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良宝 《工企医刊》2014,27(5):988-989
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实施专业有效的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建立一条急救流程:包括接急救电话后指导现场自救、快速出车、现场急救、护送入院治疗等.结果 院前接诊16例病人,一例在接诊时已死亡,其余15例救治成功.结论 实施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功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挽救病人的生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现代院前急救中,作为急救单元组成部分的急救车辆不仅是急救医生、护士、驾驶员、病人的载体,又是实施病人转运途中监护、救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急救专用车辆管理,对规范院前急救行为,促进院前急救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说明“120”必须统一急救市场中救护车管理的必要性,分析急救中心救护车辆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有效管理急救车辆的制度和方法,确保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确保院前急救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院前急救上转病人病因进行分析,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出车登记资料及下属40所社康中心实施院前急救协同双向接诊的55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社区院前急救出诊共8025人次,上转病人5591人,占社诊出车人次67.1%,上转病人病因前三位分别为心血管系统94.5%、呼吸系统疾病90.9%、神经系统疾病90.6%。结论:加强社区急救网络建设,普及社区医师急救知识,可降低社区院前急救病人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3 135例院前急救病人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院前急救工作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急救疾病顺位也发展了明显的变化。本人通过对本院2003年院前急救病人发病种类的综合分析,探讨本地区院前急救病人的发病规律,以便有效地提高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对急诊急救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医院成立“999“红十字急救求援中心,坚持“就近、从优、从速“的原则为患者服务,是新世纪急救医疗服务与全球急救医疗网接轨的需要,是急救医学引入竞争机制的一种模式。作为医院来讲,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管理的新课题,必须借鉴先进的经验,将原来以院内急救为主扩大成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密切配合,迅速、有效地实施以院前急救为新内容的医院急救,有必要根据院前急救的特点,结合传统的院内急救,实施急救医疗管理。  相似文献   

6.
院前急救引发纠纷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院前急救的发展与进步,为许多急危重病人增加了生存希望。但院前急救的突发性、危险性、病情复杂性、不可预测性,急救环境的不稳定性,成为医患纠纷中一个高风险医疗行为;院前急救可及性、公平性、规范性、公正性等方面缺乏法律依据,又使院前急救的各个环节存在着引发法律纠纷的致敏点。院前急救纠纷与院前急救实施的全过程有关,可以产生于院前急救的任何一个环节,院前急救开展的模式不同,院前急救纠纷的侧重点亦不同。文章对当前院急救中可引发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对于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症呼吸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志萍 《现代医院》2008,8(1):74-7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集医学和社会性相对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分阶段急救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院前急救护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及时的院前急救,有利于对重症呼吸疾病的抢救,减少临床的死亡率发生。增强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水平,时刻牢记“病人第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及时与呼救者联系,了解病人情况,指导患者作必要的现场自救。危重病人及时与科室联系,让病人得到及时的进一步救治。  相似文献   

8.
各地     
北京急救分级分类救护启动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实施急救分级分类救护的办法》,明确院前急救调度机构对受理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进行调度分类分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力量在施救现场根据伤病情对急救服务对象进行现场分级,并依据现场分级的类别,与院内急救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院前急救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受理急救电话阶段,针对院前急救中病人的需求,阐述了院前急救护士如何与各种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创伤病人的院前管理,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某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接诊的163例创伤患者,探讨基层医院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加强创伤病人的入院前管理,改善院前急救模式,优化急救流程,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也由原来的22.5%降至8.4%。结论: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重视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和快速安全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是集通讯、医疗、转送为一体,以维持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病人病情加重,为院内急救创造条件为目的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质控管理考核机制,对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避免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探索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应用效果,缩短首次施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 成立院前急救小组,实施程序化急救及护理,从信息的接收→反馈"120"→通知出诊人员→现场联系→→→.结果 能缩短对患者首次施救时间.结论 程序化急救护理的有效实施能使求救病人在院前赢得抢救"黄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日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急救医学将急救的过程分为“院前急救、急诊处置、ICU观察”三个阶段。所谓“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First aid)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平武“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对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在突发事件中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建设十分必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由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急救站、急救网络医院组成,包含指挥调度系统、车辆设备、人员培训、管理制度、运作流程、应急预案等要素。本文的目的是:探索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急救服务需求相适应,与县城保障体系相适应,从根本上提升我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火灾、化学毒剂泄漏和工伤等人为事故的不断增加,地震、洪水、暴雨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往往会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与人员的伤亡,人们要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的救治,院前急救尤为重要。伴随着120急救电话的开通,各种意外伤害和危重病情发生时,人们都习惯拨打120急救电话,而120这根生活线将报警人、急救指挥中心、急救站(点)紧密连接起来,任何环节出错或稍有不慎,都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对病人的预后,减少伤残和死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指挥中心的一名老调度员,在接警中就遇到了一些影响院前急救出诊速度的因素,不仅从根本上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出诊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延误了患者的救治,给病人和家属以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本文就此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了一点应对措施,以改善和提高院前急救的速度及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造成的车祸伤逐年增多,且病员病情重、多发伤、群体伤多,死亡率高,车祸伤的急救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对减少车祸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重要。绵阳市404医院2004—08/2005-08共急救高速公路车祸伤病员42名。现将高速公路车祸伤入院前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交通伤院前急救特点及急救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急救登记记录资料.结果 交通伤331例,占19%.结论 可根据交通伤特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中交通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常智云 《现代保健》2012,(11):71-72
目的:保证院前急救安全,防范护理纠纷及差错事故发生。方法:平时加强技能训练及安全意识的培养,急救过程中正确实施抢救措施及注意沟通。结果:95例患者均安全运送到医院,无一例意外事故发生。结论: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大大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王玉琴  白琳  王宇 《工企医刊》2010,23(5):82-82
随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急救医学的发展趋势逐渐演变为院前急救一急诊室急救一ICU救治这一完整体系。而院前急救及护理亦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因此认真掌握院前急救中现场及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及时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能够为重症创伤病人院内急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为医院的后期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我院重症创伤病人院前急救中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院前急救是EMSS的一个子系统,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本院交通伤院前急救培训对提高施救人员应急救援能力的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3月对30名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交通伤院前急救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救援人员采取急救措施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结果培训前后院前急救人员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等考核成力提高明显,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培训是提高救援人员快速反应能力、提升急救技术的有效途径,也是军队医务人员提高应对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