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在词汇上的反映。但是,并非所有的词都有跟它相配的反义词。一般说来,构成反  相似文献   

12.
意义相反的词都是反义词吗?很多同学认为,反义词就是意义上相反的词语。但是,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词,并不一定都是反义词。反义词的构成是有条件的限制的,它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反义词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反或相对,但词性不同,不能构成反义词,例如,“前进”和“落后”,“前进”是动词,“落后”是形容词,词性不一样,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反,所以它  相似文献   

13.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北京密云师范学校季宝金1、从构成的语素来看,成语四个语素居多,也叫“四字格”。例如,星罗棋布、胸有成竹、前车之鉴、锦上添花等。也有少数非“四字格”,如,百闻不如一见等,而惯用语三个语素居多,也叫“三字格”。例如,泼冷水、开小差、抱粗...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的听觉属性决定了语言的线性原则,引起了符号的顺序问题。于是,就此深入探讨汉语中反义语素相连而构成的固定词序所蕴藏的深层次动因。以“上下”为代表的一类词属于空间范畴,有其经验的基础;而以“阴阳”为代表的一类词则更多地打上了文化的印迹。因此,“上下”和“阴阳”中语素排列的顺序就分别代表了人类的两种宇宙观:崇阳抑阴和重阴轻阳。此外,由于“前阳后阴”思想的影响导致反义语素在使用中的种种不对称和正反问句中肯定、否定成分的不可互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以往对反义词类型及构成反义词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反义关系的判断方法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并对反义词的分层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反义词可分为语言反义词和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词是指两个原本不具反义关系的词置于某一具体的语境中或通过借助辞格将其字面意义加以引申,从而临时构成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反义词。文章拟从分析英汉言语反义词构成的条件入手探讨英汉言语反义词的特点及修辞效果,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正确使用言语反义词,以达到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和“老师”两词,内涵和外延颇多差互、交错之处。就《辞海》的解释而言,“教师”亦称“教员”,指“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老师”是“学生对教师的尊称”。似乎二者只有中性和褒义的感情色彩的差别。但细加推敲,二者在构成方式、语义特征、语用价值等方面都有差别。从构成方式上看,二者都是双音节名词,但语素的性质和意义有所不同。”教师”由实语素(动语素)加虚语素构成,“老师”由虚语素加实语素(名语素)构成。“师”在古代本为名词,指“老师”(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现代由于双音化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论语》《孟子》《老子》三本书中反义词的考察,对反义词的构成要素,判断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反义词是语用目的作用于词义—即对某些义素的选择,并利用其在特定语义基础上形成的极端义而构成的聚合;②反义词在极端义上形成的种种对立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现象不完全等同;③反义词的不同类别在反义强度上呈现出的依次递减的趋势反映了客观事物在形成过程中的渐变性质。  相似文献   

19.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黏着性结构。根据对举格式中语素或词的意义关系,对举格式可分为近义对举、反义对举、类义对举、起兴对举、极性义对举等。其中极性义对举格式又可分为主谓对举式与非主谓对举式两类。对举格式的句法功能有:超越语法规则,使语素升格为词,创造新短语,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对举格式的语义功能有:确定语义角色,使语义增值。  相似文献   

20.
反义词     
英文的造词,常常用到“前缀”(prefix)以构成反义词,如形容词clean(清洁的),加上前缀un,就变成反义的unclean(不洁的)。在许多前缀之中,im,in,dis和un是常用的。现在,请尝试把上述的前缀附加在下列句子的空位上,以便把该形容词变成反义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