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提前到 2 0 0 2年 11月上旬进行 ,截流难度显著增大。为了使截流工程顺利进行 ,以先进的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为基础 ,采用IMAGIS软件生成三维地形图 ,用Creator建模形成导流明渠、纵向围堰及三期围堰等三维实体模型 ,最后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开发出三峡工程三期截流施工实时动态演示、查询系统。该系统能根据需要实现漫游 ,可以随意定位到感兴趣的区域作细部观察 ,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通过施工仿真研究 ,将三期截流施工过程生动地显示在屏幕上 ,用以指导施工组织管理 ,为三期截流的决策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是拦断明渠,施工三期上下游土石围堰工程,在其保护下浇筑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在碾压混凝土围堰和下游土石围堰保护下,进行右岸电站厂房及大坝施工。江水从泄洪坝段设置的导流底孔和永久深孔宣泄。它是二、三期衔接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技术难题之一,其成败直接影响三峡工程的总工期,其截流落差、流量和流速等水力学指标高,单堤头抛投强度高,且需双戗分担落差、戗堤进占配合难度大,为确保施工顺利进展,截流一次成功,在常规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对抛投材料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合金钢网兜在下游围堰截流施工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关键施工技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峡工程二期深水围堰、船闸高边坡开挖、大面积通仓浇筑混凝土、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及快速安装施工栈桥等关键施工技术的设计。认为依靠已有的工程经验和施工新技术,建设三峡工程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主要科研成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三峡工程的科研项目,综述三峡工程开工以来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工程应用情况,包括:一期土石围堰基础处理与施工技术;大江截流上下游土石围堰平抛垫底研究;二期围堰防渗工程研究;大江截流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坝混凝土浇筑方案及主要施工机械选型;混凝土的原材料和耐久性优化试验研究;大坝基础深层抗滑稳定研究;三峡电站进水口型式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引水管道研究;蜗壳打压、厂坝间伸缩节问题研究;永久船闸的引航道布置、输水系统及水力学、高边坡稳定、混凝土衬砌墙的结构与支护研究;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过程三维仿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最新的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三维计算机图形图象技术,对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图形生动、逼真地展示出大江截流的各施工场景,为工程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并用以指导施工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三峡工程施工导流的“三期导流 ,明渠通航”方案 ,对一期土石围堰施工技术 ,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技术 ,大江截流与二期土石围堰施工技术 ,三期围堰施工技术以及所涉及的重大技术突破进行介绍 ,着重阐述大江截流方案 ,大江截流上下游土石围堰平抛垫底及二期围堰防渗等关键技术 .  相似文献   

7.
杨文俊  孙志禹  郑守仁 《水力发电》2006,32(3):63-66,89
随着三峡工程二期施工建设的进展,截流后导流明渠将完成使命,工程建设由二期施工向三期过渡。其间,许多关键技术创新成果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后期底孔导流的研究,满足了三期导流及围堰挡水发电水位135m的泄量要求;人工明渠双戗截流试验分析研究及截流分担落差控制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强度之高、难度之大、工期之紧堪称世界水电工程之最。通过科技攻关,精心施工,创造了碾压混凝土浇筑多项世界纪录,最大仓面面积达到19012m2,最大月浇筑强度达47.6万m3,最大日浇筑强度达21066m3等。  相似文献   

8.
GPS技术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成功地运用GPS技术实施围堰控制测量及水下地形测量的情况,特别是在平抛垫底及围堰进占施工过程中运用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较好地解决了水下地形测量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的问题,为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成功地运用GPS技术实施围堰控制测量及水下地形测量的情况,特别是在平抛垫底及围堰进口施工过程中运用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较好地解决了水下地形测量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的问题,为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三峡一期工程施工中的围堰填筑石料问题,围堰水下填筑的程序优化,围堰防渗结构的改进,导流明渠清淤的提前施工,箱涵混凝土的快速浇筑和隔流堤的水下清淤等六个关键技术及措施的叙述,展示了在一期工程超常规施工条件下技术问题的深度和难度,给出了各项技术问题的具体解决过程和实施效果,亦是对三峡一期工程施工中主要技术问题所进行的一个概要性综述,可为三峡工程后期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约2 800万m3,土石方开挖约10 400万m3,金属结构及钢筋总量约72万t.工程分三期施工,准备期及一期工程工期5 a,二期工程工期6 a,三期工程工期6 a,先后进行二期大江截流和三期明渠截流.1998~2003年的二期工程需浇筑混凝土1 846万m3,安装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埋件19.2万t.2000年创造了年浇筑混凝土542.85万m3的世界新纪录.对三峡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方案,由于长江水量大、截流水深,致使围堰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在各期围堰施工中遇到不少技术难题,但通过施工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其中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导流底孔与深孔联合渡汛、导流底孔跨缝布置的处理方法、二期围堰施工措施、二期大江截流经验等,都具有三峡工程特色。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2002年11月7日三峡三期工程A标段开工,三峡三期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02年12月16日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首仓混凝土开始浇筑。2003年1月22日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连续创造碾压混凝土日浇筑、班浇筑、小时浇筑三项世界记录,分别达到21066立方米、7438.5立方米、1278立方米。  相似文献   

14.
三峡导截流工程的新问题与新特点(代《专辑》序)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是施工中困难众多,矛盾集中的一个阶段。在第一期施工的三年中,右岸要完成明渠开挖(泄放百年一遇流量,等于挖了一条新长江),混凝土纵向围堰浇筑和三期碾压混凝土围...  相似文献   

15.
以先进的计算机模拟为基础,通过对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过程的三维仿真模拟,把大江截流施工过程生动地显示在屏幕上,用以指导施工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6.
葛洲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其中有些已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加以应用并有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两工程在河势规划与枢纽布置、高水头大型船闸、大流量截流及深水围堰、高强度混凝土浇筑等方面的解决措施及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实现1997年大江截流关键的一年。三峡工程左、右岸主体工程、各项辅助工程、对外专用公路都在紧张施工。认真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对于保证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实现大江截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三峡工程防汛的形势和特点目前三峡工程施工正在围绕1997年大江截流的目标全面展开。沿江的右岸一期土石围堰和下游航道隔流堤的形成,使得江面来窄、坝址上游水位变高,流速增加。一期土石围堰内导流明渠混凝土、三期RCC基础混凝土和纵向围堰混凝土正在紧张施工;左岸临时船闸下航道正在进行大规模开挖;坝址下游两岸正在施工的护岸工程和…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一期混凝土纵向围堰是确保97年大江截流的关键性项目,围堰主体采用碾压混凝土施工方法,以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同时为今后三峡大坝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本文介绍了工程中碾压混凝土现场试验、温度控制、质量检测及施工手段等方面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碾压混凝土在纵向围堰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五、三峡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及建材的研究三峡工程工程量大,施工复杂,“七五”期间着重研究了下列几个重大关键问题:1、二期深水土石围堰的围堰结构型式及施工技术。对围堰主要填筑材料——风化砂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及深水抛填后的密度、自然坡角、防渗墙结构采用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围堰体及防渗墙的应力、应变等进行了研究,在试验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土工结构离心机试验技术及大型平面应变仪等。2、三期用压混凝土围堰。提出了使用高掺量粉煤炭碾压混凝土作为围堰材料,并在岩滩水电站工程的围堰工程上作了中间试验,并探讨了在…  相似文献   

20.
三峡导流明渠及相关工程计划工期5年,是大江截流后泄水和通航的要道,控制着三峡工程施工总工期。工程包括一期土石围堰填筑及拆除,导流明渠开挖及防护,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基础和纵向围堰基础开挖及混凝土浇筑,土石方挖填3000万m3,混凝土浇筑245万m3。受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委托,我部于1993年10月24日正式挂牌进行右岸导流明渠及相关工程的建设监理。根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中进度控制的要求,监理部采取主动预控、适时调整、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方法进行控制,促进工程施工顺利进展。l合同工期目标根据CTP(94)SC—003、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