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江洪  张朝晖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79-182
对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的调查结果显示,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共14科53属124种,其中苔类植物1科2属2种分别为叶苔科叶苔属拟卵叶叶苔和细茎叶苔;藓类植物13科52属122种。与云南东川拖布卡-播卡金矿苔藓植物比较发现,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丰富度大于云南东川拖布卡-播卡金矿,生活型以丛集型为主,两矿区共有科为3科,共有属为10属,相同种为10种,种的相似性较小,种的相似性系数为6.99%,属的相似性指数为15.87%,科的相似性指数为17.6%,其相同种中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云南墙藓Tortula yunnanensis P.C.Chen和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C.Muell.)Dozy.分布较广泛,可进一步作为生态修复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黔西北铅锌矿废弃地、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可知,黔西北铅锌矿废弃地苔藓植物总共4科14属30种;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总共14科53属124种,其中苔类植物1科1属2种,分别为叶苔科叶苔属拟卵叶苔和细茎叶苔;藓类植物13科52属122种。经比较发现,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丰富度大于黔西北铅锌矿废弃地,种的相似性较小,其相似性系数为9.74%;Shannon-Wiener指数和种间相遇概率指数均较低,指数则较高,说明其优势度集中在少数种。其中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短叶扭口藓(Barbula tectorum C.Muell)、狭叶葫芦藓[Funaria attenuata(Dicks.)Lindb.]、高山真藓(Bryum alpinum Huds.exWith)等15种分布较广,可进一步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组成情况,采用解剖观察并结合查阅工具书鉴定的方法对保护区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岩生植物96种,隶属52科76属,以苔藓植物种类最丰富。其中,苔藓植物优势科有提灯藓科(Mniaceae)、青藓科(Brchytheciaceae)和金发藓科(Pdytrichaceae),以提灯藓科3属5种最为丰富;种子植物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和蔷薇科(Rosaceae),以菊科3属4种最为丰富;蕨类植物优势科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共2属2种。说明:大沙河保护区岩生植物资源较丰富,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整治有较好的利用前景,可为当地岩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苔藓植物种类,对采自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215个苔藓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有苔藓植物129种,隶属于61属,30科,其中藓类植物18科43属97种,苔类植物12科18属32种,并发现光叶拟平藓[Neckeropsis nitidula(Mitt.)Fleisch]为贵州新记录种.青藓科(Brchytheciaceae)、细蜂苔科(Lejeuneaceae)、提灯藓科(M n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棉藓属(Plagiothecium)等9属为该区域优势属.  相似文献   

5.
江洪  向良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30-19132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毕节地区铅锌矿废弃地苔藓植物在废弃地的重金属修复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毕节地区铅锌矿废弃地苔藓植物进行全面调查、标本采集和初步鉴定,并与铜矿、金矿、汞矿区苔藓植物进行比较。[结果]铅锌矿废弃地有苔藓植物4科、14属、30种,有丛藓科和真藓科2个优势科。与铜矿、金矿、汞矿区苔藓植物相比,铅锌矿废弃地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为-0.958 0,种相似性指数也最低,为13.56%,铅锌矿废弃地苔藓植物生活型以矮丛集型为主。在4个矿区中,有5种广泛分布的苔藓植物种类,分别是北地扭口藓、双色真藓、银藓、卵蒴丝瓜藓、硬叶对齿藓。[结论]这些种类为进一步利用苔藓植物研究铅锌矿废弃地植被修复提供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藏东南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为苔藓植物分布及环境适应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在藏东南色季拉山海拔3 600~4 400 m区域,每上升100 m设置10 m×10 m的样地1个,每个样地内每隔2 m再设置1个50 cm×50 cm的小样方,每个样地内共设25个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中的苔藓植物样本并带回实验室鉴定到种,同时调查苔藓植物的生活型和生长基质,分析苔藓植物科属种、生活型和生态群落类型随海拔升高的分布情况。【结果】共采集到2 390份苔藓标本,鉴定表明,藏东南色季拉山共有苔藓植物29科78属151种,其中苔类5科5属6种,藓类24科73属145种,科属种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优势科为曲尾藓科(Dicranaceae)、真藓科(Bry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优势属分别是丝瓜藓属(Pohlia)、小金发藓属(Pogonatum)和棉藓属(Plagiothecium)。曲尾藓科和灰藓科在每个海拔均有分布,丛藓科、丝瓜藓属在4 400 m区域分布广泛,金发藓科、真藓科、提灯藓科及丝瓜藓属、小金发藓属、棉藓属在海拔3 700~4 300 m区域均有广泛分布。在3 600 m区域,藓类植物大多以土生和石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交织型和丛集型为主;在3 700~4 300 m区域,藓类植物以土生群落、岩面薄土生群落和树附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为主;在4 400 m区域,藓类植物以石生群落和岩面薄土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丛集型为主;整个研究区苔藓植物以土生群落最多,湿生群落分布范围最窄、数量最少。【结论】随海拔升高,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牛背梁区共有苔藓植物48科88属157种(包括种下类群)。该区苔藓植物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和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优势属为提灯藓属(Mnium)、光萼苔属(Porella)、真藓属(Bryum)、绢藓属(Entodon)、凤尾藓属(Fissi-dens)、丛本藓属((Anoectangium)、牛舌藓属(Anomodon)、青藓属(Brachythecium)和灰藓属(Hypnum);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占本区总种数的51.59%;优势类群贫乏,单种科和寡种科,共有28科29属38种;齿缘牛舌藓(Anomodon denlatus)C.Gao和尖叶美叶藓(Bellibar-bula obtusicuspis)列入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省阳际峰自然保护区3000号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57科133属297种(含种下级单位),其中藓类植物33科94属207种,苔类植物24科39属90种;≥10种的苔藓植物优势科有细鳞苔科Lejeuneaceae、灰藓科Hypnaceae、蔓藓科Meteoriaceae、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绢藓科Entodont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等11科,占该区苔藓植物总科数的19.30%,该优势科所含种数为157种,占总种数的52.86%;该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东亚、北温带和热带亚洲成分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34.70%、19.03%和14.18%.通过与中国其他9个山地苔藓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比较,发现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与金佛山、马头山、古田山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西藏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种类,采集了该地区2 390份标本,并进行了室内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共有26科70属134种;其中藓类25科69属133种,苔类仅1种,即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L.)Dum.];4个优势科按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优势属有丝瓜藓属(Pohlia)、棉藓属(Plagiothecium)、小金发藓属(Pogonatum)、青藓属(Brachythecium)。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采自贵定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279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鉴定表明,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5科,74属,13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8种;藓类植物26科,64属,113种。优势科为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青藓科Brachythe.eiaeeae、灰藓科Hypnaceae、细鳞苔科Lejeuneaeeae;优势属为凤尾藓属Fissidens、扭口藓属Barbula、丝瓜藓属Pohlia、匍灯藓属Plagiomnium、羽藓属Thuidium、青藓属Brahchythecium、细鳞苔属Lejeunea。对该区优势科分析可知,其苔藓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11.
对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划分,并对该区系与邻近9个地区的地理成分进行了聚类分析。经查阅有关资料和标本鉴定,确定新疆喀喇昆仑山共有苔藓植物32科、76属、178种(含5变种),其中苔类为7科、8属、11种,藓类25科6、8属、167种。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可划分为10种类型,其中北温带成分居主导地位,占该地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71.81%,东亚成分次之,占8.85%,热带成分甚微。地理成分区系谱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与东部天山苔藓植物区系关系最为接近,与贺兰山密切相关。对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10个样点中苔藓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合休和果萨斯苔藓植物分布较丰富。  相似文献   

12.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陇川片区苔藓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陇川片区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68号,鉴定113号共27科、59属、101种,包括苔类植物8科、10属、21种,藓类植物19科、49属、80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1科、12属、22种.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种类丰富,着生基质、生活型和群落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体现出不同的地带性特点.海拔1 800 m以上区域没有呈现出山地苔藓林景观.  相似文献   

13.
刘莹  牛景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058-6059,6087
根据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对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4科55属107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苔类植物8科8属8种,藓类植物26科47属99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地理成分统计分析表明,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东亚成分次之,中国特有种第3,热带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区苔藓植物区系隶属于华北地区但兼有多种成分,体现该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昆明金殿鸣凤山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84号.经鉴定,共23科53属112种,其中苔类植物7科7属9种;藓类植物16科46属103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21种(分属于9科17属).区内苔藓植物的生活型有固着型和根着型,群落类型有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组成土生群落的种类最多,是该区域内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苔藓植物种类、分布、生活型和群落类型与其在区内的地理分布因素、植被条件和适生地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作为地被物,其对生境生态系统将会产生影响.该区域内的苔藓植物在地理分布类型上属云贵区,而与青藏区和岭南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作为云贵区低纬度高原山地的苔藓分布类型,有一定的代表性.苔藓植物可在组成该区域景观植物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美会  杨冰  曹威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46-12848,12941
为了摸清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苔藓植物资源状况,该文对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上的苔藓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苔藓植物共有29科51属102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包括13种药用苔藓。  相似文献   

16.
对湖北大别山罗田天堂寨、青苔关两地的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33科67属152种,其中苔类6科6属8种,藓类27科61属144种,后者中有药用苔藓植物14科18属21种,园林绿化苔藓植物5科5属9种,环境监测与保护苔藓植物8科8属20种,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苔藓植物5科7属9种.并对该区苔藓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补充和丰富万佛山森林公园的本底资料,更好地保护其健康有序发展,为万佛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对采自贵州省凤冈县万佛山省级森林公园的苔藓植物标本125号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万佛山省级森林公园有苔藓植物88种(含亚、变种,下同),隶属于63属,28科,其中,藓类植物21科55属79种,苔类植物7科7属9种;青藓科(Br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蔓藓科(Meteoriaceae)、扭叶藓科(Trachypod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青藓属(Brahchytheci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等5属为该区域的优势属。  相似文献   

18.
崂山苔藓植物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州锦屏县采集6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的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贵州锦屏县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特点。结果表明:该地区苔藓植物有57科118属277种。对277种苔藓植物进行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的分析,得出优势科10个,优势属13个,区系划分为15种类型,其中中国—日本成分和北温带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区系成分具有由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