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病程、临床严重程度分级(Goldstein分级)评分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4例中医辨证符合湿热内蕴证(39例)、肝肾阴虚证(24例)、气血亏虚证(21例)的WD患者以及38例健康者进行韦氏智力测评(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 )及瑞文标准推理测评(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RSPM)。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肝肾阴虚证患者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及全智商(fall intelligence quotient,FIQ)评分均减少(P<0.05),气血亏虚证患者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PIQ及FIQ均减少(P<0.05),湿热内蕴证患者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湿热内蕴证比较,肝肾阴虚证患者VIQ及FIQ均减少(P<0.05),气血亏虚证患者VIQ、PIQ及FIQ均减少(P<0.05);与肝肾阴虚证比较,气血亏虚证患者PIQ及FIQ均减少(P<0.05)。与正常组比较,气血亏虚证患者“类同比较”“比较推理”“系列关系”“抽象推理”评分及RSPM总分均减少(P<0.05),湿热内蕴证及肝肾阴虚证患者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湿热内蕴证比较,肝肾阴虚证患者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患者的“类同比较”“比较推理”“系列关系”“抽象推理”评分及RSPM总分均减少(P<0.05);与肝肾阴虚证比较,气血亏虚证患者的“类同比较”评分降低(P<0.05)。3种中医证型WD患者FIQ、RSPM总分与Goldstei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FIQ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 3种中医证型中气血亏虚证WD患者智力损伤最明显,其次是肝肾阴虚证,而湿热内蕴证无智力损伤。3种证型患者晶体及流体智力水平与Goldstein评分均具有相关性,晶体智力水平与病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即释吗啡联合缓释吗啡滴定方案的镇痛效果及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7~12月的初治中重度肺癌疼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即释吗啡(初始剂量:中度疼痛2 mg,重度疼痛5 mg,随后给药时间及剂量参考按常规进行剂量滴定,试验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方案(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缓释吗啡(中度疼痛10 mg,12 h,重度疼痛30 mg,12 h)进行剂量滴定(在第一次注射吗啡同时口服缓释吗啡)。比较两组患者在滴定早期即滴定后2 h内(包括滴定开始时、滴定后30 min、滴定后2 h)以及滴定后24 h的疼痛数字评分;比较两组滴定期间吗啡解救次数及相关护理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吸烟、嗜酒、合并慢性病、肿瘤分期、疼痛程度、心理痛苦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滴定后30 min疼痛程度无差异(P>0.05),在滴定后2 h疼痛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滴定后24 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吗啡解救次数及护理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控制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患者在药物效果以及药物特点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即释吗啡联合缓释吗啡用于肺癌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早期疼痛缓解率优于即释吗啡,并能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PTS)检测的相关指标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11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痰湿结聚证和热毒内蕴证;检测患者的PTS相关指标: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医证型与PTS多项指标的关系。结果:气滞血瘀证与FIB、DDI有明显相关性(P0.05),气血亏虚证与WBC、PLT、N%、CRP有明显相关性(P0.05);痰湿结聚证、热毒内蕴证同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PTS相关指标对晚期恶性肿瘤的中医辨证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指导中医药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TS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胃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95例胃癌患者进行心理测评。观察脾虚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胃阴虚证及肝胃不和证5种中医证型中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结果(1)气血亏虚证、脾虚证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57.6%、40.7%);(2)胃癌患者各证型的HAMA和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1、12.46,P〈0.01)。2种评分均以气阴两虚证最高,HAMA评分以肝胃不和证次之,HAMD则以气血亏虚证次之。结论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对胃癌中医证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 中重度HFSR中医证型分为3类: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进一步从中分析出HFSR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血虚、风燥5个因素。中医证型频率分析显示,热毒蕴肤证占15.00%,湿热瘀阻证占56.43%,血虚风燥证占28.57%。所有患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为(4.45±2.15)分,其中热毒蕴肤证平均NRS评分(4.14±1.35)分,湿热瘀阻证平均NRS评分(5.86±1.34)分,血虚风燥证平均NRS评分(1.83±0.87)分。轻度疼痛以血虚风燥证为主(71.15%);中、重度疼痛均以湿热瘀阻证(75.44%、93.5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重度HFSR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次之,热毒蕴肤证最少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重,而血虚风燥证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28例RA住院病例,对其证候总体分布,不同病程、年龄段的中医证候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A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情况为:风寒湿痹证(52.6%),风湿热痹证(16.0%),寒热错杂证(14.9%),肝肾亏虚证(9.1%),气血亏虚证(4.7%),痰瘀痹阻证(2.2%),肾虚寒凝证(0.4%),气阴两虚证(0.1%);(2)RA患者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分布均以风寒湿痹为主要证候,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虚证呈升高趋势;(3)RA患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分布为:活动期患者以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寒热错杂证居多,病程日久易出现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痹阻证、肾虚寒凝证、气阴两虚证。结论风寒湿痹证为云南地区RA住院患者最常见证候,在云南地区针对该证候开展中医药防治RA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并从中医角度对H型高血压进行探究,分析H型高血压不同证型的动态血压特点,提出H型高血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及门诊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将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虚血瘀证65例、痰湿壅盛证44例、阴虚阳亢证34例、肝火上炎证25例、气血亏虚证20例以及肝肾阴虚证1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血压昼夜节律、24 h平均脉压、血压变异性、血压负荷(收缩压负荷)。并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 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血浆Hcy、24 h平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534、34.225,P<0.001);其中肾虚血瘀证和痰湿壅盛证血浆Hcy和24 h平均收缩压高于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24 h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87,P<0.001);其中肝火上炎证24 h平均舒张压高于肾虚血瘀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24 h平均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615,P<0.001);其中肾虚血瘀证24 h平均脉压高于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日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日间舒张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收缩压负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57,P<0.001);其中肾虚血瘀证收缩压负荷均高于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在证型分布上以肾虚血瘀最多,肾虚血瘀证以及痰湿壅盛证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且肾虚血瘀证在24 h平均脉压、24 h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以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肾虚血瘀证对人体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腺癌中医证候、症状的分布规律,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灶部位、临床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既往治疗情况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9例胰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基本信息及证候统计分析,选择临床常见的6种基本证候(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脾虚湿阻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热毒瘀结证),按照相关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描述性统计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规律,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证候与性别、年龄、病程、病灶部位、临床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以及既往治疗情况等的相关性。结果 胰腺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腹胀较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乏力、腹痛等。中医证候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脾虚湿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热毒瘀结证。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病灶部位,以及是否有淋巴转移、是否接受手术及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等胰腺癌患者中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气滞血瘀证与年龄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化疗是肝肾阴虚证的危险因素;性别为男性是气血亏虚证的保护因素。结论 ...  相似文献   

9.
抗焦虑治疗对减轻骨科术后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术前抗焦虑治疗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根据一般资料配对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术前选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ousscale,VAS)测定,观察组患者均在术前晚及术后6h口服艾司唑仑2~4mg以抗焦虑;对照组则按术前常规处理。二组患者焦虑及疼痛评定于术后48h进行,分别记录由患者根据VAS自评术后最剧烈的伤口疼痛程度;患者术后疼痛次数,术后48h内肌注哌替啶总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焦虑程度为(28.45±4.35),对照组焦虑程度为(37.22±8.63);观察组疼痛程度为(5.86±1.26),对照组疼痛程度为(7.32±1.11);观察组应用哌替定的剂量为(120±30)mg,对照组组应用哌替定的剂量为(150±30)mg;治疗组疼痛次数(3.25±0.33),对照组疼痛次数为(5.16±0.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乐安定术前抗焦虑治疗有效,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及次数,减少术后哌替定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腰痛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肝肾亏虚型腰椎骨关节炎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分别给予颈腰痛丸、塞来昔布治疗2周,SPSS 13.0分析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SF-36)、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组治疗前VAS、ODI、SF-36总分分别为7.26±2.34,24.80±6.63,597.82±130.28,治疗后为2.79±1.08,10.57±2.87, 634.38±147.86,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t=3.07,4.27,6.33,P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B组治疗前VAS、ODI、SF-36总分分别为7.68±3.07,23.97±6.87,602.28±140.17,治疗后为2.07±0.97,8.98±2.54,622.27±144.46,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t=3.46,3.84,6.77,P均<0.01),2例不良反应。A、B组治疗后VAS、ODI差异无显著性(t=0.79,1.07,P=0.34,0.09),SF-36总分A组较B组高(t=1.70,P=0.04)。结论颈腰痛丸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减轻疼痛和恢复腰椎功能方面具有塞来昔布近似的疗效,而不良反应更少且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简易滴定法在阿片类药物口服耐受癌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接受长效阿片类药物口服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背景滴定组40例和简易滴定组45例。背景滴定组患者每次给予与前24h阿片类药物总剂量10%~20%相等效的盐酸吗啡片,逐步滴定控制疼痛;简易滴定组患者通过每12h增加前一次给药剂量的50%逐步滴定控制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滴定周期、滴定达稳时间、最高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疼痛治疗。与背景滴定组相比,简易滴定组滴定周期缩短、滴定达稳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滴定过程中最高NRS评分、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便秘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简易滴定法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能明显缩短滴定时间,快速控制疼痛,且方法简单,不良反应控制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并观察不同中医证型A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AL初治患者按中医证侯诊断标准分为:热毒炽盛型(47例)、痰热瘀结型(25例)、气阴两虚型(22例)、气血两虚型(12例)4型,检测并比较各型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化疗后4型完全缓解(CR)率。结果:(1)热毒炽盛型、痰热瘀结型ET含量明显高于气血两虚型、气阴两虚型(P<0.05),其趋势为热毒炽盛型或痰热瘀结型>气血两虚型或气阴两虚型。(2)化疗后CR率气血两虚型、气阴两虚型明显高于热毒炽盛型、痰热瘀结型(P<0.05),气血两虚型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其趋势为气血两虚型(91.66%)>气阴两虚型(81.82%)>热毒炽盛型(42.55%)或痰热瘀结型(48.00%)。结论:血浆ET可作为中医证候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判定和估计预后的客观化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 ,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 ,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对机体的强消耗性以及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明显表现出纳食无味、气血亏虚 ,甚则大肉削脱、形容枯槁的恶病质 ,严重影响了疾病的康复 ,饮食护理尤显重要。我们将肿瘤患者分为气滞血瘀、湿聚痰凝型 ,阴虚内热、热毒内蕴型及气血两亏型 3大证型 [1]。并根据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对各型患者的饮食护理进行了辨证施食 ,概述如下。1 肿瘤的中医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型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临床症状采集,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总结及频次分析,最后总结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型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各证型所占比例。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型分为肾阴亏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和肝郁气滞四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肾阴亏虚型为34%,湿热内蕴型为33%,痰瘀互结型22%,肝郁气滞型1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候可分为肾阴亏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和肝郁气滞型,其中以前两证型为主,对日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视明合剂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渗出型黄斑变性患者(辨证为肝肾阴亏、气血两虚型)61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康视明合剂(治疗组)和杞菊地黄丸(对照组),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视明合剂治疗非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辨证为肝肾阴亏、气血两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归脾汤联合鸣天鼓治疗突发性聋伴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突发性聋伴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因依从性差脱落3例,最终观察组28例、对照组29例完成本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归脾汤联合鸣天鼓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变化;比较两组眩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汉化眩晕症状量表(vertigo syndrome scale-Chinese, VSS-C)评分、伴随症状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听阈、眩晕VAS评分、DHI评分、VSS-C评分、耳鸣评分、耳闷胀感评分、睡眠障碍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P<0.01),而耳周感觉异常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截肢标本病理形态学之间的关系。[方法]糖尿病足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两虚瘀阻证、脉络血瘀证、脉络瘀热证、脉络热毒证和气阴两虚瘀阻证。分别对截肢肢体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13例患者以脉络热毒证、脉络瘀热证、气血两虚瘀阻证3型为多。前者截肢动脉以血管周围及全层均呈慢性炎性改变为主;脉络瘀热证截肢动脉以中膜钙化、平滑肌萎缩变性、坏死及胶原纤维增多显著,炎性改变较前者明显减轻;气血两虚瘀阻证以中膜钙化、平滑肌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结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变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多巴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参归脾汤治疗,连用1个月。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39项问卷(PDQ39)、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调查,并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中医疗效评定总有效率60%,高于对照组的33.3%(P<0.01);治疗组患者PDQ39、ESS和PD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人参归脾汤能改善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南省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16例ICPP女童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证候进行频数统计和分级评分,并按阴虚火旺证、气血亏虚证和心肾不交证三大中医证型,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发病年龄方面,216例ICPP女童的发病年龄在4~1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7.15±1.06)岁,其中满7岁且不满8岁阶段的ICPP女童发病率最高,为49.54%。(2)中医证型方面,三大证型中,阴虚火旺证的占比最高(147例,占68.06%),其次是气血亏虚证(41例,占18.98%)及心肾不交证(28例,占12.96%)。(3)中医证候方面,临床常见证候(频率>25.0%)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怕热盗汗、手足心热、乳房胀痛、性情急躁、脉细数、大便干结、咽干口燥、潮热、多食肥甘、舌红少苔、抑郁、精神乏力、颧红、失眠多梦、舌红苔黄和口苦口干等16种。(4)各证型的年龄分布方面:阴虚火旺证和气血亏虚证...  相似文献   

20.
柳华  杨梅  代二庆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348-2351
目的 探讨善胃系列方分型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首长保健科和消化科门诊接受治疗的CAG癌前病变患者90例。根据CAG癌前病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血瘀热毒型30例、热毒伤阴型30例、气阴两虚型30例,按血瘀热毒型、热毒伤阴型、气阴两虚型分别给予善胃Ⅰ、Ⅱ、Ⅲ号中药全成分配方颗粒进行辨证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评价。结果 血瘀热毒型、热毒伤阴型、气阴两虚型患者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93.3%(28/30)、70.0%(21/30)。血瘀热毒型、热毒伤阴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瘀热毒型、热毒伤阴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的Hp转阴率分别为89.3%(25/28)、68.2%(15/22)、46.2%(6/13)。血瘀热毒型、热毒伤阴型、气阴两虚型患者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22/30)、80.0%(24/30)、63.3%(19/30)。血瘀热毒型、热毒伤阴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治疗后病理疗效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善胃系列方可明显改善CAG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提高Hp转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