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铁菲 《中外医疗》2012,31(16):74-74
脑性瘫痪儿童中枢神经非进行性的损伤可引发全身运动功能障碍,其中发音器官运动功能也可出现障碍,1/3-2/3患儿可有不同程度构音障碍。采用语言治疗对80例患儿进行构音障碍的早期干预,效果显著。构音障碍干预越早,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不同部位损害与失语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对40例首次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进行失语检查。结果 失语类型与脑损害部位有密切关系,即一定部位的脑损害产生相应部位所特有的言语障碍。结论 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每个部位在复杂的语言过程中具有特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言训练在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构音障碍作为脑外伤、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与他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而其临床治疗效果尚不理想。我们采用语言训练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射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病房的热射病恢复期患者11例。分析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10例、女1例;年龄15~68岁,平均(34.7±19.0)岁;病程0.5~7个月,平均病程(2.86±2.13)个月。存在多种功能障碍,包括认知障碍(7例)、构音障碍(5例,其中3例不能发声)、吞咽障碍(2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1例)、感觉障碍(5例)、平衡障碍(11例)、尿便障碍(2例)、情绪障碍(9例)、废用综合征(2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需外界帮助,社会参与能力均减退。经系统、规范化康复治疗后,患者功能障碍改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 热射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存在多种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能减轻热射病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提高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脑卒中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言语评定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38例脑卒中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及言语训练,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评价法进行评定,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口角下垂、嘴唇力量、舌、下颌运动异常及流涎都有不同程度改善(80%~100%);治疗前29例患者构音处于发单音和单词水平,治疗后仅2例患者构音在单词水平,36患者达句子和文章水平。结论:构音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言语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获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然后对2组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是除了对2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外,对治疗组再另外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在语言清晰度,交流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和提高,通过卡方检验,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8)。结论: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惠者能有效地改善构音障碍,使患者在语言清晰度,交流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和提高,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脑卒中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言语评定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38例脑卒中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及言语训练,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评价法进行评定,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口角下垂、嘴唇力量、舌、下颌运动异常及流涎都有不同程度改善(80%~100%);治疗前29例患者构音处于发单音和单词水平,治疗后仅2例患者构音在单词水平,36患者达句子和文章水平.结论构音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言语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获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失语症是指在意识清楚、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有关的区域受损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是优势大脑半球损害的重要症状之一。我科自2012年以来,对失语症患者进行了语言康复训练,疗效满意,现将训练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45例脑卒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重症SARS患者的缺氧性脑损害及氧治疗的效果,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3年5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伴有严重低氧血症的84例重症SARS患者进行缺氧性脑功能损害的调查。结果54例(64.3%)患者出现缺氧性脑损害表现,其中运动迟缓和懒言少语最为突出(92.6%),其次是情绪改变(46.3%),精神抑郁或焦虑(40.7%)、意识障碍(22.2%)、认知功能障碍(9.3%)和惊厥(1.9%)。通过调整最佳供氧方式,提高氧流量,减少氧耗等氧治疗,使缺氧表现在短时间(平均5d)内得到改善,呼吸减慢、心率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增高和缺氧性脑损害症状消失。提示SARS患者的缺氧性脑损害不容忽视,正确的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综合康复治疗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损害患者分为两组,做高压氧综合康复训练的患者为观察组30例,不做高压氧综合训练者为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进行FOG—MORGER运动功能评分。治疗时间均为2~6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FUG—MERGER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和语言能力、减少脑损害后并发症,对改善脑损害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更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按病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护理方法是对两组都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再另外进行构音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构音障碍改善,在语言清晰度,交流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和提高,通过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8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构音障碍,使患者的语言清晰,交流能力明显提高,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刺小脑顶核(FNS)改善脑损害引起的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9例不同病因所致脑损害意识障碍患者,经常规治疗加用FNS,观察其对意识状况(GCS评分)、脑电图(EEG)改善情况.结果:FNS治疗后患者意识水平明显改善.结论:FNS能够改善脑损害导致的意识障碍,提示该方法可能有神经保护和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接受康复评定和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的患者,接受发音器官及颜面肌肉的康复训练,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构音障碍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构音障碍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最佳,但对于早期未得到正规康复治疗的患者,无论其病程多长短,只要坚持正规康复治疗,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2例脑卒中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按发病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对照组用常规的构音障碍训练方法,两组在治疗及护理方法上均相同。进行治疗前后8周,用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3.9%,对照组为61.3%。结论: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可以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行为疗法提高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提高语音治疗效果。方法 对17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其中10例是先天功能性构音障碍,7例是腭裂术后功能性构音障碍),采用行为疗法进行语音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测量汉语语音清晰度。结果 17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汉语语音清晰度由46.85%提高到98.54%。结论 行为疗法是功能性构音障碍首选的、必要的语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失语症的疗效与诸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英 《中原医刊》1997,24(3):14-16
观察54例脑损害后失语患者的疗效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其疗效与病因、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失语症的类型、严重程度有关,而与性别无关。认为尽早确定失语症的类型,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早进行语言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均为40例;分成采用针刺治疗、语言康复治疗、针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结果 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滞针、断针、晕针和全身反应情况;A组和C组中有少数患者出针时发生点状出血,选择无菌棉球进行按压有效止血。结论在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交叉性失语的概念最早是用于定义由于利手一侧脑半球损害造成失语的情况.目前,交叉性失语的病例报道大多重点分析病人的语言损害特点,少数文献设法研究交叉性失语患者的认知特点,但因患者在听理解和口语表达等各方面障碍,使得认知功能损害量化分析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本例患者经诊断为传导性失语,听理解及短句表达能力基本完好,通过系统的语言和认知功能检查,能够客观的分析其认知损害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3例住院患者,高压氧治疗组19例,在临床常规用药、针灸、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对脑卒中构音障碍有效率89%,对照组57%,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提高脑卒中构音障碍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陆明雄 《右江医学》2001,29(4):329-329
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 ,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目前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 ,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现就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大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1~ 3) ,创伤造成的脑损害并不仅仅是在伤后瞬间完成 ,在伤后几小时到几天内逐渐演化形成的继发性脑缺血 ,才是创伤后脑损害的主要病理过程。创伤后脑继发性缺血性损害分为两类 :一类是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脑挫伤灶及其邻近周围的局限性脑缺血损伤 ,其主要原因是脑微血管结构被破坏 ,舒缩功能异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