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论治心脑病(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颜德馨 《天津中医药》2009,26(6):441-442
心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紧密相关.心脑病的根本是气之病,抑或血之病,或是气血同病.以气血为纲认识分析心脑疾病,既抓住其病理本质,亦抓住病机的关键.因此运用多种治法从气血论治心脑病颇有效验.  相似文献   

2.
从痰瘀角度探讨心脑疾病的防治。痰瘀与心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复发难愈密切相关,从痰瘀角度探讨心脑病之“治未病”,是其较佳切入点和突破点,且有其独特优势和特色,也为心脑病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病后防复拓宽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季帅  张军平  吕仕超  杨萃 《中医杂志》2013,54(2):114-116
心脑同治学说是基于共同的病位——心脑之络脉而提出的异病同治的治疗思路,虽有在心、在脑之别,但是心与脑之间有络脉直接联属,心脑血管疾病在病位、病因及病机演变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心脑互为体用,共主神明,一处神明伤,则两处神俱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见心病而兼治脑,见脑病而兼顾心.冰片在循环系统的治疗中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自古以来医家多以佐使之药用之.冰片不仅具有引药上行,促使脑组织中药物浓度升高,治疗脑系疾病的作用;而且具有引药旁行,促使血药浓度升高,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冰片及含冰片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药多靶点以及整和调理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气血理论探析“脑心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气血具有紧密联系,气血调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气血虚,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是"气血失和"的病理表现。以气血为基础,心与脑在生理与病理上紧密相连,心脑疾病往往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脑心同治"的提出既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也是气血理论的具体应用,为心脑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指导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脑为奇恒之府,充养脑髓,脑得心血则功能正常,调节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心脑疾病常同时发展。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也伴随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是气虚为本,气虚所致瘀痰为标实,日久入络发展演变的终末阶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血脉的病因广泛,但其病机主要是血脉凝塞不通,气血为之闭阻。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动脉粥样硬化累及脑动脉就会出现中风的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疾病的共同“证”,也就是常讲异病同治,为心脑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谈心脑同治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树朝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2,53(7):555-557
中医学认为,心脑共主神明,心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络脉的通畅流利,后天气血的充分濡养.络脉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络病经久不愈,可致心血瘀阻、失养,出现“神伤”.基于心、脑二者生理病理的密切联系,针对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侵犯机体,难以有效控制的现状,运用中医整体观念,以心脑同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辨证把握,有助于中医药发挥其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章薇  严洁 《中医药导报》2003,9(1):11-13
心、脑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自<内经>"心主神明"以来,随着中医学说的发展,"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心脑共主神明说"的争鸣也渐次展开.作者通过引经据典,对此进行了论述.认为,在理论上"心主神明"仍占主导地位,而实际上,多数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脑在精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临床实践中,都自觉不自觉地用"脑主神明"的理论,指导脑病的诊疗.因而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应拘泥于"心神说"与"脑神说"之取舍,而应从"心脑相关"的角度系统整理、发掘中医学心、脑生理、病理理论与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各方面探索和完善中医心脑学科的相关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发挥中医药在治心脑疾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陈美华老师是我省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有独到的造诣.陈老师从医数十年,潜心研究各种疑难杂症,除对心系病症有较深的研究外,她发现心病常易发生和伴随脑病,心脑经常同病.陈老师认为:心、脑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把人的精神活动都归于“心神”所主,《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古人把“知五味”、“记忆”等神经功能及“喜笑不休”等精神症状,均归为“心”所主.而在现代医学看来,这些都是脑功能损害导致的症状.因此,陈老师在研究心系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到脑病,临床常心脑同治.中医四大难证之一的“中风病”就是脑病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颜乾麟主张元气为生命之本,治病用药,均须顾及元气,临床上推崇气血辨证,强调气血失衡是心脑病的基本病机,认为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离不开气血失调,治疗当需疏通血气,令其通畅调达,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临床思辨和学术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心、脑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自《内经》“心主神明”以来 ,随着中医学说的发展 ,“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心脑共主神明说”的争鸣也渐次展开。作者通过引经据典 ,对此进行了论述。认为 ,在理论上“心主神明”仍占主导地位 ,而实际上 ,多数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脑在精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在临床实践中 ,都自觉不自觉地用“脑主神明”的理论 ,指导脑病的诊疗。因而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应拘泥于“心神说”与“脑神说”之取舍 ,而应从“心脑相关”的角度系统整理、发掘中医学心、脑生理、病理理论与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从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各方面探索和完善中医心脑学科的相关规律 ,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 ,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 ,发挥中医药在治心脑疾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师翁马智先生,幼承家学,深究典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用心临证,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见解,以呼吸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为主攻方向,尤其对间质性肺疾病、眩晕、癫痫、高血压病、顽固性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胃炎等杂病有独到之处,总结出"化痰瘀、调气血"为治疗内科杂病的心法。他认为,内科杂病病理因素以痰瘀居多,未成痰瘀则多以气血论治,多抓住"痰""瘀""气""血"为内科杂病的重要辨证论治要素,其认为"气病百病生""无痰不作病""久疾无不瘀"(言瘀即言血)。  相似文献   

12.
杨雪  周强  张声生 《天津中医药》2016,33(4):197-199
张声生教授认为治疗脾胃病重在调畅气机,在临证中善于应用对药,从气机升降、出入、从化三方面提出14种治法治疗脾胃病常见症状,包括升清化浊、重镇降逆、理气消胀、疏肝理气、通腑泄浊、辛开苦降、补气健脾、扶阳益肾、收敛止汗、清热凉血、搜风剔络、醒脾开胃、消食导滞、活血化瘀法,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路志正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失调、脾胃损伤,是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蕴湿、痰阻、血瘀、气机紊乱等病证,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5.
论“百病生于气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正涛  沈鹰 《天津中医药》2008,25(5):388-390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气学说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基线,历代医家均相当重视"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作用.为了有利于指导临床,笔者试以"百病生于气"立论,在学习理解气的相关知识及其与疾病发生和演变关系的基础上,从气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气机失调及其危害性以及临证从气论治的理论和实践等角度,对"百病生于气"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6.
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和心脉瘀阻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证候归属中常见的3个证候,从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及分子生物学前沿探讨3个证候外在表现和内在的物质变化基础及证候本质,实现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循证心血管医学的根本要求和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瘀血是疑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一环,但如何通过对瘀血的分析来治疗疑难病认识不一。以文献研究为切入点,结合瘀血辨证思维的突破、瘀血病因病机的认识、瘀血的诊断依据及瘀血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来分析瘀血与疑难病辨治的关系。对瘀血辨证思维和病因病机的分析突出以五脏为核心,结合分析其功能失常引起气血津液的改变以及由此带给机体的诸多见症;临床诊断瘀血,则在观察舌、脉基础上,从2方面去分析:在外,观察血液易盈亏的地方,如四肢末端爪甲、毛发、面部尤其唇舌等部位可作为诊断的依据;同时,某一脏腑本身功能失常也会有相应的表现,据此确定是否为瘀血以及瘀血阻滞于何部位,以进一步指导疑难病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百病生于气”,一切疾病都与气相关。“六淫天之常气,冒之……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疲极筋力,……,为不内外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正气的强弱,取决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饮食居处、七情劳逸等。邪气与人体正气相互斗争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由气生,治当从气,治百病当治气,祛邪气、助正气、补虚气、调气机。掌握疾病与气的关系,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特点,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疫病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源流、特点,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其解决对策。中医疫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对戾气致病的生物超分子化学的科学认识史,由“非时之气”到戾气的病因探求,由六经辨证论治发展到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逐渐接近现代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理论体系,均具有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戾气),人体与中药置于自然界生物演化的历程中,三者都是自然界中处于特定进化阶段的生物超分子体,均受到逐级生物超分子的“分子社会”按“印迹模板”管控;彼此进化、突变、适应、制约的规律一直未变。通过对隐藏在中医药疫病防治理法方药的超分子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其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既可阐明中医药疫病防治的科学原理,研制出组分中药,加速疫情控制,还可带动中医药经络脏腑与证候物质基础、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等原创性关键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