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三维GIS的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火电站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电厂应急预案制定的现状,提出基于三维GIS的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对火电厂区及周边环境进行虚拟现实仿真,实现对基础地图数据、应急资源数据、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关属性数据的系统科学管理,以Web方式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三维仿真显示,预测事故影响及其后果,提供最佳路径及救援方案。该研究为火电站及有关部门实施远程应急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分析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现状,指出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的子系统,即: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与辨识系统、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对其子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的思路、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管与事故救援的特点,以现代应急管理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为基础,在ArcGIS Engine和ImaGIS 3D Browser中间件技术、网络技术等支持下,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平台,采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利用ArcSDE空间数据引擎实现功能模块与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交互,构建基于ArcGIS的重大危险源监管与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危险源的有效监管、事故预警模拟以及辅助救援决策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与应急救援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由于缺乏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各地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平台建设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和信息建设;其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采用的相关软件和硬件技术不规范,难以在各级平台间实现数据共享。笔者参照重大危险源4级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同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提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方案。分析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及应急救援系统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平台的设计原则、实现数据共享的主要思路;设计软件系统总体规划及各部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防止和减少重特大生产事故的发生,柳州市安委办下发了《关于建立柳州市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监控系统的通知》(柳安委办字[2004]62号),企业必须按有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建立自身重大危险源(点)的定期登记和监控管理制度,并制定符合要求的应急救援预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重大危险源(点)建立“可视(看)、可检(测)、可报(警)、可记(录)、可巡(控)”的“五可”危险源(点)信息网络监控管理中心系统,作为事故应急救援预警、报警、应急处置和协调指挥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阜阳市研发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事故预警信息,还能够为事故救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兼容性等特点。重大危险源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评估、管理、监控与应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技术性强,系统复杂,需要合理设计。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目前安徽省阜阳市正处于重大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时期,尤其是全市重大危险源相关的安全生  相似文献   

7.
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课题形成了以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评价、分级管理与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制定和应急救援系统建立等为核心要素的我国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氮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监控系统是重大危险源企业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的重要技术措施.以氮肥厂为案例,分析了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建立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重大危险源多模式安全监控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联入城市或国家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有利于政府和行业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借助于这样的数字化动态管理系统,可以及时获得相关参数与信息,实现早期预警,降低重大危险源企业的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等相关软硬件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产品功能的安全检测与认证;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起草;开展全国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等技术基础工作,为建立各级重大危险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集和分析扬州区域所涉及化学品企业、危险化学品种类与分布、应急资源等相关信息,采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并基于Visual Basic平台开发和设计了危化品信息查询、危险源管理、地图信息查询、应急资源管理等计算机模型。在化学事故发生时,可通过该系统进行信息查询、提供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及资源配置,对化学事故进行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江苏扬农化工在液氯泄漏应急演练时采用了该系统平台,实现了危化品信息的查询、应急救援方案的确定、应急资源的配置及应急方法等,为事故现场指挥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和系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保障消防救援队员救援时安全,基于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危化品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方法。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及特大伤亡与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不足有密切关系。构建基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联动应急管理体系是提升危化品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方法。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应做好危化品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通过充足的预防和准备工作促使有效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危化品企业做好早期处置利于消防队采取针对性应急救援方案。对于复杂性危化品事故,及时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科学应急响应,可保障消防救援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方案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笔者通过调研许多地方的经济现状、重大危险源和现有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资源 ,提出了省级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在应急救援情况下的响应程序。要在省、市 (地区 )、县三级建立起权威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才能使应急救援体系实现高度的统一指挥 ,灵敏高效 ;充分地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种救援力量和通讯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促进“110” ,“119” ,“12 0” ,“12 2”等通讯网络联动 ,并逐步应用GPS ,GIS等资源 ,建立先进的动态跟踪监测 ,可视的信息系统 ;应急救援队伍由3部分组成 ,即政府主办的公共应急救援队伍 (现有 )、政府资助由行业或集团公司主办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自备的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对体系中各种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博弈关系的建筑安全投入监管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鉴于承包商在安全投入上存在与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博弈关系,建立了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与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给企业带来的正负效用、企业最佳安全投入和社会最佳安全投入之差等因素对博弈结论的影响,最终得出5个能够影响承包商安全生产投入的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关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监管机制,提出相应的建筑安全长效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瀚匀  吕建国  高玉格 《安全》2019,40(4):30-33
为了有效预防丁二烯引发的事故,基于定量风险评价的指标,以某企业丁二烯储罐为工程实例,采用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软件CASST-QRA,模拟丁二烯储罐泄露事故后果影响范围,定量评价其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大小和可接受程度。结果表明:某企业的丁二烯储罐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均可接受,模拟结果可为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及安全防范措施提供参考;同时,研究成果可以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有关行政部门的安全监督提供指导与依据,也为其他丁二烯储罐的管理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 ,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 ,发生事故的概率高 ,且后果严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风险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 ,减轻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笔者主要探讨应急救援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阐述了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应急救援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 ,石化行业的应急救援体系 ;指出了目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不完善、不规范 ,应急装备不完备和缺乏社会救援联动机制等问题 ;建议企业和政府联合制定应急预案 :形成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三方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实现统一指挥 ,资源共享 ,协调作战 ,发挥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版)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以及职业危害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分析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在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需求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版),包括基本信息管理、职业卫生管理、事故与应急管理、报表管理、辅助决策、专家咨询、系统管理和帮助等功能模块。系统规范了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为企业的职业危害管理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系统建立了连接企业和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网络体系,为改善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供了手段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海市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研究,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框架的搭建进行了初步探索。整个系统总体框架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分析评估系统、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GIS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和GIS地理统计分析系统5大部分构成,辅以国际上先进的风险评估软件,使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具先进性,为上海市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应急能力提供了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具有很强的时空特性,将WebGIS应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可将空间区域信息和职业危害及监管信息相结合,为政府提供方便、快捷、可视化的职业危害监管依据。由于WebGIS系统空间数据量大、服务器过载、网络传输速度慢等问题降低了系统响应速度,限制了在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分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用人单位"5级逻辑结构,而WebGIS的功能需求分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4级逻辑结构,笔者将WebGIS的空间数据分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4级分布式存储,有效地解决了WebGIS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同时也满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9.
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化工园区特点和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防控、应急队伍、应急平台、应急组织、应急预案、运行机制"的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模式;探讨加强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的对策措施;提出以重大危险源普查与监控、区域风险评价和安全规划为重点,构建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增强包括公安消防特勤队、特种工程抢险队、医疗救护队在内的化工园区应急救援队伍的处置能力;依托园区现行管理体制完善应急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完善化工园区应急预案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重特大事故多发的今天 ,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国内外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立法的现状 ,论述加强我国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提出重大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从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3个方面进行 ;同时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救援的分级响应制度、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应急救援资金补偿制度、应急救援的奖惩制度等急救援工作制度体系。最后 ,还强调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对国家危机的管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